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arge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2011-04-29 08:51:18)


序:滿城遍地都是KATE,這位佳人終於完婚了,祝福這對幸福的璧人!俺也喜歡她,因為對俺家LD的胃口(難得啊在當今美女如雲的年代)!大喜的日子寫這麽一篇,這合適麽?
我們的辦公大樓是一幢逾百年的老屋,在山角下。每層樓的層高(ceiling)有三米。因為沒有中央係統,空調是分體式的。裏麵一套裝修好的UNIT自我們搬進去後,空調係統年年都要修理。這裏經常有R[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82歲的朱鎔基退休後少在公開場合現身,近日他滿頭銀髮但精神抖擻現身清華為該校百年校慶賀壽。他滿頭銀髮但精神抖擻。。。”終於看到一位滿頭白發的中國領導人的形象了,不過還是退休的,好象也沒有打油,稀鬆鬆的,比較順眼。他身邊那位頭發又濃又密又黑又有營養,標準的當代國家幹部發型。文中還提到了“朱鎔基還對中國現行教育製度,大學擴招,假論文[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7)
(2011-04-25 10:46:56)


偶爾也做紅燒肉,每次都是跟著感覺走,味道也五花八門,有時水多點,有時香料多些,有時加點筍幹梅幹菜,有時微鹹,有時微辣,有時還按北方的做法炒糖色。好象從沒想固定過。這次按愛廚的方子細細過了一遍,做成了有生以來最好吃的紅燒肉,口感跟東坡肉神似,但東坡肉要先炒再隔水小碗密封蒸爛,比這麻煩。“肥而不膩、酥而不碎、甜而不粘、濃而不鹹”,這[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2011-04-22 09:26:56)


這是一道家裏超過半數人愛吃的中式菜, 確切地講是東北菜, 是大家都會做的。此菜鮮香軟嫩,甘腴味美,下飯最好。記下來是為了有時不知道做什麽菜時提醒自己不要忘了它。
我的心得如下:主料:中國茄子兩條,青椒一隻,中型土豆兩隻(家裏沒大的沒了,用了幾隻baby小土豆)。
配料:一根蔥切碎,幾片薑,蒜兩瓣。油適量。      一大[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11-04-17 11:47:11)


昨天在西人店賣魚的地方看到了walleye魚的fillet,30幾塊一公斤!!不過,想想最近從MaumeeRiver釣魚的人那兒得來的資訊:釣魚高手們釣來的walleye平均每條也要價值上百元(平均10幾磅的大魚,幾年累計的均值吧),不勞而獲能嚐鮮已經不錯了。買了一塊,晚上燒了自己獨食。雖然不是活的,但沒什麽刺,魚肉非常細膩,一點兒也沒有土腥味,的確是淡水魚裏的精品!
以前在安省吃過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用橄欖油做法式薄餅Oliveoilcrepe,再加入藍莓,健康好吃。是周末早餐的一道不錯選擇。我這個方子,能做四到五張薄薄的餅,加了橄欖油後,口感特別柔軟。
原料:1個雞蛋,1杯cup牛奶,3大匙(tablespoon)橄欖油(oliveoil),2大匙糖,1小匙(teaspoon)檸檬絲或orangezest(optional),2/3杯麵粉,1/2杯新鮮或冰凍藍莓(blueberries)。
做法:1。將雞蛋打入一大碗內打散,再加入牛奶、糖、橄欖[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在北美吃意麵好象和在意大利吃還很不一樣,意大利本土隨意一種的味道都是好好吃啊(想起來真回味無窮)!就象晏子說的“桔生淮南則為桔,生於淮北則為枳”,北美的大多數中餐和國內的也恐怕如同“枳”和“桔”的關係吧。但娃們愛死吃意麵,就象我們的中國胃離不開大米和青菜一樣。所以,即便是北美山寨版的意麵也一樣難以抗拒。意麵也有很多種,講究在sauce[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每次嚐試新菜式,開始總是豪情萬丈,但往往以灰溜溜的結局草草收兵。個中原因,家醜不可外揚,說穿了終歸對自己(有人舉報偷工減料,不喜照章辦事)的名聲不利,隻能死要麵子,打死也不說。
今天匯報的一蠔兩吃,雖然又是山寨產品,也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的。其實夢想的是沒出籠就夭折的第三吃,台灣著名小吃--蚵仔煎!前麵兩個才是副產品。為了這個蚵仔[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11-04-01 08:46:03)


這是上周的補記。昨晚做完天使蛋糕,今天再接再厲,將剩下的蛋黃先消滅一半。http://www.food.com/recipe/egg-yolk-cookies-63803原料:1。1杯黃油(butter)   2。1杯半糖(我用一杯,甜度正好)   3。6隻蛋黃   4。2杯半麵粉   5。1茶匙小蘇打粉(bakingsoda)   6。1茶匙creamoftartar(白醋也行)   7。半茶匙檸檬香精(我沒有,沒加)   8。半茶匙橙味香精   做法[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都快12年了(別提它了!),在台灣經曆的那次大地震的印象幾近模糊,遙遠。最近日本的地震,海嘯,特別是核泄露事件令日本人民雪上加霜。近些天裏,忍不住常往日壇看看,但實在令人失望透頂,總有些人藉此機會大肆攻擊生活在那裏的同胞,冷嘲熱諷,幸災樂禍,令人惡心之至。回憶當年的感受,特理解在日的同胞們,感同身受。生死攸關的時候,每個人都有自我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
[36]
[37]
[38]
[39]
[4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