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sandstone2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一支免費冰激淩引發的“愛國”之怒,又被一根免費鑰匙扣消解了……這兩天在北京搞讀者見麵會的事情,沒空寫時事稿子,於是後台一直有朋友催我聊聊寶馬MINI送冰激淩的八卦,我挺猶豫的,因為我一直覺得這種事挺無聊的。但既然大家都在說,那就隨便寫兩句好了。這事兒的經過本來挺簡單,今年的上海車展上,寶馬MINI為了增加它的影響力,向現場觀眾免費[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8)
看來,我國媒體報道的《美國有3000萬在挨餓》、《美國25%成年人在挨餓》等消息很有可能是真的。 一些杠精美粉也不要和我浪費口水了,本人貴在擺事實講道理,以理服人,如果你們還有一點就事論事、實事求是的勇氣,且讀下去。 今天福步斯新聞報道:佐治亞州南富爾頓市市長卡茂因入室盜竊和非法侵入指控被捕。(如上圖片) 市長做小偷,在我們看來是很匪夷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說點什麽呢?就聊聊前兩天我買車的事兒吧。 眼下的我,因為剛買了自己的愛車,對汽車這東西喜歡的不得了。但僅僅三四個月前,我對汽車還是個一竅不通的小白。 其實我真正動了買車的念頭,是因為有一次被朋友拉去看車展,無意中瞥見了這麽個車標: 重複一遍,因為三個月前的我還是個汽車小白麽。所以本能的覺得,這車標挺中西結合的,一定是個合資品牌吧[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巴勒斯坦加沙地區阿赫利醫院遇襲一事,在經過了一天的時間後很多事實開始浮出水麵,現場大量曝光的照片、視頻以及第三方的證據讓事情的真相漸漸有了輪廓。 現場沒有發現大威力彈藥造成的坑洞,也沒有建築被大量破壞的痕跡,甚至哈馬斯聲稱的500人死亡人數都對不上。在這場奇怪的襲擊裏,已經有太多對不上的信息,事實的公布相信也不會太久,隻是到時今天為虛[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根據美國官員的一份最新評估報告,中國正在投入數十億美元試圖重塑全球信息環境並最終使多個國家的意誌屈從於北京的利益。這份由美國國務院全球接觸中心(GlobalEngagementCenter)於周四(9月28日)發布的報告指責中國政府綜合運用各種手段,試圖建立一個由中國政府或明或暗地控製關鍵信息流的世界。報告指出,中國的目標是“構建一個信息生態係統,讓中國的宣傳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電影裏常有這樣的情節: 一個惡人搶了對手的孩子,然後欺騙這個孩子自己才是他的親爹,接著不斷灌輸、強化孩子對仇人(生父)的仇恨,並傳授他武藝,等到孩子長大成人,便慫恿他去為自己“報仇”。 李連傑主演的電影《致命羅密歐》上演的就是這種劇情。真相大白時,李連傑自然是去找這位惡人養父報仇。 幾乎所有人類都會不齒於這種行為,並理所當然[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想把巴以這個話題停一停的另一個原因,是我現在越來越對自己寫作的價值產生了懷疑——之前的幾篇文章,我都力爭在向大家介紹一些這個熱點新聞背後常常被簡中輿論忽略的曆史事實。 可是現在,我很懷疑這樣做是否有價值。我發現很多事實,很多受眾不是看不到,而是固有觀念總會讓他們做與正常思維截然相反的解讀。 比如昨天這篇文章中,原本談及了加沙[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原本可行的和平之道,在哪裏。2023年9月28日,在巴勒斯坦極端武裝哈馬斯襲擊以色列平民的恐襲發生10天前,以色列剛剛開放了此前因邊境暴力襲擊事件而關閉近兩個星期的以色列-加沙之間的過境點。過境點開放當天,就有近兩萬名巴勒斯坦人到該過境點“扣關”,進入以色列或通過以色列前往約旦河西岸地區,到那裏進行工作,這兩萬名“打工者”已經占到了加[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駁幾個巴以問題討論中,最常見的謬誤。各位好,連著寫了兩篇科普巴以問題曆史的稿子(《無休無止的巴以衝突,究竟是怎麽來的》、《哈馬斯,一個把“恐襲”作成“生意”的組織》),今天稍微休息一下,對連日來留言中最常出現的幾個問題進行一下答疑。一孔之見,未必完全正確,隻是說說我自己對這幾個常見說法的觀點。巴以關係是“農夫與蛇”[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兼答“你什麽時候能說以色列人的壞話”各位好,此次哈以衝突的文章,我已經連著寫了四篇了,大多數朋友留言支持也好,少部分人攻擊謾罵也罷,本來今天想再寫一篇相關薦書目錄,就略作收尾。不過,早上的時候,我我看到了朋友圈有人在傳這張圖——以色列部隊裏,一個猶太教徒和一名穆斯林在並肩祈禱,突然有點感想,想寫一篇隨筆。我很佩服這位穆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6]
[7]
[8]
[9]
[1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