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兩天的寒流又創了溫度新低,星期一晚上達到-5F,據說是42年的新記錄。昨天朋友說尼亞加拉大瀑布給凍上了,在網上流傳著很多極美的圖片。這近水樓台的事怎能錯過,況且還肩負著為朋友拍美照的重任。
早上吃完飯就出發了,不遠,也就半小時車程。十幾年前剛到牛城時,去的次數較多,夏天那裏涼快,有時帶孩子們去避暑。那裏盛產小根菜,也就是WildOnion,三月份就[
閱讀全文]
前幾日寫了博客“北美住房朝向淺析”,上貼後,得到了很多網友的評論,細想想都有道理。這篇文章想簡單比較一下各種朝向的優缺點以及常見的一些情況,希望對想購房的朋友有點幫助,已經有房的,就熱愛自己的選擇吧,沒有一個房子是十全十美的,關鍵是看自己喜歡什麽,看重什麽。
就談談北方的房子吧,對南方的情況不清楚,不知是否有借鑒作用。
[
閱讀全文]
上了初中,我被分在了張老師的一班,年級一共三個班。
張老師,名:麗娟,女,北京人,當時三十多歲。雖說不是貌若天仙,但和青海當地的女老師比起來,還是很洋氣的,尤其是在冬天時總穿一雙翻毛的高腰皮靴,更顯得與眾不同,那年頭,這式樣的鞋很少見。戴副眼鏡,有時笑起來有些誇張。
當時每個班人很多,平時六十多人,最高峰時有八十多,沒地方放[
閱讀全文]

這兩天,二十年一遇的寒流襲卷了美東。前兩天下了場雨,化了些厚積的雪,溫度一降,在很多地方留下了滑滑的冰。今天,學校又關門了,孩子們都在家中幹著他們喜歡幹的事,微信裏朋友們在聊著上不上班的事,有些人歇了,但還有幾個為人民服務的好醫生在堅守著崗位。
早上起來,剛坐下來看看博客,電話響了,一個房客說從二樓往下漏水。漏水是大事,雖然不[
閱讀全文]
前幾天寫了"地主曆程(1)香港麵試",發貼後,太太說有點文不對題,因為這一段離地主還遠著呢,得改標題。既然發令了,就改為"北美曆程"吧。
九五年四月博士後出站到九六年四月出國,中間有一年的時間,因為等著出國,本不想幹什麽,沒想到這卻成了我科研生涯中最快樂的一年。
博士後出站後,把檔案放到了北京市人才交流中心,開始辦移民,也就沒[
閱讀全文]
十餘年前剛開始做房東時,戰戰兢兢,就像個剛學走路的孩子一樣,謹小慎微,生怕出什麽毗漏。在牛城的華人界,我算是最早吃螃蟹的,不管遇到什麽事,都得自己琢磨,自己搞定。不像後來在我影響下加入此行的幾個朋友,就容易多了。我這就是個Freeconsultant,有什麽問題,給我打個電話就結了,真應該管他們收點谘詢費什麽的。
那時我的手機二十四小時開機,都放在[
閱讀全文]

古人對房子的朝向是很有講究的。以前的四合院或農家小院,把坐北朝南的房間叫正房,是主人住的;東西朝向的叫廂房,是夥計住的地方,或者幹脆當儲藏室。小的這樣,大到皇宮,也是如此,你看故宮,太和殿等主殿都排列在南北軸線上,而東西向的房子,都是級別沒那麽高的。
這麽設計,是有它的道理的。中國地處北半球,太陽光由南向北射,在冬天,由於太陽較[
閱讀全文]
和兒時的同伴比起來,我還是愛學習的。現在的孩子們在娘胎裏就開始受教育,叫胎教,生出來以後各種教育接踵而至,把孩子們忙得不亦樂乎。我在想,他們以後就一定比我們有本事,過得幸福麽?
那時上學前,沒人告訴我們要學習。記得四、五歲時,我主動問媽媽怎麽數數,學一些簡單的字。那時的孩子七歲才可以上學,我過了六歲生日後,就趕上了秋季開學。當時[
閱讀全文]
不管幹什麽事,都有不順和煩心的時候,就曬曬地主的煩心事吧。
當初買投資房的時候,還算是有眼光,絕大多數出租房都集中在一個區域。這樣,有了麻煩解決起來就方便多了,跑一趟就可以把幾個問題一起搞定,而不用東跑西顛的,省了很多時間,也省了些油錢。
一半的房子租給學生,他們經常把鑰匙鎖在屋裏,所以進住的時候,就告訴他們,要有這樣的事情發[
閱讀全文]
三十歲出國,轉眼本命年就要到了,這近二十年的美好時光都留在了這片土地上,特別是這十幾年,放棄了自己的專業,轉行當起了房東。從叫法上,我還是更喜歡地主這個詞,因為我小時候非常痛恨它,要喜歡上這詞,心理上還真得有很大的轉變。
想花些筆墨記錄一下這些年發生的事和心路曆程,想了很久,就從出國前開始說吧。
九十年代初時,國內還窮,想出國[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