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博文
看得出樓主讀過不少史料,評論中的關於毛的能力和個性有可取之處,但格局不大且有失公允,使得總體評價偏頗,理由如下: 玉米穗把一代豪傑為改變社會的理想提著腦袋做事看成勾心鬥角的權利角逐,格局小了。謀權的政客古今中外都不稀奇,但隻為謀取掌權的普通政治人物和為了社會全方位改造的理想主義者是有很大的差別的。 隻有客觀而從社會曆史運動的大格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不周山在回答是誰解決了老百姓的吃穿問題的文章說 “僅靠農民的積極性是無法真正解決中國糧食問題的。要真正解決糧食問題,要靠良種、水、化肥,還有足夠的農田麵積。”在他看來,是這水利建設,大慶油田等大型化纖新技術生產線四套、大型化肥生產線兩套等幾項大的工程,一舉基本解決了中國農業良種、水、化肥,還有農田麵積不足的問題。 他的結論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網友dudaan指出:一個專門介紹alzheimer的網站一方麵說:alzheimer是一種dementia,一方麵又說,60%-75%的dementia是由alzheimer引起的。他作為一個老編輯,認為這種邏輯非常混亂,alzheimer和dementia不可能即是從屬關係又是因果關係。網友yihua認為他們是從屬關係而不是因果關係。我後來讚同他們的從屬關係而不是因果關係。 “dementia是由Alzheimer引起”是臨床常見的說法,專業雜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基因編輯指將體內基因定向改變的過程。基因編輯或者基因改寫需要把剪刀切開基因,然後換上需改寫的基因,再粘貼聯上。
轉基因是指將一個物種或個體的基因轉到另外物種或個體的過程,這個過程需要轉運基因的運載工具(病毒或其他載體)。 CRISPR-cas9係統(ClusteredRegularlyInterspacedShortPalindromicRepeats-bacterialCRISPR-associatedprotein-9nuclease)是剪開特定位置DNA或基因的剪刀,它[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阿爾茨海默病隻是眾多難以治愈的疾病中的一種,無論是誰,不管用什麽辦法,不管中藥,西藥,隻要安全有效,我認為都值得稱道。缺乏現代科學的機製解釋不是主要問題,中國中藥審批就不需要現代機製(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17/1011/c14739-29581326.html)。細節有差異,有效和安全始終是各國管理藥物有關部門關心的東西。 世界範圍內,美國FDA的審批算是最嚴格的,2006[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阿爾茨默病屬於神經元變性疾病,比較熟悉的同屬於神經元變性疾病的還有帕金森氏病(多巴胺神經元死亡),亨廷頓氏病(紋狀體神經元死亡)和漸凍人症(運動神經元死亡),老年眼睛黃斑變性(視神經元死亡)。一個主要的區別在於,後四者主要涉及一種或小範圍神經細胞死亡,阿爾茨默病涉及大範圍及多種神經細胞死亡。 阿爾茨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俗稱老[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網友dudaan指出:一個專門介紹alzheimer的網站一方麵說:alzheimer是一種dementia,一方麵又說,60%-75%的dementia是由alzheimer引起的。他作為一個老編輯,認為這種邏輯非常混亂,alzheimer和dementia不可能即是從屬關係又是因果關係。網友yihua認為他們是從屬關係而不是因果關係。我後來讚同他們的從屬關係而不是因果關係。 “dementia是由Alzheimer引起”是臨床常見的說法,專業雜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若問基因和環境哪個對疾病影響更大,回答不是那麽簡單。其實對不同的群體影響不一樣。dudaan,Jck66說的是不同的群體:普通人群和攜帶相關致病遺傳基因人群。 對普通人群(包括所有的人)來說,"環境"對疾病影響更大。
對攜帶相關致病遺傳基因人群,可能"基因"的影響更大,這個“可能”與具體病和攜帶基因有關。 為什麽這麽說?每個人體細胞胞[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從感染到病發大概10年,艾滋病發後2年內死亡率百分之百」——這是我剛接觸傳染病時,老師在課堂上給出的回答。在針對艾滋病的有效治療措施出現之前,若患者20歲感染,能活超過40歲的寥寥無幾。在部分非洲國家,HIV的流行直接將人均壽命砍掉了10年有餘,如下圖中的南非,人均壽命從90年代初的62歲下降至07年的接近50歲,數十年的經濟衛生發展成果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曆史不應為不同而不同-怎樣的回憶才有別於宣傳品?
作者:楊別青
我理解你們(打虎拆屋)姐弟倆試圖用回憶錄的方式記錄親曆過朝鮮戰爭的母親的親身經曆和感受,還原戰爭和誌願軍真實的曆史麵目,給母親和大家留下珍貴的回憶,那麽,以”我的母親和中國人民誌願軍“為題發表的文章(1-8)是否已實現了這一目標?
首先,曆史不應為不同而不同。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
[2]
[3]
[4]
[5]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