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燕客

"我欲載之空言,不如見之於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博文
(2018-07-27 07:09:16)
子畏於匡。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秀才遇到兵有理講不清,氣極之言,跟“嗚呼!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一樣,發泄一下情緒而已。董仲舒卻由此發展出天人感應說,當然是胡說八道了。朱熹用陰陽兩氣說天理,想把“天”理性化,但天理還是“天”定,怎[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8-07-26 05:58:12)
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都好,隻是“毋固”——“無可無不可”,實用主義色彩顯著,我不禁要問,底線在哪? 儒家用“義”來界定底線,義,宜也。然而,宜還是不宜,一個人一個標準。比如,“公山弗擾以費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說。”往高大上解釋,孔子“毋固”,子路固,故說,“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8-07-25 07:07:40)
子曰:“麻冕,禮也;今也純,儉。吾從眾。拜下,禮也;今拜乎上,泰也。雖違眾,吾從下。” 就儉,可從眾;拒泰,不隨俗。後儒解為,“事之無害於義者,從俗可也;害於義,則不可從也。”凡是子曰詩雲,都往高大上說,實際上亦是一種成見。須知敢“違眾”,正因其內心有更大的驕泰——我知道的,你們不知道。他自視為堅守,實為守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8-07-24 05:57:31)
達巷黨人曰:“大哉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子聞之,謂門弟子曰:“吾何執?執禦乎?執射乎?吾執禦矣。” 孔子六藝全能,但無一出類拔萃。射,可比賽,但上不了戰場。子曰:“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六藝在孔子看來,皆“質”而已,君子應該會,但用不著[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8-07-23 07:12:21)
子罕言利,與命,與仁。 罕言利,因利與義有矛盾,揚義必抑利。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即是孔子的義利觀。 罕言命,因“命”跟“天道”一樣,並非按孔子所希望的那樣獎善罰惡,他不能說天道不公,就隻好說天命如此——“五十而知天命”,又說“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8-07-22 05:18:02)
子曰:“禹,吾無間然矣。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洫。禹,吾無間然矣。” 禹之大德在於治水成功,造福萬民。如果沒有治水之功,菲飲食,惡衣服,卑宮室,又有何用?儒家在重德,重禮方麵越走越遠,到了務虛的地步,過猶不及矣。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8-07-21 07:20:21)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亂臣十人。”孔子曰:“才難,不其然乎?唐虞之際,於斯為盛。有婦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謂至德也已矣。”“才難,不其然乎?”口說舜武,實自歎不遇明主也。舜把堯的人流的流,殺的殺,把自己的人提拔起來,天下得治。武王伐紂,實為造反。假孔子生於武王之時,他也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8-07-20 07:01:22)
子曰:“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 《史記》中說:“乃命羲、和,敬順昊天,數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時。分命羲仲,居鬱夷,曰暘穀。敬道日出,便程東作。日中,星鳥,以殷中春。其民析,鳥獸字微。申命羲叔,居南交。便程南為,敬致。日永,星火,以正中夏。其民因[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8-07-19 08:27:34)
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與焉。” “不與焉”,言德高望重,萬眾來歸,用賢而治,不必身預。 我看真正的舜、禹未必如儒者歌頌的那麽好。以舜為例,攝政28年,“流共工於幽陵;放歡兜於崇山;遷三苗於三危;殛鯀於羽山。”把堯的親信一個一個都收拾了,重要崗位全換成了自己的人,老堯早被架空了。要知道,那時的流、放、遷,[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8-07-18 04:56:47)
子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學者之心,古今同也。“Goddoesnotplaydice.”愛因斯坦學不及,恐失之,才說出這樣的話。真正的科學的態度應是“上帝擲不擲骰子,看證據。” 孔子論學,可謂真知灼見;論政,則大而不實;如,“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實際上,官如不及,亦猶恐失之。子路使子羔為費宰。子曰:“賊夫[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26]
[27]
[28]
[29]
[3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