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軍中馬前卒

中國曆史時事和國際政治評論
個人資料
博文

這張圖前些年就在國內各平台流傳,許多人都同情這個外交官,感歎弱國被霸權欺淩。可那死於敘利亞政府軍(從老阿薩德到巴沙爾)鎮壓的幾十萬亡靈、包括婦女兒童,上千萬被巴沙爾欺壓的敘利亞平民百姓,是不是更值得同情?不看看美國轟炸的前因後果嗎?另一個回答?更搞笑。敘利亞的庫爾德人巴不得巴沙爾政權倒台、賈法裏這種狗腿子去死的這隻是國人對國際政治無[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中國與發達國家在醫患關係、醫療問題上的差異(修改自致一位醫療問題研究者的信)這兩年來,我一直都在關注醫療領域的各種問題。我觀察了互聯網尤其微博、知乎、頭條上涉醫議題的輿論風向,發現醫患話語權不對等的情況越發嚴重,無論是在熱點新聞還是日常討論,都充斥著醫療群體及醫療水軍對患方的侮辱謾罵、尖刻譏諷、顛倒黑白、混淆是非。無論是抱怨看病難[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滿清朝廷駐英公使郭嵩燾評價清廷外交,有一段非常經典的點評:“吾嚐謂中國之於夷人,可以明目張膽與之劃定章程,而中國一味怕;夷人斷不可欺,而中國一味詐;中國盡多事,夷人盡強,一切以理自處,杜其橫逆之萌,而不可稍攖其怒,而中國一味蠻;彼有情可以揣度,有理可以製伏,而中國一味蠢。真乃無可奈何。”一百多年過去了,中共政權從毛時代到習時代[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2年3月,深圳特區報“沈仲文(應為化名,意為‘慎重文’)”發表評論員文章《“動態清零”是打贏疫情防控硬仗的必由之路》。文章聲稱,“疫情當前,是‘動態清零’還是‘與病毒共存’?如何選擇,表麵上看是抗疫的理念之爭、策略之爭、方法之爭,本質上則是製度之爭、國力之爭、治理能力之爭,甚至是文明之爭。”這段話其實[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我寫的關於李佳佳女士的《朱令的四十五年》的書評,也是我對朱令案及一些相關社會問題的評論,比較雜亂,就暫時寫這麽多吧,以後有機會再補充和修改。清華園裏的悲劇和它折射的祖國之殤--評李佳佳女士《朱令的四十五年》關於朱令案,我在高中時即略有耳聞。後來,我又斷斷續續從媒體上看到關於這個悲劇及後續的各種片斷。不過,在讀本書之前,我從沒有係統性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毛澤東縱有千般不好,但在批判傳統禮教對女性的束縛、推動婦女解放上的確是大功一件(哪怕毛的婦女解放和現代女權還有差距)。而艾躍進、侯寧、韓德強這些毛粉,卻要求女性三從四德,還詆毀女權、侮辱女權主義者。如此思想變異,令人感歎對了,他們不僅反女權,也反勞工權利、農民權利,鼓吹弱肉強食,讓工農任勞任怨。第三張圖裏韓德強都說的清清楚楚了。他[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最近看了一點郭沫若的作品,再對比他在毛時代的表現,令人唏噓。如果僅從郭沫若在1949年之前的文字看,郭沫若的骨氣不亞於魯迅。甚至在49年之前的現實行為上,同樣堪稱剛烈,乃至比魯迅更有“實幹”精神。但是毛時代那二十多年,郭沫若完全墮落成了為紅色獨裁塗脂抹粉的禦用文人,道德和骨氣全都喪失。究竟是如何蛻變的,還是很值得細細探索。或許是毛澤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很多人認為不應該高估民國、不能為反中共吹捧民國。過高吹捧民國的確不合適,但客觀的講,民國各方麵表現也還是可圈可點的,而且還是在內外暴力夾擊下的成就。而預估民國後來的發展,以中國的底蘊和條件,肯定好於印度和拉美非洲,經濟水平幾乎一定是比現在好。台灣的情況就是例證。大陸平均水平難以達到台灣,但是起碼平均可以達到台灣二分之一沒問題。而且[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沙特伊朗複交:沙伊長期爭霸中的權宜與中國外交突圍的嚐試3月10日,在中國的斡旋下,沙特阿拉伯王國與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在北京簽署聯合聲明,宣布恢複外交關係,引發了世界政壇和輿論的震動。這意味著自2016年沙特與伊朗因教派矛盾引發的衝突而斷交後,時隔七年,兩大高度對立的中東強國實現了重大緩和。本次沙伊複交之所以引起輿論震驚,一是因為沙特與伊朗長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關於U型鎖事件(2012年中國反日遊行中的西安市,河南籍打工者蔡陽,使用U型鎖毆打日係車主致其腦損傷和殘疾),這些年來一直成為各路人士批判中國“極端愛國/極端民族主義”的靶子,當事人也被作為惡劣負麵典型批判。但其實,許多批判者陷入了和五毛小粉紅一樣的邏輯,不看前因後果和背景,陷入絕對肯定和絕對否定的泥潭。首先,砸車砸人當然不對,犯法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11]
[12]
[13]
[14]
[1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