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北美這多元社會,什麽事都能撞上,什麽人都能見到。前不久一老外同事告訴我,他的一個朋友患艾滋病去世了,當時俺是一驚,為什麽?因為今年夏天,這同事在他家組織BBQ,俺被邀請參加,曾近距離與他朋友接觸過--握過手擁抱過。當然俺知道,艾滋病傳染方式與眾不同,所以自然也不擔心自己的身體會有什麽異樣。
記得同事說過他朋友是個同性戀,這也不奇怪,在[
閱讀全文]

每每在廚房幫領導“心不在焉”地打下手時,一拎起咱中式重重的菜刀,就讓俺想起早年出國帶這家夥的經曆。應該說那時不少人行李包裏都會掖把菜刀,“生活所迫”嘛-:),大夥想的是能省則省,鍋碗瓢勺什麽都帶,那時過海關查的也不緊,所以過關也是異常的順利。
有次將菜刀放在隨身行李包裏,然後從中國轉機至日本韓國再回北美,本來一路無恙,誰[
閱讀全文]

這兩天辦公室挺忙乎,大夥不是在工作而是在擺弄新“玩具”,它是一個可升降的計算機工作台。這家夥讓你可站著可坐著“玩碼子”“掃八卦”,俺們感到好新鮮。但是坐了這麽多年,突然站起來,嗬嗬,也不容易,需要時間慢慢適應。過往一可張桌子必配一把椅子,現在不同了,人們紛紛丟掉椅子,開始站著工作了。俺覺得這是不錯的創意,這一是讓人[
閱讀全文]

前兩星期【人民的名義】剛冒火苗時,俺就搶看了一些還寫了博客【不要動不動就以人民的名義】。這星期又老老實實地坐下來陪家人又重看了一些,這次關注的不再是這讓大夥熱鬧的反腐熱點上,而是就這部戲作為電視劇究竟如何如何......,看到現在讓俺覺得不得不說幾句。
說實話大夥應跟俺有相同的感覺,戲前3集確實抓住了人們的心,那時欲罷不能想不跟劇都難,誰知[
閱讀全文]

生活中人們常常會看不貫這個看不貫那個,愛抱怨,愛指手畫腳,臨了有勇者還願主動請纓,若這事咱來做將如何如何,如這活俺來幹將是如何如何。結果常常就是一個"說"字,站著說話不腰疼,均是妄為論斷,說者永遠沒有機會去踐行。人就是這樣,總像個沒長大的孩子,心比天高。事實上人到了近黃昏之時,才明白自己能做什麽不能做什麽,慘啊,是不是有點晚了-:[
閱讀全文]

讀了高居本周博客熱點的【老外為什麽不喜歡和中國人做鄰居】一文,還真有點感觸。
今早起來,晨光明媚,讓俺頗有點心曠神怡,於是就到後院Deck上假模假式的動動拳腳,主要是想讓“冬眠”後的身骨能靈巧一些,以迎接這蹣跚而至的春日。就在我扭著身子轉動的時候,一眼掃到了鄰居後院,居然掛了不少“萬國旗”,感情老外也有曬衣服的習慣,可仔細一[
閱讀全文]

通常周六早上一邊進餐,一邊看國內CCTV4的《中國文藝》,這是一檔不錯的向經典致敬的節目,每期都介紹一位對中國文化文藝有貢獻有影響的人物。今早介紹的是民族音樂家王洛賓(重播)。節目一開始俺先想到的就是他的名曲《在那遙遠的地方》,《達阪城的姑娘》,《半個月亮爬上來》,還有他和三毛的戀情........,俺對他本人的認識多是來自網上八卦-:)。
這些年來[
閱讀全文]
最近有幾個過了五十的同事和朋友先後遭遇“更年",各自的經曆都很奇葩。一天去上班,突然見到了消失近兩天的一位同胞,臉歪了,絕對驚豔,那天搞的俺上班的心情一落千丈,後一打聽是不知何故臉部神經發了炎。另有一位朋友,整天玩碼子,因太專注常常是坐地泡,一動不動,有一天突然起身,腰椎疼痛難忍,一查坐骨神經出現了問題。
去年聖誕節,碰到[
閱讀全文]

九十年初代來海外讀書時,世界的大格局正發生著不小的變化,我們那時剛從國門擠出來,看著與國內有如此大反差的北美生活是相當感慨,可還沒來得及體驗這花花世界,就要為學費為吃穿去忙活。不過出國前內心已做好洗碗的最壞準備,所以住的條件差點,吃的如何也不計較,因為我們都有一個期盼,讀好書,將來一定會在北美打下一片天地。
正是有了這樣的心態,[
閱讀全文]

前兩天咱寫道----咱從小被教育“家醜不可外揚。”老百姓都明白這個道道,怎麽影視明星則反著用,是不是人出點名就不按常理出牌,還是有這“不冒泡就被滅”的危機感使然。發生點情外之事或家庭婚變,一般人都會藏著掖著低調處理。可咱影視明星卻是唯恐天下不知,又是微博發布,又是網上更新,各種有露臉的機會也大講特講這破事,把家醜放到如此巨大的[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