
上周咱到中國超市購物,走到蔬菜section,猛然見到一個根根綠幽幽的黃瓜上居然帶刺,一下被驚到,這不是久違的中國黃瓜嗎?何以出現在海外的超市,實在讓人眼饞嘴饞。咱不由分說裝了五六根,想著晚餐來個拍黃瓜,說不定一下就找回家鄉的味道。見一旁忙碌上菜的工作人員,咱好奇問刺黃瓜是那來的,總不至於從中國進口吧?人家告知是周邊老中開農場種植送來的,他們[
閱讀全文]

文城博客上不少網友都在談論退休生活,大家的想法各不相同。我相信,那些發文和跟蹤閱讀的朋友大體上都是50/60後,而新生代或海外二代大多不會在中文平台上打發時光。不信,你隨便翻看每天的博文精選,會發現它們幾乎都是這一代人的筆墨。大家有這樣一個抒發情緒和分享日常點滴的空間,是麵臨退休老“海呆”之福份,至少在這裏暢遊精神生活會更加充實,那[
閱讀全文]

續 早年說走就走的旅行....
到了南京,見到不曾謀麵的老爸同學,我們仗著自來熟與其家人和睦相處,他們安排我倆住在招待所,條件不錯。我們遊玩了玄武湖,中山陵,雨花台,南京長江大橋....印象最深的是南京一些主幹道兩側的法國梧桐樹。十米寬的街麵上,夏日枝葉掩映遮蔽著街道,不論行走還是開車路過,處處感到沁入心脾的涼意。南京給咱留下來深刻的記憶,[
閱讀全文]

“三高”到我們這年紀想躲也是躲不掉的,有時盡管少吃高糖高鹽的食物及遠離垃圾食品可還是難以擺脫其纏繞。奇怪的是有些人身材瘦瘦,依然膽固醇高高,這就不得不從人的基因上去尋根溯源,之後嚐試各種秘方努力降低指標。近來受朋友的影響和推薦,開始嚐試納豆....據說其挺神奇,比如降血壓,防血栓,降血糖……
人家提起這豆子咱一籌莫展,不知何方[
閱讀全文]

有沒有欺騙或被欺騙過,有沒有糊弄或被糊弄過,若人在國內,我敢說十有八九會沾上其中的一邊,人在河邊走那有不濕鞋的。來到海外之後,使壞想壞的心眼少了,不是沒有而是無的放矢,瞅著周邊的“傻老白”不忍下手-:)大環境造就人的素質“提升”,近朱而赤,出國後咱最大的感受就是誠信,人與人交往保有一定距離,簡單隨意,不越雷池一步,大家遵守[
閱讀全文]

新冠疫情爆發至今已進入了第四個年頭,如咱早前博客提到的它似一戰二戰,這場世界範圍內的疫戰亦會經曆四年方才消停,果不其然,現在大部分地區的人們方才開始恢複常態生活,尤其在海外大夥該吃則吃該玩則玩,一切仿佛沒有發生過。有幸的是“我的國”去年年末“由上”腦子一熱,急匆匆在國民沒有任何準備之下打開了封控的大門,新冠像狂風暴雨撲向[
閱讀全文]

兩周前與兒子閑聊,他說起ChatGPT,當時咱是一頭霧水不知所雲,於是他就給咱科普了一下,還說對其工作幫助不小,比如讓ChatGPT縮寫用於開會的文稿,成文讓人“驚喜”。聽了兒子如此興奮的推介,我大概明白這就是一個AI的玩意並沒有特別上心,因為知其根基就是當年初來海外時跟一個導師搞的神經網絡,隻是沒想到多年過去,居然它已進入了應用領域。前幾年炒的特別[
閱讀全文]

當年大家都是拎著倆個行李箱邁出國門開啟了海外的打拚生活,各自的小家也是一步一步壯大。起初咱想著家園奔著西化的路線來打造,因而房子上下少有帶中式的東東,連當初攜帶的中國字畫亦隨手送人。隨著時間的推移及受周邊朋友的影響,近些年越來越喜歡擺掛帶有中國文化的物件,看來人隨著歲數遞增越發念舊,對故鄉的牽掛也嵌入生活之中的點滴。
現多少有些後悔[
閱讀全文]

又遭罪了,年年騷擾咱至少一次的惡魔--眩暈(Vertigo)再次出現。咱曾博客【神奇,2分鍾自治頭部眩暈】之中首次談到被襲的經曆及快速解脫的妙招。簡單說這毛病就是耳石(cristal)錯位壓住腦神經從而導致暈眩。對我而言隻發生在人平躺之時,直立和坐著平安無事,因而最大的問題是頭靠枕頭睡覺時,人飄飄然感如天昏地暗,絕不是簡單的暈船之感,但奇特的是照著上麵博客中[
閱讀全文]

前不久過生日,剛開始工作的兒子為了表示一下,問我需要什麽禮物。此舉讓為父的我有些感動,孩子走向社會進入職場,曉得知恩圖報,一反過往的“伸手派”,成熟了許多。咱一向談化過節與慶生,或許這與我們成長的年代有關,所以逢年過節沒那麽熱切也沒有什麽期待。今年兒子一問,咱不好掃興,感謝的同時也回應“隨意”。
到了生日那天,兒子拿出了[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