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歸檔
博文

2016-03-04WL古典音樂平台
WL古典音樂平台 深夜,廖昌永先生沉痛的發布微博消息,偉大的中國近現代聲樂教育奠基人之一、著名歌唱家、上海音樂學院教授、萬眾敬仰的周小燕先生,於今日0:32分仙逝,享年99歲,完成人生使命,回歸天堂。 周先生演唱《夜鶯》 周先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轉]原中央音樂學院院長馬思聰偷渡記 卡妹隻2011-06-2212:15:41 馬思聰(1912年5月7日-1987年5月20日),中國廣東海豐縣人,中國作曲家、小提琴家與音樂教育家。被譽為“中國小提琴第一人”。他於1937年創作的《思鄉曲》,被認為是中國20世紀的音樂經典之一。
1966年馬思聰在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1967年1月15日與女兒馬瑞雪、夫人王慕理、兒子馬如龍乘“002&r[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ZT上周日參加楊裕球老學長(98歲)的葬禮,聽到他為人處事的故事,特別感動。 楊學長是位天才的設計專家。位於舊金山灣區的海灣大橋東端於2013年9月開通,所有見過的無不驚歎其設計前瞻、簡單美觀雄偉;沒有想到這座世界最大跨度單塔自錨抗震懸索鋼橋用了楊學長37年前的設計,可抗禦1500年內發生的強震!上海的楊浦、南浦大橋也出自於他的設計。他不僅是優秀的設計[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6-03-03 07:11:29)
仄韻詩 拚音:zéyùnshī 解釋: 指韻腳用仄聲字的舊體詩。古體詩不限平仄韻,故仄韻詩較多;近體詩用仄韻者很少。
仄韻詩是指韻腳用仄聲字的舊體詩,既包括仄韻律絕,也包括仄韻古風。古體詩不限平仄韻,故仄韻詩較多;近體詩用仄韻者很少。但隨著詩詞的發展,有極大的發展和運用空間。
  仄韻近體詩的特征[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來源:中國譯協網 一切優秀的、得以傳世的外國文學作品都是那個民族的精神財富的一部分,我們把它翻譯過來就能使我們的讀者也享有了這種財富。不記得哪位學者說過“優秀的文學是全人類的”,當然因為有語言障礙,就需要把它翻譯過來。因此可以說文學翻譯是一項既重要又光榮的事業。幾十年來,我國一代代的翻譯家、翻譯工作者,都是沿著嚴複、林紓、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那是陳老師赴美進修回國後開的第一門課。這也是我班同學被劃分成四個專業領域後,學生們分各領域修的專業課。 陳老師開的課內容是:固態電子學國外發展介紹。這自然是我們這些被分在固態電子學領域的學生們必修之課。 陳老師講課已帶進了國外給研究生開研究講座的風格。課中一個占50%的大作業是,學生每人找一篇有可能可用於學校實驗室、在當時較簡陋的條件[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上海交通大學,將於二O一六年四月八日,迎來一百二十歲華誕。值茲佳日,誠邀寰球曆屆校友,會集校園,以誌慶賀;切盼社會各界人士,蒞臨盛舉,與世盡歡。部分活動可能會有調整,最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5-6-1110:18作者:楊奎鬆 問:今天,關於貧富差距擴大,收入分配不公的問題在社會上引起了越來越多的議論。有些人因此懷疑今天的種種政策,甚至有人更是把這一問題的產生歸咎於改革開放,認為改革開放從開始即犯了方向性的錯誤。我們注意到,您在最近一期《曆史研究》上發表了一篇長文,詳細地考察了1949年前後中共政幹部收入分配製度從比較平均的供給製轉向差[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我校校徽曆史沿革 曆史上,我校校徽幾經演變,但是從總體上看,其外在形式和基本要素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隻是隨時間的推移有過修改與完善。   1、1926年的校徽   我校最早由校方確認並通過正式文件發布的校徽是1926年的校徽。當時,學校定名為南洋大學,淩鴻勳出任校長。他注重學校的製度建設和規範管理,認為“本校校徽,亟應明定”,在校內發[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兩岸五所交大今年將共慶120年校慶 作者:韓曉蓉來源:澎湃新聞發布時間:2016/1/415:47:46 “@五所交通大學,這是我們共同的2016!”1月4日,上海交通大學官方微信發布消息稱,將共同打造交通大學“國家名片”。 始建於1896年4月8日的交通大學將迎來120歲生日,北京交通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南交通大學、新竹交通大學[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6]
[7]
[8]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