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t

聽一段文字,
聽一首歌...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博文


《月光男孩》文:蔡康永誦:靜播
黑暗中,跟第一次見麵的人,躺著,眼睛對望著,說些秘密的話。這,在玩樂的日子裏,常發生,過後也很容易就忘記了,葉子在風裏打轉,遇到一下就分開。
有一天,接到一通電話,口音很香港,語氣有點揶揄、有點居高臨下,對方報上名字,我有點意外,那名字,是香港的大明星。
他在電話裏說,他人在台北,而他的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誰欠誰的幸福》文:侯玲誦:江小北
張無忌放棄了江湖與江山
他把幸福給了趙敏
卻把牽掛給了小昭
把漂泊給了蛛兒
把憾恨給了芷若……
楊過和小龍女最終做了神仙眷侶
也許他知道,也許他不知道
也許他裝作不知道
程英和陸無雙為他負盡青春拋盡韶華
郭襄為他天涯思君念念不忘
也許他記得,也許他不記得
曾經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1)
(2023-03-09 17:22:32)


《文字趣味》文:馮唐誦:Bobo
這次不講具體的書,隻泛泛談談書中的文字趣味。
傳說中,蒼頡造字之後,有鬼夜哭。文字在誕生伊始,便蘊含著被泄漏的天機,飽蘸著地府的神秘。文字之於筆墨中討生涯的書生,仿佛五味之於廚匠,在日日的蒸文煮句中,多少能體會並表達出一些神秘天機下的文字趣味。
稍稍抽象些的文字仿佛名山勝水。山水無盡,風裏霧[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人間有味是清歡》文:林清玄誦:江小北
少年時代讀到蘇軾的一闋詞,非常喜歡,到現在還能背誦:
細雨斜風作小寒,
淡煙疏柳媚晴灘,
入淮清洛漸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殘,
蓼茸高筍試春盤,
人間有味是清歡。
這闋詞,蘇軾在旁邊寫著“元豐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從泗州劉倩叔遊南山”,原來是蘇軾和朋友到郊外去玩,在南山裏[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憶兒時》文:豐子愷誦:魏小裴
我回憶兒時,有三件不能忘卻的事。
第一件是養蠶。那時我五六歲時、我的祖母在日的事。我的祖母是一個豪爽而善於享樂的人,良辰佳節不肯輕輕放過。養蠶也每年大規模地舉行。
其實,我長大後才曉得,祖母的養蠶並非專為圖利,葉貴的年頭常要蝕本;然而她喜歡這幕春的點綴,故每年大規模地舉行。我所喜歡的是,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冬天的火爐》文:遲子建誦:清印
我的少年時代是在大興安嶺度過的。那裏一進入九月,大地上的綠色植物就枯萎了,雪花會嫋嫋飄向山林河流,漫長的冬天緩緩地拉開了帷幕。
冬天一到,火爐就被點燃了,它就像冬夜的守護神一樣,每天都要眨著眼睛釋放溫暖,一直到次年的五月,春天姍姍來臨時,火爐才能熄滅。
火爐是要吞吃柴火的,所以,一到寒假[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23-02-28 19:55:26)


《沉默》文:梁實秋誦:陶然
我有一位沉默寡言的朋友。有一回他來看我,嘴邊綻出微笑,我知道那就是相見禮,我肅客入座,他欣然就席。我有意要考驗他的定力,看他能沉默多久,於是我也打破我的習慣,我也守口如瓶。二人默對,不交一語,壁上的時鍾的答的答的聲音特別響。我忍耐不住,打開一聽香煙遞過去,他便一枝接一枝的抽了起來,巴答巴答之聲可聞[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23-02-25 23:11:37)


《巴黎聖母院》許韜
[許韜的《巴黎聖母院》音樂朗誦節目,獲得過中國影視廣播大獎全國音樂類節目一等獎。音樂部分是音樂劇中的歌曲。]
根據法國浪漫主義作家雨果的小說《巴黎聖母院》改編的英文版音樂劇《巴黎聖母院》,2012年的冬天來到了武漢。該劇50多首歌曲貫穿始終,講述了吉普賽女郎愛絲梅拉達的宿命奇緣。窮詩人甘果瓦,皇家衛隊長弗比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2023-02-22 09:57:23)


《老家》文:史鐵生誦:Bobo
常要在各種表格上填寫籍貫,有時候我寫北京,有時候寫河北涿州,完全即興。寫北京,因為我生在北京長在北京,大約死也不會死到別處去了。寫涿州,則因為我從小被告知那是我的老家,我的父母及祖上若幹輩人都曾在那兒生活。查詞典,“籍貫”一詞的解釋是:祖居或個人出生地。——我的即興碰巧不錯。
可是這個被稱為老家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自從我媽從台灣旅遊回來》文:李娟誦:清印
自從我媽從台灣旅遊回來,可嫌棄我們大陸了,一會兒嫌烏魯木齊太吵,一會兒嫌紅墩鄉太髒。整天一幅“這日子簡直沒法過下去”的模樣。抱怨完畢,換了衣服,立刻投入清理牛圈打掃雞糞的勞動中,毫不含糊。
之後,足足有半年的時間,無論和誰聊天,她老人家總能在第三句或第四句話上成功地把話題引向台灣[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
[11]
[12]
[13]
[14]
[1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