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輕地揮一揮手

居美國華盛頓, 就職政府部門, 花甲年歲, 天天等下班, 月月等薪水, 年年等退休.
個人資料
華府采菊人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博文
美國的兩顆核彈,當然是有政治和軍事的目的,無論政治或軍事,首要目標就是想盡快逼日本投降!!把這個目的”陰謀化“,無疑等同於希望延續日本軍國主義的壽命! 隻要日本軍國主義統治者多活一天,中國被占領地區的人民就要多受一天煎熬,隻有什麽人才會有這種祈望!? 幾十年後的細分析,可以判斷美國確實希望在蘇軍大規模進攻東北尚未成功之前,迫[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那是1983年春節後,大學畢業後第一次到北京出差,路過前門,見一些身穿軍大衣頭戴剪絨貨狗皮軍帽的同齡人,手拿著好煙和一些北京市汽車票,見有外地來京出差模樣的人,就吆喝:”嗨,抽好煙咧,共產黨請客“! 這些”三十郎當“的老小夥兒,一看就知道是些回城的知青,戴狗屁帽子的,應該就是些從黑龍江回京的,幹這活兒,擺明了就是還沒有工作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3-09-03 08:59:35)
有好事者編了用蘇北話調侃小熱昏的唱段: 小瘌子的媽媽 吃南瓜呀 沒得筷子用手抓 嗚啊嗚哩哐呀,要吃梨膏糖啊 ---轉載者 小熱昏是廣泛流行於江浙滬一帶的曲藝形式,又名“小鑼書”,俗稱“賣梨膏糖的”,是一種馬路說唱藝術,始於清光緒年間。 原為一種藝人用銅鑼伴奏,以唱新聞、宣傳商品廣告的方法,推銷自己熬製的梨膏糖的一種說唱形[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那時的社會具體實際,人人還是想方設法奔著去捧鐵飯碗,全民的最好,大集體的其次,知青回城作為政策性的緣故,機會一定比二勞人員多。 但是,二勞人員也要吃飯呀,自謀出路成了很重要的了。 城裏的出路,靠自謀的話,無非就是手藝人或做小買賣,做手藝就得有手藝,做小買賣的門坎就低得多,提個小籃在電影院門口賣瓜子兒,毫無技術活經驗可談,啟動資金又[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上海的一般居民(十歲以上),一個月25斤,本人那時乃一個半大小子,沒有什麽油水,二十五斤哪兒會夠呀,還是經常感到餓得慌,倒沒想到世界上還有三分之二咋的咋的,自己肚子餓管得了別人嗎? 不過,小孩子也會騙人,那時被人騙得習慣成自然,寫起作文來,還是一個套套(此套非彼套):“生活在毛澤東時代的兒童是幸福的”,然後套話堆上去,騙個好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在上海“地下”也好,在江西等地和後來的延安初期“地上”也罷,到底自己能不能活下去都沒有把握,共產黨人再共產黨,也是人,也是父母,也希望子女能夠過上穩定的生活,所以一有機會就把孩子送到蘇聯去,怎麽地孩子在蘇聯至少能夠太平地活下去!!這才是他們把子女送蘇聯的初衷,也是完全無可厚非的。至於孩子想學什麽,將來幹什麽,管不了了。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改過去,改過來,再改一改,每次肯定符合”當時“的情理和邏輯,但此一時彼一時,造成情理邏輯的不同解釋,不把人搞暈,誓不罷休!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也許有人說勝利者的話就是真理,NO!勝利者自己說話也會變來變去,前麵說過的,不許別人說,過些年,自己也把這些話當地攤貨。 失敗者,勞改農場去了,隻能說吃飯勞動上茅房這些話,是高檔文學還是造謠都沒意思了,連地攤貨的資格都被剝奪了。 沒去勞改的失敗者,為吃一口飯,要他咋說就咋說,雞蛋會不會是方的呢?當然是方的,不但是方的,而且還是樹上結[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沒人統計過,感覺CUNY特別多,尤其是CCNY。 之所以到紐約讀書,最重要的原因是好打工,真正擔保人給錢讀書的極少,生活費學費都得靠自己雙手打工,而主要的打工戰場就是中餐館。 如今的人一說起打工,眼一歪嘴一撇,“餐館涮(發音:shua)盤子呀”! 不知是真不知道,還是跟著裝不曉得。 有沒有再中餐館後廚洗碗的留學生呢?有,不過,而且僅是在剛剛[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3-08-21 09:31:39)
其實抗戰尚未結束,國共雙方都在摩拳擦掌,抗戰期間,國軍背了個“政府”的牌子,隻好正麵對付鬼子,老共沒有這個負擔,就可以“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跑”。 這就不能不佩服老毛的謀略了,勝利了,作為政府軍,國軍得到處“收複失地”呀,軍力就四處分散了;老共呢,你可以接管我不也是你的部下八路軍新四軍嗎?你接收得,我也就一樣能接收[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
[6]
[7]
[8]
[9]
[1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