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自由行(7)神舍和寺廟
去歐洲旅遊,繞不開的是教堂,不管你有沒有興趣,那富麗堂皇,高穹尖頂的莊嚴的建築都在那裏向你招手。到了日本旅遊,少不了的是寺廟和神舍,不管你信還是不信,旅遊手冊和導遊網站所列出的景點中,莊嚴神聖的烏居和慈眉善目的佛像總是那麽吸晴。我不是教徒,但並不排斥任何宗教,了解一個國家的文化包括宗教文化,亦是我旅遊的目的之一,所以在東京的那些天中,去了幾個寺廟和神舍走了一走,去體驗了一下日本的宗教氛圍。
到達東京的第二天,小餘陪我去了東京幾個主要的景點:皇居,晴空塔,東京車站,淺草寺。在參觀完皇居後,小餘說靖國神舍離這裏很近,問我想不想順道過去看看?"當然,為什麽不呢?"我回答。知道這是一個有爭議的神舍,但我想看的是它的建築,與政治無關。何況我是參觀,而不是參拜。
靖國神舍門前的開闊和大門的恢宏讓我吃驚,在東京這個寸土寸金的城市,而且是在中心地段,一個神舍可以占據如此大片土地,可以想見這裏被供奉者之眾及這裏供奉的人士在日本民眾心中的重量。因為這是我第一次參觀神舍,看不懂從入口處進去三道大門是什麽意思,後來上網搜尋才知道這種以兩根支柱與一至二根橫梁構成的牌坊狀結抅是日本神社的建築之一,是神社的大門,稱作烏居,傳說是連接神明居住的神域與人類居住的俗世之通道,有區別神域與人類居住區域界線的作用。建造鳥居有防止不淨之物進入神域之意,所以被視為神聖的場所。日本人在通過鳥居之前會先鞠躬一次以示敬畏。
鳥居是日本所特有的特色建築,是神社整體建築的一部分,通常它們並不緊挨神舍,卻與大自然渾然一體,形成無敵景觀。這次到日本旅遊,印象最深刻的,竟然是神舍前的烏居。雖然僅看了箱根和靖國二處,但把網上的圖片找來看,一幅幅美得令人窒息。
我參觀過的箱根神舍的鳥居,為了讓新船隻下水時祈福而建立在水邊,遊湖時清晰可見,可謂湖邊一景。
位於奈良縣的"大神神社"據傳是日本最古老的神社。其鳥居高達32.2m,號稱為日本第2大的鳥居,是1984年時為了紀念昭和天皇的參拜及即位60年所建。此烏居之巨大讓許多人感到震驚。如若前往"大美和的杜展望台"從上方欣賞大鳥居的話,可觀賞到大放異彩的大鳥居優美的身姿,與周邊的美景融為一體,猶如仙境。
位於和歌山的"熊野本宮大社"被登錄在世界遺產等之中,為受人矚目的景點。其鳥居高達33.9m,以日本最大的鳥居而聞名。與鳥居下方行走的人們相比,其超乎尋常的巨大一目了然,站到它的麵前,人會覺得自己是何等的渺小。
山口縣長門元乃隅稲成神社百鳥居是另一個超人氣的景點,入選CNN."日本最美31個場所" 中第16名,以其建築在麵海山坡上的百座鳥居吸睛。一邊拾級而上,一邊可以眺望日本海的無敵景色,豔紅鳥居、青翠綠樹配上湛藍海水與天空,讓人忍不住多按下幾次快門。
百鳥居建成於西元1959年,據說是白狐顯靈要求在此祭祀,於是在十年間募款築成此123座綿延的百鳥居。主要祈求商業繁盛、海上平安。出口有一處高六米的大鳥居,在上麵置有捐獻箱,據說要是成功把錢拋入的話,願望就會成真。
日本的鳥居可以巨大,也可以很小。如距離築後市中心部位較近,六所宮院內的粟島神社裏的2個“迷你鳥居”,尺寸僅為41cm、36cm的幅度和35cm的高度。據說若爬過這個鳥居的話,對婦科疾病特別有好處。
除了鳥居之外,神舍建築的構成,一般還包括安置神位的本殿,一般信眾參拜的拜殿,放置祭品的幣殿和參道。 神舍三殿的建築風格以屋頂的形狀和大殿入口的位向分成幾大類,我不想做建築學的研究,隻是從美學的角度去觀摩,欣賞,親眼見到的,和虛擬遊覽中見識的,處處驚豔。
北野天滿宮,供奉的是“學問之神”菅原道真,學生們常來此祈求學業順利(圖自北野天滿宮官網)
久能山東照宮所祭祀的是被神格化的堂堂幕府將軍,其修飾極盡華麗之能事,雕梁畫棟,金漆粉塗,十分精美。
淺間造 富士山本宮淺間大社,在櫻花點綴下特別養眼。
宇治上神社本殿覆屋(國寶,世界遺產)是現存最古老之神社建築之一。
下次若有機會再次到日本,如果讓我選擇一家神舍參觀,我會選擇嚴島神社,因為它實在是太美了。
嚴島神社位於廣島縣宮島,是日本國內最重要的觀光景點之一。這座登錄於世界遺產的神社建於西元593年,擁有1400多年的曆史,向來以其海上鳥居吸引眾多觀光客前來朝聖。
建在瀨戶內海中的嚴島神社大鳥居,高十六米,底下兩側各有袖柱,海水底下用的是不容易朽壞的楠木,而柱身裏麵更塞有許多石頭,以增加重量,避免鳥居有被台風或海浪推倒的危險,以致於建成以來都沒有倒過。懸掛的匾額東西兩側分別有太陽及月亮的印章,無論是晴天下或夕陽時分,拍起來都非常動人,若把握好漲潮與退潮的時間,就可以趁退潮時親臨鳥居底下仰望其姿態,漲潮時則可欣賞海水慢慢包圍鳥居的奇景。大烏居是宮島的象征,更是許多外國遊客眼中代表日本的符號。它和有著紅柱、白壁的神殿與周圍的綠色森林、藍色的大海相映生輝,1996年也被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文化遺產。
現在的神社以莊嚴華麗的正殿為中心,分別有客神社、門客神社、大國神社、天神社等各神殿,各神殿的顏色基本呈朱紅色,還架設了內侍橋、長橋、反橋等,以造型優美的東西方向約長300m的回廊將其連接起來。朱紅色的柱子和精致的燈籠引導著參觀者緩步向前,腳下的木板之間留有縫隙,可以避免建築在漲潮時倒塌。
漲潮時,可以看到嚴島神社宛如浮在海上一樣,是在日本唯一運用潮水的漲潮退潮原理來設計的海上木造建築物,在世界上也是罕見的。其建築物和自然渾為一體的美觀得到了高度的評價。聳立在神社後的彌山與前麵寬闊的瀨戶內海還有宮殿式建築物的莊嚴華麗把遊客引進了一個宮廷文化的世界裏。
嚴德神社祭祀著掌管交通、財運和技藝的三位女神。開放式的本殿內沒有任何門扉或圍牆,據說從未遭受過海水的侵蝕。
日本的神社是基於其土生土長的固有宗教神道教為信仰的祭祀設施。 神道教崇拜自然神, 認為自然界的所有物質,包括山林,河海,植物甚至動物,都有神靈在其中。 神社的建立是為了祭拜這些自然神,也為了表示人類對這些自然神靈敬畏和感激,同時,神社也成為了村社集會,議事,慶典,甚至婚喪嫁娶的場所。除了自然神靈之外,日本皇室的氏族祖先、偉人與義士的靈魂均可以被奉為神而在神社內祭祀。 東京市內最大的明治神宮(社)就是供奉明治天皇和皇太後的。還有很多神社是大家族自己設立來祭奠祖先的。在東京遊覽,時不時地就會看到xx神舍的標記,有的不很起眼,有的卻頗醒目。神舍文化是日本獨特的宗教文化,無論是正正經經的“三拜兩拍”(參拜神社的標準禮儀,先鞠兩下躬,再拍兩下手,許願,最後再鞠一躬),還是匆匆路過略一彎腰,都是融入日本人血液中的神聖儀式。
(2)寺廟
這次的日本之旅,原本打算要去京都嵐山漫步竹林和去清水寺欣賞紅葉,但改為東京自由行之後,這二項節目隻能留待下次完成了。
清水寺吸引我的是寺院建築巧妙的結構和宏偉的氣勢。清水寺為棟樑結構式寺院。正殿寬19公尺,進深16公尺,大殿前為依峭壁而建,懸空的清水舞台,由139根高數十公尺的大圓木支撐。每根都是樹齡400年以上的櫸木,沒有用一根釘子。寺中六層炬木築成的木台為日本所罕有。
清水寺的象征性建築「三重塔」也極其美觀,三重塔的外表鮮紅並施以豔麗的色彩,不論從哪個角度拍都美得有如一幅畫,這是日本最高的三重塔,塔內供奉著大日如來,這裏是非常多人都喜歡拍照留念的景點。
清水寺占地麵積為13萬平方米,主要供奉千手觀音,與石山寺,長穀寺等自古以來做為日本為數不多的觀音靈地而聞名。寺院周圍是京都的名勝古跡,春天櫻花盛開,秋天紅葉似火。清水寺內有一瀑布,名音羽瀑布,流水清洌,終年不絕,其清泉分為三個部分,據說每個部分都有神奇的力量,分別為長壽、智慧、健康,遊客經過此地一定會喝上一口。該清泉被列為日本十大名泉之首,清水寺的寺名也因此而來。
這次沒有時間去京都看清水寺,並不覺得遺憾,因為我們化了一整天遊覽了東京郊外寺院古跡眾多的鐮昌,在紅葉繽紛的秋天,那實在是一次美侖美煥的寺廟之旅。
鐮倉位於日本神奈川縣三浦半島西麵,三麵靠山,南麵向海,人口約為18萬人,實在是很小的城市。時代變遷,鐮倉卻依然純樸,處處充滿著古意。在鐮倉漫遊, 去感受那800多年的曆史,少了都市繁忙的燈紅酒綠、感受到的是曆經滄桑變化的一份樸實沉靜之氣。到了鐮昌,在不算寬闊的街道邊一路前行,會經過一個一個舊街老鋪及寺廟神社,我們選了幾處進去遊覽,看看色彩繽粉的紅葉,漫步花木扶疏的庭園,就隻當秋遊了。
明月院
我們第一個去的是明月院。明月院的本尊為聖觀音,現下的明月院,作為“紫陽花寺”而聞名於遊客之間,6月花開的時節觀客雲集。寺內種植紫陽花並非舊時承襲下來的傳統,而是由於二戰後物資和人手匱乏,用紫陽花來代替給參道定界的木樁,無意中成了觀光亮點。除了紫陽花,還有很多其他花草,一年中花開不絕。秋季有紅葉可觀,冬季有臘梅,春季有梅花和櫻花。
明月院的本堂有一處圓窗,透過圓窗可以看到庭院裏的景色。圓窗看似圓月,明月堂之名可能由此而來。
建長寺
建長寺,是鐮倉最重要的佛教寺院之一。為中國宋代高僧蘭溪道隆所建。
山門前的石柱上刻有“五山第一”和“臨濟宗”。五山第一,是指禪宗在鐮倉的五座寺院,即鐮倉五山,其中建長寺居首。日本臨濟宗是日本禪宗的重要分支之一,是鐮倉時代由從中國南宋回日的日本僧人榮西所創。
南宋時期,有很多中國僧人到日本去傳法,其中有位著名的蘭溪道隆於1246年到達日本,時任鐮倉幕府執權的是北條時賴,聽說蘭溪道隆來到日本,北條時賴非常重視,執意邀請為其受戒,並委托興建建長寺,因此中國南宋僧人蘭溪道隆就是建長寺的開山祖師。
建長寺的腹地寬廣,寺廟背後是一座森林繁茂的山丘。此寺的庭院非常優美,設有精心設計池塘,以及巧奪天工的借景。從位於腹地最高處的觀景平台望去,放眼盡是美景,尤其是秋天楓葉最紅之時,真正的美不勝收。
圓覺寺
圓覺寺建於1282年,是鐮倉五大名刹之一,寺名來自於大乘經《圓覺經》,供奉的本尊為寶冠釋迦如來。
圓覺寺沿著被丘陵地形侵蝕的山穀而建,巧妙利用土地的高低差,將殿堂配置成慢慢往上攀登的景觀,真的是壯麗非凡。寺院占地廣袤,仔細品味的話至少需要兩個小時。寂靜的佛寺自創建以來傳承著七堂伽藍形式,山門、佛殿、方丈排列在一條直線上。進入禪院拾級而上,最醒目的便是不遠的山門。它曾出現在文學大師夏目漱石先生的小說《門》中。這座兩層的山門恢弘大氣,12根粗獷的立柱用了整段的上好木料,經歲月打磨得內斂光滑,一種曆經洗禮而巋然不動的厚重感撲麵而來。山門木結構的建築的漆全部剝落,原木的本色似乎在訴說寺院的滄桑,而周圍參天的古木、斑駁的青苔、和錯落分布的建築則添了幾分肅穆。穿過聳立在寺廟入口處的山門,即可到達供奉主佛的佛殿,此處每天早上有坐禪,還會舉行例行活動。此外還可以參觀各種各樣極具曆史價值的建築,比如居士林、國寶級舍利殿、關東地區最大洪鍾(高259.5厘米)等等。日本的寺院不像國內,到處煙火繚繞,這個充滿古韻的寺院適合修禪,慢慢行走,靜靜品味。幽靜的小路掩映在林蔭之下,放眼望去皆是古樸而精致的建築、雕刻、小品,且各個來曆不凡。寺內曲徑通幽,分布著大廟小寺,夏天有繡球花,秋天有紅葉,既是莊嚴肅穆的古刹,也是適合放鬆身心的修養之地。
日本的文學大師夏目漱石曾經因為神經衰弱來到鐮倉圓覺寺的歸源院參禪,因而寫出小說《門》,裏麵的一個場景:“跨進山門,左右兩旁巨大杉木聳立,遮蔽了天空,通路的光線忽然暗了下來。宗助(小說人物)接觸此股陰涼的空氣後,立即知道這座佛寺異於一般的寺廟。”這些經曆使夏目的作品有著濃鬱的超脫塵俗的佛家情懷。著名的旅日圍棋大師吳清源和木穀實在此下過著名的“十番棋”比賽。不少作家以圓覺寺作為寫作背景,使得這個地方充滿了人文氣韻。
鐮昌大佛
到了鐮倉,露天大佛是一定要看的。出長穀站直走約500米,就到了高德院。青綠色的鐮倉大佛赫然眼前,背後起伏蜿蜒的群山,白雲輕輕飄過,這座高達13.35米的青銅阿彌陀佛坐像,莊嚴肅靜,麵部平和,頭微微向前,若有所思的模樣。
這座塑像高 11.3 米,重達 121 噸,是一座阿彌陀佛的銅像,高度僅次於奈良的東大寺大佛。鐮倉大佛和鐮倉的命運一般,多遭劫難。自1238年始建,主體為木造結構,曆經6年方才完成。但在3年後,便被台風刮倒而毀。於是,在1253年開始重鑄銅製坐佛像,供奉於大佛殿之內。而大佛殿也曆經多次台風,火災破壞,又一次一次地進行重修。但終於在1498年,由於海水倒灌,將整個大殿衝毀。但佛像卻神奇地保留了下來。從此開始,佛像就一直露天供奉,直到如今。日本著名文學家正岡子歸曾寫下“火焚而不毀,雨淋而不朽,鐮倉露天大佛,或許是永恒的佛”這樣的俳句來讚美它。
鐮倉大佛的內部為空心構造,遊客可以從佛像背後底部進入參觀,細觀其青銅鑄造佛身的特色。我和小餘都是材料專業出身,鑽進大佛的“肚子”仔細觀看整個大佛像是怎樣由上百塊銅鑄件焊接組合而成的,雖然沒有看出個究竟,還是不得不感歎大約800年前的鑄造工藝已如此成熟,不得不佩服我們老祖宗的聰明智慧。
在佛像的右側,賣紀念品小店旁的牆上,懸掛著一雙長達 1.8 米,重45公斤的大草鞋。草鞋從1951年開始由一群小朋友開始編製,他們希望鎌倉大佛穿上這雙草鞋,四處行走踏遍整個日本大地,為各地人民帶來安祥喜樂。為了讓佛陀穿的舒適,每隔三年同樣方式再召集一群小朋友,為這尊13世紀開始便守護日本的肅穆大佛,重新編一雙新的大草鞋。於是,幾十年以來,孩子們稚氣的感恩之情便不斷傳承。
這次東京之行走訪了幾個神社和寺廟,對道神教和佛教在日本民眾中的普及程度印象深刻。日本幾乎每個人口聚集地都至少有一個神社。這些神社有的祭祀祖先,有的祭祀地域神,有的祭祀專門保佑人們某一方麵利益的神祗,如農業豐收的稻荷神、保佑身體健康、生子繁衍後代的神等。日本自古有“八百萬神”的說法。每個神社都祭祀著其中的一個或兩個神。所謂天照大神即天皇的祖神隻是這八百萬神中的一個,因而祭祀天照大神的伊勢神宮也是神社神道的一個神社。由於日本人有參拜神社、特別是出生、出嫁後和過年時參拜神社的習俗,因而幾乎每個人都被視作某一神社的“氏子”。
在日本,以本土原始宗教為基礎的神道,一直與公元6世紀左右從亞洲大陸傳來的佛教相互融合,日本民眾崇尚"見神誠奉祭、遇佛勤燒香 ”的多重信仰, 直到明治政府頒布神佛分離令時,日本的“神佛調和”已經持續了千年以上。由於神道和佛教均沒有特別的入教儀式,所以人們的意識裏也就沒有明確的信徒認知,於是宗教活動就以生活方式和節慶活動的形式在日本人的生活中紮下了根,最普通的情況,一個人一生最重要的三大時刻,伴隨著這樣的三種宗教儀式:出生之後,父母親朋要去神社問卜、祈禱,慶祝他的降生;結婚的時候,新人會在神父的見證下宣誓永結同心;而死去時,家人會進行佛教誦經儀式,讓他能在佛祖的保佑下離開塵世。
根據美國中央情報局(CIA)於2015年的調查,日本神道教約占日本人口比率70.4%,佛教徒約占人口的69.8%,且兩教信徒組成大量重疊。根據日本文化廳每年實施的《宗教統計調查》,截至2016年12月31日,日本神道宗教組織的信徒有8474萬人,佛教信徒有8770萬人,共計1.7244億人;再加上基督教及其他宗教的信徒,合計人數達到1.8223億,比1.26億的日本人口竟多出40%。
據統計,日本全國共有81158家神社和77256座寺院,而日本的三大便利店七十一、全家、羅森,在全日本共有51366家連鎖店。所以換句話說,對日本人而言,去神社和寺院比去便利店更近更方便。宗教文化在日本文化中所占的比重可想而知。
看到有一篇文章分析日本這種獨特的精神文化之根源,文章中說:日本列島的地理環境和位置帶來了溫和的氣候,與此同時,高聳入雲的山峰、富饒的海洋和蒼翠的田野又塑造了多樣化而迷人的自然景觀。不過,日本也極易遭受台風、洪水、暴雪和冰暴等自然災害的侵襲。正是由於這些相互衝突的元素,日本人形成了一種對自然充滿感激和敬畏的正念感。在日本,這種崇敬形成了一種尊重自然和環境的文化,而神靈存在於日本的山脈、海洋、植物、樹木等自然事物中的這一觀念定義了這個國家古老的宗教信仰和習俗。而參觀那些壯觀的自然地標,參拜古老的寺廟和神舍又反過來激發了深植於日本國民心中的信仰。細細想來,有點道理。
蘑菇周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