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博文
看了幾十期的央視《尋寶》節目,頗多雜感。就事論事,不加評論地表述一下。
1。土豪多。出手十幾、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去搜一個自己都不知道真偽的“古董”的,大有人在。這些錢相信隻是閑錢中的一小部分。否則不會如此“不在乎”地去買一個不知真偽的東西。畢竟這個數目應該還不能算小數目。所以隻能下結論說“土豪多”。
2。假貨多。仿[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14-09-28 17:39:07)

前麵不是說到和商家鬥鬥嘴,買了一個花瓶做擺設不是?拿回來後,“閑”來無事,就把拿底款拿過來瞧瞧,想看看這路新貨底款說些什麽。(你看,知道這是新貨,當初連這都沒去看一眼。)。看下麵的照片。
沒成想,這一看,倒是看到了一個作偽瓷器常用的“乾隆款”。看那個“製”字的上半部。是一種“山”字體的寫法。再看一看乾隆官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2014-09-28 09:48:46)

這隻漂亮的五彩花瓶,最初被開價$150。覺得值嗎?無論如何,反正我買不起。可看著漂亮,有點喜歡。想砍砍價。 這當然不是什麽古董,就是一隻經常能看見的景德鎮的瓷器公司在北美擺攤兒賣的東西。可是你看看也不錯,也缺一隻花瓶。不過開價100出頭,你也不願意。可商家說,那是手繪的,賣你150都是成本價,開個市而已。你當然不相信。可還價的話,那總得有點說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14-09-22 16:48:24)

C貨翡翠是由A貨翡翠經染色製成。要完整了解C貨翡翠,首先來了解什麽叫翡翠的色根。
在的翡翠成品或翡翠原料中,經常可以看見一點狀或者是條帶狀的,顏色比較深一些的顏色(如綠色),慢慢漸變過渡到相對較淺的顏色,這類顏色深一些的顏色就稱為色根。這好像是說,顏色是從這個“根”部為起始,逐漸向外擴散。
看一個翡翠有沒有C貨嫌疑,主要觀察一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4-09-22 14:29:45)

B貨翡翠,就是對質量較差的翡翠原石進行酸洗、注膠這兩個步驟的加工後的產物。酸洗是主要手段,目的是取出翡翠體內的“棉”和被統稱為“髒”的雜質,已達到提高透明度的目的。但是酸洗後,一部分翡翠體遭到破壞,產生裂隙,影響了機械強度。為了避免開裂,通過注入環氧樹脂或其它類似物,已達到填充、固結裂隙的目的。注膠也可能是對原來就天然存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觀測翡翠的第三個特性是其絮狀物。一般能觀察到絮狀物的翡翠大致是透明和半透明的。也就是說水頭高,質量好的翡翠。
觀察絮狀物,需要在透射光或側光照射下觀察。所謂的絮狀物質,一般是呈長條狀、粒狀、圓狀或雲絮狀交織在一起的棉絮狀的物質。見下圖例。
絮狀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判別A貨翡翠和B貨翡翠。區別就在於B或翡翠的絮狀物顯得鬆散。
而一些常[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如果說翠性要在拋光麵不足的表層觀察的話,橘皮效應則要在拋光較好的平麵上觀察。通過表麵反光在拋光平麵上,會出現類似於桔子皮的一個個大小和方向不同的凸起與凹陷的特征。凸起與凹陷之間的界線為逐漸平滑過渡。這種“桔皮效應”在翡翠A貨中較為明顯。
看一看桔皮紋到底是什麽樣子:
下麵一張圖片裏麵也是桔皮效應嗎?
在回答之前,能感覺到這[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用視覺觀察來識別翡翠品類,是要觀察什麽呢?觀測的有三個翡翠的基本特性:翠性反應、桔皮效應、和絮狀物。它們是天然翡翠的特有標誌。觀察到這三樣,基本確定是翡翠。先從翡翠的翠性說起。
翠性,是指翡翠的表麵在光線照射下呈現出的星點狀、片狀閃光的現象。借助寶石手電筒和放大鏡,通過移動的頂部折射光線(不是透射光線),翡翠可以呈現出下圖所示的翠[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利用視覺來識別翡翠,是相對於觸覺和聽覺能識別和更加準確地識別翡翠各貨的更有效的方法。盡管有經驗的裏手可以不需要多少工具,就能看個八九不離十,但是借助一些必要的工具,就更能增加把握。
在具體說明根據視覺來識別翡翠的優劣之前,首先來看一些基本的能隨身攜帶的工具。這些工具價格也並不貴,每件也就在¥100-¥200之間。是值得考慮準備好的。
1.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4-09-21 22:38:27)
用聽覺去辨別翡翠的好壞,已有不少論述。可惜總是限於文字表達,缺乏實際的指導意義,因為畢竟,文字的描述帶有主觀性,而閱讀的人也不免帶有主觀性地去理解。比如說,聲音發悶和脆。雖然能夠理解其意,但是當聽到一個聲音時,到底是脆還是悶,個人的理解恐怕不太一樣。
幸好,網路技術已經允許我們在網上具體地聽一聽聲音。下麵五個聲音小段,是不同翡翠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6]
[7]
[8]
[9]
[1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