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sandstone2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中國太監化現象令人堪憂,偉大複興不能靠一群“太監”!

(2023-02-02 18:14:33) 下一個

中國文化遺產裏有4種特別的東西很值得注意,分別是太監,裹小腳,八股文,鴉片煙。今天我想談的是由太監衍生出來的現象——太監化。

什麽是“太監化”?現任北大教授、生物學家、《知識分子》主編饒毅認為——沒有人格、不負責任地討好強權,沒有是非、不擇手段撈取利益,沒有理想、不利國家而寄生於社會,都是文化習俗行為的太監化。

太監化的人格沒有理想,獲得生活資料苟延殘喘就是他們生命的意義,無異於寵物;太監化的行為沒有是非,隻有利益之爭,無異於野生動物。

直到現在,這個問題的危害性還沒有被廣泛意識到,反而不時被“發揚光大”,因此,太監化問題應該提出來深刻反思。

01 什麽是太監文化

太監,也稱宦官,在舊時是一種“職業”,論起出身和地位,這些人也算是“苦大仇深”了,全都是製度下的犧牲品。

曆史上出了幾位有名的宦官,比如撰寫史記的司馬遷,發明造紙術的蔡倫,以及七次下西洋的航海家鄭和,都是不同時代做出了成就的宦官,很值得尊重。

但更多時候,大眾提起太監想到的都是負麵詞匯——阿諛奉承、顛倒是非、心理扭曲,比如秦朝趙高,東漢侯覽,唐朝仇士良、高力士,明朝汪直、魏忠賢,清朝安德海、李蓮英等,都是出了名的奸邪之士。

雖然太監不是中國獨有,在一些極權製度森嚴的文明裏,比如古埃及、土耳其奧斯曼帝國都曾出現大量的太監,但很少有像中國這麽成氣候的。

太監文化的根源,就在於中國幾千年來的專製製度,而專製製度的核心,就是“官本位”。

在傳統的中國,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生活從來都是以“官”為中心,皇帝就是最大的“官”,享有無限權力,任何要求都必須得到滿足。

我們知道,皇帝有幾千個準老婆,或者說宮女,這些宮女需要有人來管理,但皇帝又是絕對不能被戴“綠帽子”的,所以才有了“太監”這種不男不女的怪物。

可以說,專製製度是太監文化賴以滋生的土壤,而太監文化又鞏固了專製製度。

由於長期以“為主子服務”為宗旨,久而久之太監就迷失了自我,喪失了人格。即使主子滿嘴胡話,太監們也能馬上博引旁證,以其獨有的“邏輯”,證明主子所說的是絕對真理。

隻要能活下去,太監可以拋棄一切人格,為了出人頭地,可以不擇手段。

這樣沿習相傳,他們就有了一套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習慣,形成了一種可以稱作太監文化的思維。

身體的畸形,也造成了太監們心理的扭曲和人格的陰暗:自虐性的病態人格,仇恨性的排他心態,性壓抑的精神變態,順從主子的價值觀念,是大部分太監的“共性”。

如果說奴性意識是一種被動的順從思維模式,那“太監意識”絕對更勝一籌,因為他們是一種“主動”行為,而這種“主動”,儼然是一股邪惡勢力的伸張,是對真理和正義的肆意歪曲。

曆史記載,明朝時候,“奴才該死”這句話一般隻見於後宮,是太監做錯事麵對主子的口頭禪。可到了清朝,即使在太和殿、乾清宮也能聽到這句話了,就是說太和殿的滿朝文武也跟太監無異,成為皇帝的家奴了。

太監文化深入官場,“門生帖子”、“主子”、“奴才”稱謂滿天飛,社會風氣如是。

在這種文化製度的桎捁下,國人的自由意識被狠狠遏製了,知識分子能做的要麽是歌功頌德,要麽隻能注釋先人聖賢的文章,全然沒有自己的主張,也沒有了獨立人格。

02 太監消失了 太監文化還沒消失

隨著新時代崛起,雖然太監已經成為了曆史,但長達2000餘年的太監曆史仍舊給中華文化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即使是如今和平繁榮的盛世,文化習俗、個人行為的太監化也尚未絕跡,且肆意橫行著。

即使文明進步,身體不能被閹割,但統治者們仍舊在想方設法閹割被統治者的思想。

內部的思想閹割表現為太監化和唯唯諾諾,在人民群眾中表現為民粹主義和盲目崇拜。

一、攀龍附鳳拍馬屁,喪失奮鬥精神

古時候太監想得寵,必須想方設法成為伺候皇上、皇後的近侍,從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極力展示自己的才華和效忠態度,靠伺候權貴,獲取他們的賞識滿足自身所需。

這種太監文化馴化出了無數的當代“順民”,最大特色就是拍馬屁,討好主子以獲得主子的恩賜。

而我們周邊,也有著太多這樣的人,圓滑而世故。不同的是,古時太監的服務對象還比較單一,現代太監則是頂禮膜拜所有可以提供利益者。

他們侍奉大小領導,溜須拍馬,處世哲學就是“撈實惠”,不講人格,不談自尊,甚至不惜踐踏真理和正義。

他們跟古代太監一樣,通過拉關係、攀龍附鳳走捷徑、爭功邀寵來獲得“近侍”權利。

近幾年的東北地區尤其如此,官本位意識強勁,考公務員、爭事業單位、最起碼也是到國企享受官方待遇,很少有依靠艱苦創業獲取收益的。

即使沒有門路,找不到人幫忙的,也成了啃老一族,不願再吃苦奮鬥。

追根結底,太監化最關鍵的危害還是扭曲“三觀”,讓社會失去了公平的環境。

金鍾毀棄,瓦釜雷鳴。

沒有了正義之聲,正能量得不到弘揚,競爭靠關係、賺錢靠臉蛋、政績靠造假、升官靠溜須,這些負能量的事情暢行無阻,出現明星偷漏稅、官吏狂貪濫情也就不足為奇了。

二、卑躬屈膝,“夾著尾巴”做人

中國人信奉的所謂處世哲學——“夾著尾巴做人”,也是太監文化潛移默化的結果。

因為太監沒有官職,隻是一伺候人的,所以在日常工作中表現得異常謙卑,隻知對上級隨聲附和,完全沒有自己的意見和建議。沒有骨氣,更沒有為國擔當的誌氣和勇氣。

可悲的是,當代不僅有人自豪自己靠“夾尾巴”成功了,甚至有不少父母、老師還在教育後代應該“夾著尾巴”做人,不知不覺成為培養太監的後來人。

他們教育後代從小聽話,坐言起行都要規矩,不要有太多想法,人雲亦雲即可;行為也不要突出,寧可少做不做;做事不要做得太好,寧可不盡心盡力。

日常生活中甚至擺出“乞搖狀”,彰顯自己無能、不會威脅他人,通過討好別人獲得資源掌握者的接納和支持。

這種文化讓國人習慣了在狹隘的人際關係裏尋求自己的安身立命之地,習慣了內部競爭,而缺乏向外開拓創新的勇氣。

看看近幾年流行的“內卷”現象就能理解了,每天無意義地精益求精,被動應付工作,自討苦吃還樂在其中,每天跟小範圍內的相關人員進行零和甚至負和的博弈,在褲襠裏麵打拳,可謂是一種無聲的悲哀。

久而久之,最後無論我們獲得什麽機遇、條件,都不能恢複正常人的樣子,一生將太監化進行到底,還因獲得權錢而洋洋自得,不知自尊為何物、羞恥為何事。

三、盲目崇拜,奶油小生現象

由於被閹割了器官,雄性激素缺乏,古代太監說話都有氣無力,走路扭來扭去,一身脂粉氣,長得俊俏點的小太監甚至成了皇妃們爭搶的寵物。

靠著賣弄自己的臉蛋,博取心有異想之人的寵愛——我很聽話,我很忠誠,我的一切服務包您滿意。

如今,小鮮肉取而代之。在無良媒體的大力推動下,小鮮肉如雨後春筍般遍地開花,隨時隨地出現在我們的眼前或屏幕前,並以輕輕鬆鬆就能掙大錢的快樂生活方式,吸引無數年輕人投身其中。

作為國人文化宣傳重要領地,影視節目在促進人們意識形態方麵起著至關重大的作用,但為了收視率,即使導向問題出現了偏差,宣傳部門也會視若無睹。

他們讓一群挑梁小醜在台上占據著重要的宣傳領地,散播著拜金主義的物質觀,缺乏陽剛之氣的性別觀,反智主義的成功觀,教化著台下無知的青少年們,就像成群嗡嗡的蒼蠅、蚊子,弱化青少年的思維能力,腐蝕著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四、喪失社會責任感

古代太監在皇上皇後麵前低眉折腰、卑躬屈膝,在朝廷官員和百姓麵前卻昂首挺胸、頤指氣使。誰給送禮就給誰傳遞消息,誰沒有送禮就給他傳遞虛假消息,甚至說人壞話、給人使壞。

這種現象在當今社會也比比皆是,即使新時代“太監”改換了行裝,但卻改不了他們骨髓裏的東西。

隻不過,古代太監人家不用負責國民大事,且他們討好強權,多為生活所迫,可以說大部分情有可原。但現代太監不為公事、公眾利益擔責任,而自願選擇獻媚於強權牟私利,就難以諒解了!

特別是當下官場上一些人和某些社會公知,失去了服務百姓的心態,盡顯奴才之相。

不論多大的官吏,即使是基層小官吏,隻掌握芝麻大點的權力,也要呈現出皇帝般的氣勢,在百姓麵前擺出一副傲慢的官架子。

對社會重大問題,本需多方麵積極參與,獨立擔當,提出方案,實踐執行。

但這些“太監”隻看上級領導臉色行事,上麵說往東就往東,說往西就往西,完全沒有自己的主觀意識。

例如疫情當下的各種層層加碼:今天“一刀切”,明天“無疫情靜默”,甚至變本加厲“一天N檢”、“隨意賦黃紅碼”。

在這些現代“太監”眼中,隻有上級沒有下級,百姓的需求置之不理,敷衍了事,上唬領導下騙百姓,更別說為國家長遠著想了。

長此以往習慣於阿意奉承,習慣於看上麵臉色說話行事,在重要時刻就會選邊站隊成為不堅定分子,在麵對外敵欺辱,也不敢拿起鬥爭武器進行堅決的鬥爭。尤其在這日益惡化的世界局勢下,將會給國家和民族造成極大的隱患。

03 如何消滅太監文化

太監文化雖是封建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勢,但對社會的影響卻是巨大的,危害也是多方麵的,不可不引起高度警覺。

短期看,被閹割被統治者容易被操縱,由其是民粹主義和民放主義以及經濟問題政治化等會給社會帶來危害。

長此以往,國家會失去創新精神和競爭力,人徹底變成手段工具,最後整個民族退化。

今日不除,將來必然禍患於國。消滅太監文化,勢在必行。

一、來一場徹底的新文化運動

100年前五四運動時,德先生(民主)與賽先生(科學)就被樹為兩麵對抗落後文化的大旗,這是對那個時代太監化的揚棄;百年之後,太監化依然嚴重,百年前的追求至今仍未真正實現。

所以說,在某種意義上,如何理解民主與科學,是關乎社會發展和文明秩序形成的關鍵。

民主是太監化的反麵,科學也不可能在“太監化”的人手中得到發展。

自從晚清以來,中國就不缺乏思想者,但再好的思想在實踐層麵總是會變形走樣。

所以,我們需通過官辦媒體、多媒體網絡宣傳,以弘揚正能量,打擊太監文化現象為主要方向,發揮引導和教育作用,重新審視對民主與科學的認知。

讓公平正義、努力進取、奮發向上、不貪圖享樂這樣的正能量發揚起來,成為社會主流文化。從國人思想深處鏟除太監文化餘毒,重新塑造正確的“三觀”,讓國人真正理解科學的精神和民主的本質,理解其精神內核中的理性與自由。

要知道,一個國家的人如果全都是順民,那麽這個民族沒有任何前途與希望可言。

因此,正確認識民主與科學,不僅是對太監化的抵抗,更是對我們自身文明的塑造。

二、切實體現“依法治國”理念

隻有中國真正成為了法治國家,“官本位”失去了靠山,“太監文化”才會被掃進曆史的垃圾堆。

因此,我們要製定出切切實實的體現公平公正的政策糾正太監文化現象,規範政府機關運作程序和標準,防止貪官汙吏繼續借殼求生,徹底杜絕行賄受賄、貪汙腐敗、男女濫情等現象。

凡是具有亂情現象的官員和教師,一律清除出公務員隊伍和人們教師隊伍,不讓他們在國家臉麵和為人師表方麵散播有違道德和良心底線的行為。

三、加快改革步伐,促進公正公平的環境建設

在推倒住房、醫療、教育新時期的“三座大山”方麵,各級官員要擺脫太監氣質,像戰士一樣去衝鋒,敢於擔當,勇於作為。

不要求每個人做到“為官一任,造福四方”,但要切實樹立起“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的觀念,把百姓的事情真正放在心上,一日沒做到,就要如坐針氈。

另外就是像金融銀行征信係統一樣,通過電子係統政務和企業、便民信息數字化體係,向所有企業和老百姓公示,推動政府公務員行政事物流程數字化、透明公開化、去中間化。

這樣能最快速矯正現代太監的權利,讓其個人意誌被係統格式化截斷,也就能避免再次出現唐山打人這樣的惡劣事件。

不但要清除貪官,也要清除無所事事的庸官,更要清除胡亂作為的昏官。如是,天空才能明朗起來,社會才能穩定下來,人民才能安居樂業!

作為中國傳統文化裏的肌瘤,太監文化影響深廣,危害極深,讓人痛恨。

太監化現象實在太需要批判了,太監化的人和行為越多,國家發展就越希望渺茫。

對此,饒毅提出總結:在太監化問題得到根本解決之前,恐怕難以使全民動腦發掘真知灼見,大家不負責任的態度,也難以使我國變成領先世界的國家。

特別是在複興中華民族的關鍵時刻,隻有先清除窩裏的腐敗和去“太監化”,個人恥於太監化,社會摒棄太監化,國家警惕太監化,複興強國大業才能指日可待!

 


作者:一凡人才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