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t

聽一段文字,
聽一首歌...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博文


《活著本來單純》文:豐子愷誦:Bobo
兒童看待人生的一種特殊態度,叫做“絕緣”。即解除事物在世間的一切關係,所見的便是事物的“本相”,而非交織利害與智謀的世間因果之網。
在孩童的眼中,這個隻生歡喜不生愁的世界,便是世界的本相。這個世界不是有錢人的世界,也不是無錢人的世界,它是有心人的世界。你若愛,生活哪裏都是愛,活著這回事,本[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梅之影》文:雨諾誦:環佩叮咚
疏影,暗香,從唐詩宋詞中飄落的梅花總是和雪連在一起,淡淡的香,虯勁的枝,鵝黃的蕊,溫潤的花,在清冷的月華中獨綻芳華,在冷冽的寒風中搖落一地清影。
隋朝趙師雄,路經羅浮,醉臥梅樹下,夢見一素衣女子,與之相對而飲,醒後梅花盈袖,幽香久久不散。一段美麗的故事,一個飄渺的邂逅,給後人留下了無邊的想象[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老兄,我醒著》文:三毛誦:清印
一九七一年的冬天,當時我住在美國伊利諾大學的一幢木造樓房裏。
那是一幢坐落在街角的房子,房子對麵是一片停車場,右手邊隔著大街有一家生意清淡的電影院,屋後距離很遠也有人家,可是從來沒見人影,也就是說,無論白天或晚上,這幢建築的周遭是相當安靜的。
這幢老房子並不是大型的學生宿舍,一共三層樓加[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似水流年,光陰的故事》文:知秋誦:江南金蟬子
光陰,唯溫情可居,且穩穩地生在心底。
一湖靜水,於心深處流動著自然之音,舒緩有致,兀自成曲,你若聆聽,那自是一曲在禪心裏供養的梵音。
一壺香茗,由經年的春水慢煮,菩提入味,濃淡相宜,你若去品,那便是在半盞琉璃裏沉澱的初心。
枯木逢春,是喜悅。二月裏初綻的花蕾,和枝頭新發[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等到萬水千山走遍》文:劉涵誦:麥恬
我時常會慶幸,讀到的三毛的第一部作品是《撒哈拉的故事》,沒有《雨季不再來》的青澀,也沒有《送你一匹馬》的深沉。
當我作為後來者完全預知了三毛的人生,再開始閱讀她在撒哈拉的那段歲月時,內心的悸動應當不亞於三毛在大漠深處穿過撒哈拉威人墳場撞見粗糙感人而自然的石刻創作時的那樣。
透過隔世經[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一塊地的懷念》文:劉靜峰誦:Tony
一塊地,永遠不會閑著。你種它,它就長莊稼;你不種它,它除了莊稼什麽都長。
那時這塊地就是莊稼地。春夏長小麥,小麥收割前套種玉米,或者麥收後種大豆、高粱。田頭地壟還有倭瓜、絲瓜、綠豆、豇豆和芝麻,秋後再播上小麥。一年四季,這塊地都很忙。
冬天很靜,地也很靜。有風,有雪,有覓食的麻雀驚慌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人,越幹淨越高貴》文:杯小茶誦:韓丹
-01-
契訶夫曾說:“人的一切都應該是幹淨的,無論是麵孔,衣裳,還是心靈,思想。”
孟德斯鳩也說:“美必須幹幹淨淨,清清白白,在形象上如此,在內心中更是如此。”
人生在世,不一定要富貴榮華,聲名遠揚,但一定要活得清清白白幹幹淨淨。
幹淨,是做人的底線,也是一個人最好的修養。
-0[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船是背叛岸的》文:簡媜誦:瀾潭
(如夢令宋·李清照)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
驚起一灘鷗鷺。
嬰兒出離母宮之時,已意識到“我”了嗎?
被父親摟在臂彎裏哄時,他知道有人在抱“我”了嗎?
當母親哺乳他時,他是否也知道“我”餓了?
當時間以河流的姿勢通過他,帶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22-11-24 07:23:06)


《花二娘》文:劉震雲誦:Bobo
花二娘是個愛聽笑話的人。人問,花二娘,從哪兒來?花二娘說,望郎山。人問,幹嗎去?花二娘說,找笑話。人問,眉毛上咋還掛著霜?花二娘說,望郎山上有積雪。花二娘胳膊上一籃子,籃子裏裝滿燈籠一樣的紅柿子。
花二娘找笑話不在白天,在夜裏。
花二娘本不是延津人。她不遠千裏來延津,是到延津渡口等一個人。這[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赤白幹淨的骨頭》文:柴靜誦:清印
1
認識美棠那一年,饒平如26歲,從黃埔軍校畢業,在100軍六十三師一八八團迫擊炮連二排,打湘西雪峰山外圍戰,差點丟了性命。身邊戰友被打中肚腹,腸子流了出來,慘叫之聲讓他“多年無法忘記”,他被槍彈壓得趴在山坡上,手緊緊抓著草莖,抬眼看青山之巔,深藍天上,白雲滾滾而過。
“這就是葬身之地了,也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
[11]
[12]
[13]
[14]
[1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