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裏蘭大學的咱國留學生楊舒平楊小丫頭不久前在畢業典禮上說了幾分鍾,其宗旨是表揚大學的自由環境,暢所欲言,自我意識。作為引子,前麵批評了故鄉的空氣。這下可好,頌揚別人的自由本來就有自我反襯的意思,已經是傷心利器,還膽敢把空氣質量在咱國高居N甲的昆明拿出來開涮?傷心遍網,肌血橫飛。如此多破碎的心,咋辦?真正能把整個事情擺平,不是不痛不癢[
閱讀全文]

基本要徹底劇透,如您近期要欣賞此電影,不要往下讀了。2016年的電影,BradPitt與MarionCotillard主演:這是IMDB網站上的介紹:http://www.imdb.com/title/tt3640424/所以要介紹這個片子,就是因為與李安的電影“色戒”的相向而行。“色戒”,“好人”的女特工打入“壞人”內部,和工作對象“壞人”的男人有了感覺,壞了大事兒。故事是從女主角角度展開的[
閱讀全文]

“文革小報”尋根又12篇。“昏迷”,醫學角度是某些腦神經的短路或斷路。昏迷後是什麽感覺?沒人知道,就像沒人知道“死亡”的感覺一樣。可是,“昏迷”中的人的“行為”,邊上的人能見到。這篇“小報”的文章,就是說文革中一個“昏迷”中人被邊上的人觀察到的行為。先上“小報”:取自1966年底,北京外國語學院的&[
閱讀全文]

“公知”,是咱宣部與咱宣部手下各派“護院”們的打擊對象。有事兒沒事兒的,各種仇恨被“頂層設計”的導向了“公知”。其實就是個皇權的保皇黨設計小伎倆。什麽是“公知”?“知”者,知識的擁有主體。不過,你隻是有知識,咱宣部與咱宣部手下的各派“護院”們不會去打擊你,你還算不上“公知”。隻有在這些知識[
閱讀全文]

“文革小報”尋根又11篇。有了不被監督的權力,擁有者用來換利益是必然,無例外。太祖在文革中獲得了有實無名的絕對皇權,愛怎麽玩就怎麽玩,想如何換利益就肆無忌憚的換。比如,“出版自由”這個原本是個人所有後被太祖搶走的權利,文革中被太祖臨時“出租”,玩了個“權力尋租”的經典。本老漢給你詳解。文革起,太祖在大眾傳博媒體中[
閱讀全文]
皇話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有“邏輯”在裏麵。什麽意思呢?一統:一個皇上,單一“思想”,一種“事實”,唯一“說法”。沒有“其他”選擇,就是一個皇版。唯一的版,“真實”的版,“正確”的版,“毫無疑問”的版。毫無疑問了,王和王臣們都活得開心。後來事情稍微複雜些,有[
閱讀全文]

“文革小報”尋根又十篇。此刻,“微信”上組群多種多樣,可是,下麵這些名目的“群”找不到:取自1967年夏,北京“首鋼”的“紅色工人”。比如,你想在微信上參加原“首鋼”物資處的“急戰戰鬥兵團”,或是“首鋼”試驗廠的“抓革命促生產戰鬥隊”,你一定找不到“組織”。為什麽呢?表象是,文革之後[
閱讀全文]

“文革小報”尋根又九篇。由於科學的進步,配以咱國遠古文明的慣性,咱國人口的性比例有個強勁的男多問題。通俗些的說,有個現實並潛在的光棍問題。怎麽辦?病急亂投醫,文革時曾對類似問題有過記錄在案的應對辦法,借鑒一下。上小報:取自1968年夏,徐州的“紅色火車頭”。不讓光棍問題出大妖蛾子,太祖這個“紅太陽”在徐州曾被如此的“激[
閱讀全文]
值此雞年春暖花開之際,偶得習近平習大人的夢幻之作“習近平思想”在英國問世的特大喜訊,本老漢瞬間革命豪情澎拜,開始為咱黨前程陶醉。稍微酒醒後,發現個問題。依慣例,習大人的這個裏程碑式的腦波活動總結,必然要載入“黨章”的“總綱”。在現“黨章”的“總綱”第二段,有如下黨的“行動指南”:“馬克思列寧主義、[
閱讀全文]

“文革小報”尋根又八篇。做“壞事”的人,做了什麽,比任何“旁人”都清楚。於是就相對“敏感”,別人稍微接觸到那個“壞事”的邊緣,就要衝上去反擊。比如太祖,有幾件事兒是不能跟太祖提的,“焚書坑儒”、彭德懷、欺負農民、大煉廢鐵、餓死人,後來還有林副主席。文革開始,在那之前疑似踩到太祖痛腳的人和事,都得批判[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