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子禽謂子貢曰:“子為恭也,仲尼豈賢於子乎?”子貢曰:“君子一言以為知,一言以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猶天之不可階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謂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綏之斯來,動之斯和。其生也榮,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假如夫子得邦家,必能如此如此。這是學生讚老師的化,過是正常的,不及反而不常,且又是假設,“雖不中,亦不遠矣。”隻要不太過,誰都不會鑽牛犄角尖,去跟子貢爭孔子到底能不能。然宋儒不辨其情,一味個人崇拜,“此聖人之神化,上下與天地同流者也。”這便是胡說了。
按史實分析,孔子做不到“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綏之斯來,動之斯和。”
墮三都失敗,出走列國不用。
公元前488年,孔子六十四歲,返衛途中。子路問:“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孔子答:“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公元前484年,孔子六十八歲,返魯,魯哀公問政,孔子曰:“政在選臣。”
說明他一直在思索自己失敗的原因,曆盡滄桑之後他已不像以前那樣空喊:“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知道要“正名”,要“選臣”,但如何正名?怎麽選臣?到底選什麽樣的人?還是沒有無施策。所以當人家一問到具體辦法的時候,他隻能又用大道理回答。“舉直錯諸枉。”“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子貢說老師,“猶天之不可階而升也。”表明他多少已感覺到孔子的思想可為理想而無具體的升階之策,但作為學生,於情於禮,他都必須揚老師的高明,隱老師的缺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