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Y自然流露Y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在北美生活節奏快,導致人們換工作也如走馬燈般頻繁,因大家唯恐落後於時代。在下這些年,在職場上也不斷走穴,經曆過不同類型的麵試,也同時麵試過各類應征的同仁。之中既有成功的經驗,也有失敗的教訓。痛定思痛後發現麵試當中,與考官互動的軟技巧至關重要。
首先最簡單也最易做的是,在整個麵試過程中,不斷表示出對公司的關心,還要不時的提些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今早一醒來,發現外麵是細雨蒙蒙。在上班的路上,見到不少老外冒雨前行,這讓俺突然想到沒有像早年在國內那樣打雨傘多年了,這一是有車代步,二是入鄉隨俗了-:)。確實不管多麽炎熱的夏日,這裏少見有人撐傘遮陽,雨天亦是如此,連商店賣傘的也是鳳毛麟角。 中國與西方有文化上的差異,我們來海外多年,想必很多習慣已“本土化”,有時回到國內反而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7)
(2016-10-20 05:36:29)

現在入秋了,正是北美賞楓的季節,有人驅車上百裏去國家公園體驗秋色,而實際上美就在身邊。在我們居住城市邊上的小鎮,就有這獨特的景觀,楓樹雖然沒有那麽茂密,但其色彩楓彩,也是這邊獨好。 在世界眾多的紅葉樹種中,北美楓樹的秋葉獨樹一幟,極具魅力。樹姿優美,葉形秀麗,秋季葉漸變為紅色或黃色,還有青、紫色,為著名的秋色葉樹種。北美楓樹的葉子[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傳信息有好有壞,有確定有不確定。好事或確定之事,人自然高興也踏心,若是不利的消息但是確定的,人們自然也會找對策去化解。最怕的就是不確定或有時可能就是一個通知,作為接受一方或許會有所擔心擔憂,但這要看是什麽類別或是從那裏發出來的,若是醫院,警察局,稅務局......這有時會搞的人心驚肉跳。 今年入夏從國內回來就去做了年檢,按常規還驗了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我們在海外享受了這裏的生活,有時卻忘記看看這個的社會的變化,這裏人文的內涵,以及這裏生活的真實。那麽看看一個擁有普林斯頓和牛津學位的老外,在中國專門與和清潔工、農民、小店主,....草民做朋友的他,是如何述說那裏日新月異的變化,讀後有些引人深思: 1.當初為什麽離開中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2016-10-16 08:28:35)

訂婚好像多發生在年輕人身上,看看國內的報道,不少年輕人在訂婚、求婚上都追求形式的標新立異,有在海邊,有在草原,有送花,也有挑著上百萬現金的,這浪漫的時刻,浪漫的方式,無奇不有。 上周末在社區活動時,見到一位七十多歲來自台灣的老朋友。跟他相識還是夏日我們組織去大湖邊的那次旅行,老人的老妹與我們很熟,因她常常參加各種社區活動,她說她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每次回北京都要走長安街順道看看坐落在軍事博物館一則的軍委大樓,那裏總是靜悄悄的,士兵守衛嚴密想靠近都難。可這兩天那裏一點都不平靜,看下麵視頻來自中國各地的數千退伍軍人上訪北京,聚集與軍委八一大樓,他們隊列整齊,揮舞國旗,拉歌,喊口令,氣勢雄壯,要求解決退伍後待遇不公問題。 這次大規模的退伍軍人請願事件,參與抗議的老兵表示,由於當年他[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本以為到了海外少有借錢之事,可是........ 向人借錢這事常常發生在這亞洲人身上,有難了缺錢了,第一想到的是朋友。看看港產片,那些黑社會打打殺殺的橋段,多多少少與借錢有關。來到海外這些年發現,老外倒是沒有向朋友借錢的習慣,但他們知道向銀行借,刷卡刷到爆,然後再“坦然”地還高利息。 我們出國後,大部人開始也是小心翼翼過日子,一個錢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今天得知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美國民謠歌手鮑勃·迪倫榮獲該獎,這一反傳統之做法,令人噓噓。鮑勃·迪倫的歌很熟悉,年輕有激情的時候,常聽他的歌以勵誌-:)。這次他作為首位歌手斬獲諾貝爾文學,這裏有什麽奧秘,那麽看看鮑勃·迪倫的音樂之路......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是社會劇烈變化的時代。鮑勃.迪倫被人稱之為是他那個時代的聲音,然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這個題目有點沉重,但是人人都要麵對,不僅要經曆親朋好友的逝去,還要直麵自己生命的終結。有這些感悟是來自於今年先後參加的四個追思會,這是我人生中如此大密度地去經曆生生死死。也許人到了一定歲數之後,是必然要麵對的,因為至親至友的年數(50/60後)難逃病魔的惡掌。是的,人終歸一去,老毛說“要死得其所",對於活著的人,對故去的要有一份記惦。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
[81]
[82]
[83]
[84]
[8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