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即告訴阿難:發菩提心,於佛如來,妙三摩提,不生疲倦,應當先明,發覺初心,二決定義。(1)修因同果:決定以不生滅性為因地心,旋轉五濁虛妄之滅生,脫粘內伏,還複本元之覺性;得此妙明本覺,無生滅之性,為因地心,然後再圓成果地上的修證。(2)從根解結:六根奔塵趣境,發業潤生,乃煩惱之根本所在;六根返元,脫離塵妄,即是解脫根本。故佛教阿難,不[
閱讀全文]
一個人的根機怎麽判定?
判定一個人的根機是從三方麵來判定的;一是目標願力;二是接受能力;三是行持。接受與行持,就是佛經中常說的“受持”。
佛法的作用有三:一是為人祈福、滿人所願,二是對機說法、與病給藥(解脫煩惱痛苦),三是以身作則、帶人行持、覺悟成就佛道。
因此,對於善人道的人,隻需要告訴他們修行“諸惡莫作,眾善奉行&rdqu[
閱讀全文]
修行修什麽?行什麽?
所謂的修行,是指修與行,也就是修正攀緣妄想心(解脫),行持覺悟真心本性的佛道!
修行有三個過程:解脫、覺悟、圓滿。
解脫,就是解脫攀緣妄想心,也就是修心。包括解脫塵垢汙染、妄想我執和法執、事障理障業障等。
覺悟,就是覺悟真心本性。解脫的同時,要明白覺清淨自心、悟本來佛性,覺悟真心本性就是行持佛道。
圓[
閱讀全文]
對境即對心,了心即悟道!
對境即對心,你麵對的一切境與界,隻是唯心所現的心性境界,也是不同的心性不同的道,如十法界;了心即悟道,了知不同的分別心,以及不同心所現的分別心性境界,都歸於如如不動的不二佛性,即是悟道!
逍遙禪240704
[
閱讀全文]
逍遙感悟
1、一切認知的事物,都是自心在不同時空和不同心性境界的顯現,都與自心有關。因此才互相糾纏。
2、你所愛的人和你所恨的人,隻是自己認知加上了自己的七情六欲而已,也就是自心被七情六欲所控製看到的假象。
3、人的心性本來就是相通的,隻因為人是因緣和合的身體和業力牽引的靈魂業識,造成了人的六種分別功能(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
閱讀全文]
什麽是禪修?
通佛心為禪,解脫凡夫攀緣妄想心為修。
佛心有三:慈悲心、清淨光明智慧心、本心本性的佛性!
因此就有:
凡夫禪--修行忘我的慈悲心;
小乘禪--破除無明妄想,通達清淨光明智慧心,如南傳內觀、止觀等;
大乘禪--用智慧覺照,通達本心本性的佛性,如般若禪;
如來禪--通達三種佛心,成就自性三身一體的圓滿佛。
祖師禪--靈山[
閱讀全文]
逍遙禪學佛答疑1、問:戒定慧三學如何修行?
答:教大家一個簡單的戒定慧修行方法。
戒,其實就是戒攀緣妄想心,從攀緣妄想心衍生出來的惡心惡念惡行、妄想執著的我執和法執,都是戒的範圍!說到底,解脫了攀緣妄想心,消除了攀緣妄想心的執著障礙,也就無所戒!因此《壇經》上說“心地無非自性戒”。解脫攀緣妄想心,就是最好的戒!定,其實就是一[
閱讀全文]
一個開悟見性的人,首先是一個人,因此覺悟者還有身體的肉眼作用;覺悟者還有意識,因此可以看到靈魂的鬼神神識世界,也就是天眼作用;覺悟者還有光明智慧心的慧眼作用,也就是神明覺照,因此可以看到光明琉璃的極樂世界;覺悟者還有空性法身,也就是法眼作用,因此可以看到法身中“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覺悟者還有自性法身、報身、化身三身一體作[
閱讀全文]
如何明心見性?原創逍遙禪明心見性,首先要區分:性王、心、意、識、妄想!
首先要明白人的心,其實是俱生我執(貪嗔癡慢疑)和分別法執(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取見)的妄想心;破除了我執和法執才明白緣根緣塵的六識,才明白作意思量的第六意識;破除了攀緣心識的六識,解脫了身體六根作用,才明白能所心的第七識,也叫清淨心的能所;離心意識參,才能參悟[
閱讀全文]
1、從人類的自私自利惡習來看,都是別人對不起我,都是自己做的對、別人做的錯,因此才自以為是、自高自大!因此才變成貪嗔癡慢疑的愚癡妄想凡夫,因此才說“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罪、無不是業”!
2、從天神、上帝、化身佛的天眼來看,世間一切眾生都是帶著原罪來的,都是犯錯的孩子!作為眾生的保護神,要好好保護這些犯了錯誤的孩子,也就是護[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