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靠衣裳,馬靠鞍。出國後,上學工作之穿著打扮好像遠不如過往在國內講究,看周邊大夥好似差不太多,也就隨波逐流,由此一回國,常被家人上課-:)“領導”看到這方麵的報道,時不時也會“惡狠狠”地指點一下....看看同事老外穿衣講場合,該西裝則西裝,該便裝則便裝,即使隨意著裝也很有些品味。
過去無論別人或家人如何囉嗦,咱依舊我行我素。近幾[
閱讀全文]

人活在世上無論多風光,多悲慘不堪,終難逃一死,其中絕大多數人都是因病自然踏上黃泉路,剩下的就是不幸遭天災人禍牽手,在不情願的情況下早早離開人世。人們明知死就在前方,也必走一遭,卻不懼談死,往往還願意分享與其擦肩而過的經曆。
看看自己走過來的歲月,何嚐不是“九死一生”,尤其是我們這代人,經曆了中國幾十年來的風風雨雨起起伏伏,成[
閱讀全文]

前不久與同機來海外的哥們碰麵,說起當年下機後坐著大巴到學校報到途中,看到一排排房子(House)時的驚訝......那個年代國內沒超市,商用別墅就更別不提了...我們一邊倒著時差一邊看著house禁不住開始編織夢想......誰知之後的六七年,我們貸款也買了第一個房子,於是趕緊請老爸老媽來分享之中的快樂,感謝他們的養育之恩....
之後看看周邊大家前腳後腳都做了地主,[
閱讀全文]

上周末在社區搞活動,大夥早早到場幫助準備,有吃有喝,忙的不亦樂乎。咱和一哥們有把力氣,就輪流負責切切剁剁,倆人一邊胡扯一邊操刀,也算是“幹活不累“。哥們忙了一會,就把刀遞過來讓咱接著努力,看送過來的刀,咱不敢接,為啥?因為他是刀尖對著俺,儼然“行凶”之舉-:)咱隻能付之一笑,當然哥們最後將握著刀把的手轉過來,讓咱接過“[
閱讀全文]

剛剛追完【大江大河】,感慨萬分,之中故事的起伏跌宕讓咱內心久久難以平複,於是就在微信朋友圈中抒發了些感悟“一代人的愛情,文革後的他們在“大江河”展示的如此流暢,觸人心弦。截屏之畫風漸入幻境,童話般世界,質樸,真實...........一部深度展示改革初期曆史畫卷的熱劇,揭示了很多過往未觸及的點........杠杆地霸屏”。
沒想到不少一向潛水的朋[
閱讀全文]

教學相長,聽起來滿有道理,可於特定的人與人關係中,實踐起來就是另一回事,常常是彼此什麽沒學到不說,還搞得一肚子氣-:)估計此情景,大夥能猜出個八九不離十。不用說,這多見於夫妻之間,不單是有關“學”的方麵,很多常規在這種關係中蕩然無存,理性中的合理性,被感性情感俘虜,以至最後有道理都變的沒道理-:)
咱有個朋友開了個不大的餐館,哥[
閱讀全文]

“玄關”一詞在我們的成長的年月,聞所未聞,也許咱孤陋寡聞-:)這一是遇上了文化沙漠的時代,二是大部人住的都是簡易公房,讓人無法體會這奢侈的玩意,即使從四舊書中讀到,估計也無法體會。倒是九十年代,人們開始買私房或進行舊房改造裝修了,才慢慢曉得其所以然--玄關,又稱門廳,是指建築物入門處到正廳之間的一段轉折空間,在建築中具有“藏&rdqu[
閱讀全文]

回國愛去的一個地方就是書店,那裏有一種文化的氛圍,看著玲琅滿目的書籍,讓人應接不暇。北京西單圖書大廈及海澱的書城,想找的書或同類別的書應有盡有。近些年電子書網上開花,本以為去書店人不會太多,可事實上像咱一樣喜歡摸紙張書籍的人不在少數,看著書店裏捧著書本在研讀的各年齡段的人們,讓人欣慰不已。
我去書店是有目標的,一般回國前做好功課,[
閱讀全文]

今天年初五,是“破五”之日-:)
今年春節,國內的外甥帶著女朋友從北京到南方老家過大年,那是我和他媽媽文革期間生活過三年的地方,感情至深。隻是沒有搞懂過往在家鄉擦肩而過的外甥,長大至今,何來這份親情去看望遠方的老舅一家,難不成有了女朋友,人情感之回歸,或許其它什麽?不管怎麽說,有這份心亦屬難得。
他們在家鄉呆了幾天,發來了不少[
閱讀全文]

愛吃,乃你我之本性,也是人之欲望。如果連吃的胃口都沒有,要不是接近了生命的終結,就是活的百無聊賴欲望不在或精神方麵出現了問題。一日三餐是正常人天天的基本活動和需求,過去某個年代也許難以達到,現如今都不是問題,吃已經上升到如何吃好,吃的香,吃的健康,吃在一個高度之上。
說到吃,咱也是經過了些起起伏伏,不是吃不吃或愛吃不愛的問題,而是吃多[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