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燈區情人
李公尚
十
我按照呂萍花兩年前留給我的地址,到紐約皇後區的法拉盛去找她。法拉盛是紐約最大的華人聚居區。以緬街(MainStreet)和羅斯福大道為中心,方圓十幾英裏範圍的華人自成社會。這裏滿目中文招牌,到處華語口音。路邊華人超市、餐館、診所、雜貨店,櫛次鱗比,街上華域風情、習俗、氣味、嘈雜聲,身觸皆及。走在街上,你不會覺得這[
閱讀全文]
紅燈區情人
李公尚
十一
紐約警察局門外臨街的大型電子廣告牌上,滾動著變換奪目的警示標語:“看到不順眼的事,請立即報告(Ifseesomething,Saysomething.)”,“相互監督,人人得利(Neighborwatching,Neighborfitting.)”,“迅速報告,獎金早到(Yourreportsoon,mayberewardsoon.)”美國這種鼓勵人人告密的文化早已深入人心,每個孩子從小就被教[
閱讀全文]
老陳的兒子
李公尚
老陳是我多年的朋友,每次見麵,總愛把話題扯到他兒子身上。看得出,他對他的兩個兒子操心很多。老陳也意識到了這點,對我說:“和你聊聊我那倆孩子,心裏覺得舒服,和別人那能談得來?”
老陳的大兒子十二歲那年,跟著老陳夫婦從中國來到美國。上中學時,由於語言交流能力差,常覺得同學欺負他,回家哭訴,老陳就訓斥[
閱讀全文]
阿帕拉契亞山賞秋
李公尚
山中細雨清風,
亭內粗食淡茗,
獨坐小軒聽雨聲,
靜觀落葉飄零。
沉醉天地畫中,
不思世上擾寧,
隨手一曲古韻情,
品味歲月人生。
2018年9月29日
於美國阿帕拉契亞藍嶺
[
閱讀全文]
熟人老夏
李公尚
老夏是多年前我在一次新年聚會上認識的。那時中國大陸來美國的人員,大都是公派的工作人員或留學人員(包括進修、培訓或訪問學者),自費留學生和其他因私來美國的人較少。每有聚會,中國大陸來的人幾乎都願參加。老夏是那次參加聚會時身份較為特殊的一位:“牧師”。當時沒有人邀請他,是他聽說當地中國人聚會的消息後,以“[
閱讀全文]
朋友東江
李公尚
東江是我多年的朋友。前不久,中國一位朋友和我通電話,問我:“還記得東江嗎?小時咱們住一個院兒……”讓我突然有了淒惶的閃念。朋友說:“前幾天東江從美國打電話來,找你的聯係方式,可能有事找你。真奇怪,你們都住在美國,怎麽會沒有聯係……”
其實我一直在聯係東江,但他的電話和住址經常變。[
閱讀全文]
代溝
李公尚
聽到一陣陣急促的門鈴聲,梁珍妮慵懶地披著睡衣,走向門口。透過玻璃朝外一看,大吃一驚。趕緊打開房門,驚訝地問:“媽,是你?你怎麽來了!”
羅碧姍一臉疲憊,拉著一個行李箱站在門外,陰鬱地白了女兒一眼,說:“我怎麽就不能來?這是我的家!”梁珍妮趕緊說:“媽,我不是那個意思。我是說這麽遠的路,你怎麽也[
閱讀全文]
從抱大到抱不大
李公尚
在我家裏,曾寄居過三位中國留學生,分別是七0後,八0後,和九0後,剛好折射出中國現代四十年巨變中三代人的變化。
第一位是個女孩兒,稱她慧兒。1979年出生,是我大學同學老萬的女兒。這位老萬1978年上大學前,一步步從下鄉知青,村代課老師,公社中學老師,公社中學校長,做到了分管文教衛工青婦的公社黨委副書記。入學時三十[
閱讀全文]
鄉愁
(聞中國政府欲對旅居國外的華人華僑強行注銷戶口,萬千感慨,泣血而作。)
風一聲,
雁一聲,
夜碎鄉心夢難成。
故鄉是幾更?
月一程,
望一程,
千山萬水路斷行。
鄉關太絕情!
遠一亭,
哭一亭,
淚盡滴血情愈凝。
鄉念撕心疼!
2018年3月27日[
閱讀全文]
思君曲
李公尚
(兩年前,應中國某電視劇組之邀,為劇中片尾曲作詞。因與該劇組理念相左,拒絕參加該劇劇情創作,此曲未被采用。)
識君舉案前,
知君豆蔻半,
思君念君不敢言,
隻恐君有牽。
君來情不堪,
君去入夜難,
君來君去伴君眠,
唯君可與歡。
詠詞憶君顏,
吟曲夢君麵,
那詞那[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