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sandstone2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最近,看一位朋友家的孩子寫的一篇作文,文章主旨大意寫的就是感謝貧窮,歌頌農民工的質樸、勤勞和善良,然後老師的評語是一個大大的“好”。 不知道為什麽,如果我們的焦宇如此引導孩子這樣的價值觀,後果將是怎樣的?這個世界上,貧窮就是貧窮,絕不值得感謝。絕不值得! “貧窮但幸福”是世上最無恥的謊言!證明這個謊言並不難,你看看自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回顧曆史長河,古今中外,沒有哪個國家的影響力可以像美國這樣廣泛,它的輝煌程度遠超任何一個帝國。 想當年,成吉思汗的鐵騎橫掃歐亞大陸,征服了40多個國家,但影響力也是有限的。 憑著天時地利等優勢,率先爆發工業革命,一躍成為日不落帝國的英國,在二戰後就逐漸走向衰落。 而美國,成立至今不過兩百多年,就發展成為世界頂流,身邊還跟著許多“[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中國文化遺產裏有4種特別的東西很值得注意,分別是太監,裹小腳,八股文,鴉片煙。今天我想談的是由太監衍生出來的現象——太監化。 什麽是“太監化”?現任北大教授、生物學家、《知識分子》主編饒毅認為——沒有人格、不負責任地討好強權,沒有是非、不擇手段撈取利益,沒有理想、不利國家而寄生於社會,都是文化習俗行為的太監化。 太[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3-02-01 18:43:06)
現在,隨便什麽微信群裏,開撕都是一種普遍現象。老鄉怒懟,校友互罵,甚至親屬反目,都不是因為日常生活中的柴米油鹽或者阿貓阿狗,而基本上都是由於一個轉帖啦,一則微博啦,一篇公號文章啦,甚至很可能就是一句隨口的感歎。 開撕的方式也很簡單,那就是直接給對方貼標簽。一方常用的標簽是“狗漢奸”“賣國賊”“臭公知”“帶路黨&rdquo[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為了應對某些人成天在網絡上懷念計劃經濟或者改革開放前的生活,有人在頭條上發了一份天津市1982年春節供應的消息。 要知道,1976年後中國人的生活已經有了很大提高,現在看來讓人感覺有點寒酸的1982年的春節供應相對於1976年之前已經是天堂般的生活。 網絡上某些人懷念的可不是1982年,他們懷念的是更久遠的文革和大躍進時候的大鍋飯。 麵對這樣的現實,評論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根據美國聯邦人口普查局2020年的統計數據,美國亞裔總人口已達2140萬。其中以華裔美國人最多,超過508萬人。 這508萬華人在美國的居住很有規律,主要是集中在加州、紐約和大都會城市。 也就是說,一般有能力走正規途徑移民美國的人,首選地都是治安較好,環境不錯的大城市,很少選擇很偏僻的地方。 亂不亂也是相對而言的,每個國家每個地區難免都會出現一些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沒事瞎聊聊!到底什麽是國家呢?國家又是誰呢?愛國又是愛誰呢? 現在有些人動不動就把國家給抬出來了,然後說:國家利益高於一切、有國才有家、必須要無條件服從國家等等。 其實絕大部分人沒有搞清楚一個基本概念——什麽是國家呢?國家又是誰呢 這個問題在古代很好回答。古代皇權模式下:國家就是皇帝本人,皇帝本人就代表國家了,例如:普天之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眼看著俄烏戰爭開打就要一周年了,現在的俄國人,急需一場勝利來給自己打點雞血。 但在戰場上實在沒什麽辦法的時候,俄國人對民用設施動手了。 從前天開始,俄羅斯從白俄羅斯、黑海的軍艦和本土起飛的轟炸機發射導彈,對烏克蘭境內基輔、第聶伯羅等城市展開無差別轟炸。 根據烏克蘭媒體報道,第聶伯羅至少有一棟居民樓被炸毀,目前已經發現9人死亡,其中[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在回望剛過去的2022年時,有朋友感慨地說:“我在這一年裏完整地體驗了:恐慌、憤怒、悲傷、疲倦、沮喪、無助、絕望、荒誕,最後才意識到,我被羞辱了。我的理智,我的認知,我的觀點,我的肉身,我的人格。”她沒有提到“希望”。我理解她所說的那些,至少在上海封城的那個春天,我和她有同樣的體驗。當然,她一個人在上海,或許更孤立無援。室友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昨晚,有讀者留言來罵我,他說,看看現在放開之後的感染者的病痛、街市的蕭條,就可見像我這樣的共存派“骨子裏是冷酷自私的”,隻顧抱著自己的抽象理念,卻渾然不顧這可能會給現實中的人們帶來什麽樣的衝擊,“難道你家裏沒有老人和孩子嗎?” 我不知道他究竟經曆了什麽,以至於如此憤激。當然,我個人被罵幾句是無所謂的,但這確實是一種耐人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26]
[27]
[28]
[29]
[3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