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曉

生活是可以緩緩的,即便看上去是在浪費時間,我情願在慢慢裏被時光雕刻,而不是急急地消耗生命的元氣。
博文
(2025-07-03 09:22:54)

所羅門求智慧,得財富。上帝說所羅門在極榮華時的穿戴不如一朵小花。 寒素的家,日常用度,桌上的一杯一碟,院子的一花一草,有恩典。 旅途上所見,長所聞闊眼界;居家是千裏之行,始於足下的第一步。步量人生,步量日常是起點。 一朵真玫瑰,鎮紙裏。Coco下午霸占莎士比亞全集,誰讓莎翁劇本中諷刺貓。在All'sWellThatEndsWell(終成眷屬)-Icouldendureanythi[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25-06-30 15:29:17)

善於觀察善於小結,幸福便是一種累積而來。 散步時遇見雷拉。生活就是這樣,不能去遠方,心可以搭載書這艘艦船遠航,狄金森的比喻。多讀書,記錄的筆刻生活的小舟。日曆翻過半年,有機的紙質書讀了幾本?慢生活的人愛讀紙書,一個地名都讀出回想。 雷拉。胸口掛圈掛牌子,是有主人的。她每天愛散步,目的地是家附近小公園一角,有花壇和花壇前對著街[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4)
(2025-06-26 12:02:48)

清早起來期待去搬弄,用手,手指的活動帶動大腦。 逝者如斯夫,每一分鍾光的飛弛,花草有知。 北美紅雀是清早練聲的女高音,麻雀是一群上學的小女生。落單一分鍾,急不可待跟隨同伴飛去。 暮色裏,讀《亨利六世》,站起來擺弄。前院僅剩的山梅花,薰衣草、Basil葉、肉植、蘆薈,它們自由組合,說“GoodNightMoon”。 夏天的好,是手指不會[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2)
(2025-06-24 11:00:53)
高溫,我懶得出門,廚房做蔥油餅。雅雅交在太陽房,讀讀莎士比亞,翻翻維多利亞時代的小人物故事。 齡午後說及幾個同學畢業後情況,竟然都與世界局勢有關。 記錄在博客。 一個是來自俄羅斯的留學女生,畢業典禮拿過獎。我想起來,有次送齡,在UnionStation,遇見她。齡說她結婚了,先生在多倫多銀行上班,都是非常聰明的人,每周搭火車來回跑。我記得答,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2025-06-23 08:18:48)

我有三頂夏日帽子,掛在太陽房健身器上。那隻麵包聽盒,大概是上世紀三十年代,鄉村感覺。早上太陽反射進來,那種投影是夏日的皮影戲。 打開收音機,電台傳來音樂,有新聞。有一搭無一搭聽著。再去澆水。 什麽花,香菜開出的小白花,小清新。自己的小天地,是度假小屋。 補壁。牆上有洞有顏色。塞尚的橘子貼了第七年,反麵也是教材,法語解說。來自[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2)
(2025-06-21 06:53:06)
齡要去退一條長裙,畢業典禮前,她買了兩條,一條黑一條大紅。大紅的穿去朋友的婚禮,黑的準備退。畢業典禮那天穿去年買的白色裙,裸背細帶,長至膝蓋。年輕,穿裙漂亮。她平時不穿裙,隻有正式場合,穿裙高跟鞋。所以,她有的裙子隻有穿過一次,捐了。好在,她之前買普通牌子。 我跟齡講,不穿的快點捐。人逢畢業找工喜事,趕快捐物。捐,是積德。我祖母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4)
(2025-06-20 07:50:44)
我家離韓國城二十分鍾步行。女兒高中在那邊,鳥叔爆紅,韓國城人氣旺,她兩年吃遍韓國城小餐館,最愛家常辣年糕。等真的去首爾玩,餐館裏沒有,隻有夜市尋得。首爾老城區的夜市,低矮舊建築,下水道泛出泡菜味道,打雜的老年人,有跨過東北邊境的朝鮮族。 小時候怎麽知道“韓裔”,腦海裏,三八線過了的是敵人,哪怕是人民。到了多倫多,才看見韓文招[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2025-06-18 13:53:52)
齡決定去外省工作。三月下旬考完便著手尋。那時還在學校,開始變賣家當,也分送給需要的朋友。她上個月飛上海前,先飛去外省的一個麵試,網上找的,年薪高,33萬,五天全職。 過了電話麵試,她再飛去。我說第一個麵試像買房第一次看的房子,喜歡卻不會到手。 果然。那是一個小鎮,離她想去的城市開車一個小時二十分鍾。小鎮的外來者主要是考古學者,考什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8)
(2025-06-16 06:43:34)

給Ivy姐妹送去兩支山梅花。後院走過去,她們兩個長得像AGO這幅畫。 特別是畫中妹妹的臉頰。我傳給她們媽媽看,她都說真像。 早晨我在後院吃半折價的Bagel(廚師長不買不舒服),看花下咽。 我高中老友說,山梅花是外國梔子花。十幾年了,才注意到它的花瓣有四瓣,五瓣,花芯裏長出白色的花瓣?用上了vintage小奶壺。花香鳥語,這就是當下。能不知足嗎?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6)
(2025-06-06 12:49:49)
六月 芍藥不如牡丹富貴逼人,花期也遲兩周,今年比往年有點晚,花苞仍然緊緊。芍藥花語是“將離”,依依不舍。 一, 太陽房的藍白英國單耳瓷瓶(Jug),插著幾朵白雛菊,一朵粉紅康乃馨,五月下旬一束花剩下的幾支。那是教他買的鮮花,為了他們的紀念日。他說沒有習慣一個人去買花,出自升鬥小民家庭,更沒有小資情調的父母。 他回國,多打幾次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1)
[1]
[2]
[3]
[4]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