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岸彼岸隨筆

生活是美的,隻是需要一雙能夠發現美的眼睛;生活裏有愛,隻是需要一顆能夠感受和孕育愛的心。
個人資料
博文
(2021-04-02 12:31:24)

雨後春筍 春天到了,淅淅瀝瀝的雨下個不停,又到了采筍的季節。 平時討厭下雨天,因為出行不便,原先安排好的事情,常常會風雨有阻。然而每年的四月底五月初,對我會是個例外,竟然每天盼著下雨,最好是傾盆的那種,因為雨後的竹林會冒出大片的竹筍,這是我期盼著的。 記得第一次見識到雨後春筍的壯觀,是在大約二十年前。那是四月底的一個星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5)
我的退休生活(2)全民K歌 在K歌還沒有全民化以前,我就是個唱歌的愛好者,而且幸福地發現,我的五音是全的,嗓音一般,但比烏鴉叫還是要好聽得多。 欣賞就不用說了,自己也喜歡哼哼唧唧,聽到一首歌好聽,就上網找到曲譜,幾遍譜子哼下來,基本上也就學會了。母親不太會唱歌,偶然哼上幾句,她的外孫就會評價說:外婆唱歌就像在朗誦。我的父親喜歡[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3)
我的第一次:2020,我進了急診室 來美國這麽多年,一共去過急診室四次,前三次都是朋友遇到突發的緊急情況求助,開車送他們去急診室就診的。而2020年的五月,第一次,我作為病人進了急診室。 我這個人第一怕病,第二怕死。2020年的疫情,把我嚇得每次出門都象去上戰場,既使已經全付武裝,仍然心存恐懼。出門買菜,衝進店裏,匆匆從貨架取了所需的物[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1)
(2021-03-13 07:57:05)

我的避疫勝地 來過我家的朋友都說,最喜歡我家大陽台。我自己,更是對它鍾愛有加,精心裝扮,把它變成了我可以引以為豪的樣子。 陽台足夠大,21x7呎的長方形,在24層的高度,視野寬闊,清晨早起可看日出,傍晚駐足可觀夕陽。往左前方遠眺,可看到天際線處的一條銀河,那是把馬裏蘭州和維吉尼亞州分割開的撲托馬克河。往右前方看,則是一片高度參差錯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2)
(2021-03-12 06:41:59)

吃蟹 來美國三十年,對這裏的多數食物興趣缺缺,僅有的鍾愛美食屈三指可數:螃蟹,龍蝦和牛尾巴。螃蟹味美,又是當地特產,資源豐富,且蟹宴每每會有好友相伴,邊吃邊聊其樂融融,故列為三者之首。 剛到美國的前五年住在馬裏蘭州,後來搬到與其相鄰的維吉尼亞州,一住便已30年,這二個州與首都華盛頓市共屬大華府地區,這是一塊風水寶地,氣候宜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0)
我的退休生活(1)春夏秋冬 上班的時候,在意的是今天是工作日還是休息天,期盼的是節日或者假期,四季的更替並沒有影響生活的日常。 退休了,天天都是周末,天天都是節假日,日子的不同便與季節關聯了起來。冬眠,春耕,夏閑,秋遊,是我選擇的退休後的生活常態,是我在這個人生階段對生活模式和日常作息所作的調整。 我所居住的城市,以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2)
(2021-03-02 07:54:05)
健身的法寶一走路 開始喜歡走路,是因為遺傳的暈車體質,一坐上公交車,聞到汔油味,再加上車在不平的路上上下顛簸,五髒六腑就在體內明爭暗鬥,恨不得把剛吃下的食物從胃腸中擠出,於是若出行的目的地不遠時間又不急,則寧可步行。 到了美國,出行以開車為主,運動量太少,便選擇走路作為主要的日常健身活動。我不喜歡去室內的健身房,而喜歡與大自[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2021-02-27 19:05:54)
我的鋼琴老師 薩維麗娜從玻琍維亞移民來美國,與女兒團聚。在老人中心活動時結識了理查德老先生,倆人很投緣,於是結婚共同生活。他們住處離老人中心很近,步行隻需七八分鍾,倆人每天去中心活動,並在那裏午歺,把中心看作是第二個家。 薩維麗娜四歲就跟伯父學彈鋼琴,悟性極好,又肯刻苦,積累了很好的音樂素養。由於喜愛音樂,在玻國開辦了一所藝[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4)
後語 行文至此,對自己將近五十年的職業生涯突然有了一個新的感悟:原來以為一切都是命中注定,在回憶與記錄的過程中卻漸漸發現,人生的路能這樣子地走到今天,與自己的努力也不無關係。其實從上學開始,自已就一直在不停地努力和用功。 很多時候,這些努力是自然而然的,習慣性的,所以是不經意的。還有很多時候,用功並非刻意而為,隻是對手上在做[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6)

提前退休送走母親 我的住家公寓隔一條小馬路對麵是一大片辦公樓群,我從公寓出來經過一個天橋就可到達樓群的一樓,那裏的走廊和停車場是我常常去走路健身的地方。 有一天去那裏走路,從一棟辦公大樓底樓的窗戶望進去,辦公室的環境安靜而舒適,電腦和打印機設備齊全,職員在電腦前操作不慌不忙,是我喜歡的工作氛圍。於是突發奇想,若能在這些辦[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2)
[<<]
[11]
[12]
[13]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