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的我們 - 天大的生活

90年代學習生活在天津大學(北洋大學)的日子
博文
90後天大往事第十二章所謂專業,別當真上課、走路、吃飯、打球、參加社團活動、看電影……仿佛學校裏每個活動、每個地方,都有老嚴的影子。寒假前的最後一個月,我是在失魂落魄中度過的。期末考試前,開始分專業,這是我們在校期間最重要的事之一。材料係有四個專業:高分子材料(簡稱高分子,也就是塑料尼龍那類的)、金屬材料(簡稱金相,俗稱磨試片[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90後天大往事第十一章莫名其妙的眼淚我大一眼睛受傷、“情場”失意,學習成績卻上去了,在男生中異軍突起,期末居然考出了全班第一的成績,成了學霸一枚,揚眉吐氣啊!大二時我仍然經常去二十樓自習,也經常遇到老嚴。她GRE成績出來了,現在正張羅著申請學校。這學期我們積極參加迎新活動,熱情勾搭小師妹,為了展示魅力,心理創傷恢複,又開始打籃球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90後天大往事第十章文化衝突 我們上大學時,中國貧富差距不太大,工資上百元的就是高收入了。農村和城裏孩子物質差距微乎其微,富翁的概念就是“萬元戶”,北洋大學又以工科為主,大多數學生比較樸實,不比較穿著,沒有品牌意識。 我的新生獎學金是一年200元,貌似不少。不過我對錢沒什麽概念,每天買完飯,錢包往公用的大桌子上自己那個位鬥裏一扔。[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90後天大往事第九章有心栽花,無心插柳開學第一周,老五補考通過,98分,舉舍歡騰。大家湊份子,去學校北門口的烤雞店買了幾隻烤雞,整了一箱啤酒,在宿舍大事慶祝。老五照例先痛陳一通考題之可笑,然後慷慨地和我們這群“豬”痛飲一晚。前幾天我看到網絡熱炒劉媛媛擲地有聲的宣言:“我不是來適應社會的,我是來改變社會的。”,我眼前立刻浮現出恃[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第八章考而不死是為神 我校考試打分偏低,65分令人欣喜,80分令人若狂。前輩忠告:高數、工科物理和電工,均有DOWN科率高的鼎鼎大名。 GPA有N多的好處,沒聽說誰是北洋大學的畢業生,就因為分低占了什麽便宜。 考前臥談會上我們做了分工,第二天考高數時六個人前後分成兩排,在前排中間多占一個座兒,爭取讓大冬瓜或小土豆坐在那裏,她倆是班裏前兩名。小[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第七章不爽的N種原因 還有兩三周就期末考試了,晚上宿舍熄燈後的臥談會上,大家討論起了搞個什麽活動,開心一下,加加油。說著說著話題就轉到了我們班那群女生身上。 這也是臥談會的主題之一,臥談會不論以什麽話題開頭,總會以議論那幾個女生結尾。也難怪,我們班27人,隻有6個女生,其餘都是老爺們兒。而且女生們一入校,就被大三那夥負責接待新生的師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第六章大學學什麽 那年剛過完元旦假期,1月4號我騎著自己組裝的自行車,一路吱紐到天南街,打算來一份CHINADAILY,充作學英語了,那時候我覺得最嘚瑟的事就是手拿一份CHINADAILY,仿佛隻有那上麵的新聞才叫真正的新聞似的。 來到報刊亭,迎麵展示著最新版中國日報的首頁,赫然寫著中國作家陳平自殺身亡,當然是英語。我大吃一驚,忙買了報紙細讀再三,仍不敢相信[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第五章尷尬的Freshman 北洋大學在天津市南開區,占地2200畝,與南開大學相鄰。校園裏有幾處比較大的湖麵,使得校園充滿靈氣,比較漂亮。因為校園比較大,自行車就成了學生們必備的交通工具。我修車、用廢舊零件攢車的絕技就是在北洋大學練就的。 求實會堂的迎新晚會是大三的主場。北洋樂團獻上了讓新生們眼花繚亂的歌舞表演。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大三的女生活力[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第四章金榜題名 高考第一天是7月7日,大晴天,爸爸一路騎車護送我到學校。小升初考試也是他送我去的考場,因為我初中升高中是保送的,所以這是他第二次來我們學校。天馬行空的我又犯了一個錯誤,我忘了帶準考證。好在來得早,趕上縣委書記乘車前來指導高考監考工作,派他的司機開著車載爸爸回家取了一趟,留下了“爺倆一起去高考,忘帶準考證”的江湖美[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第三章報誌願的傷心事 在我心目中,中國隻有三所大學可以上,那就是清華、北大和省立大學,因為我幾個高年級的筆友,分別上了這幾所大學。 說起筆友,這是我們這一代人中最有群眾基礎的一個稱呼。似乎九零年前後的那一陣子,文學風哲學風刮遍全國,三毛、瓊瑤、席慕蓉、汪國真、舒婷、蘇童、嚴歌苓、路遙,還有港台武俠小說的作者金庸、古龍、梁羽生,哲學[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1]
[2]
[3]
[4]
[5]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