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博文
蔣介石製造台獨和藏獨的來龍去脈現在我們評價說蔣介石賣國不盡然客觀,但蔣介石是一個無私、純粹的愛國者嗎?在個人私欲和國家民族利益出現矛盾時,他會選擇哪一者?在二者沒有矛盾時,蔣介石會愛國,如果二者衝突,蔣介石是把個人私欲淩駕於國家民族利益之上的。抗日戰爭時期,蔣介石為了剿共一己私利,不顧民族危亡,消極抗日的事實,大家早已熟知。再來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總設計師鄧小平論改革開放成敗標準
在80年代的一次中央理論務虛會上,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同誌有一個很好的講話。從這個講話中,我們可以看出,改革開放是拯救中國的唯一途徑。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中國的今天,沒有改革開放,當然也就沒有中國的明天。當然,這個講話又成為我們觀察改革開放得失與成敗的理論依據。這篇文章也充分反映了鄧小平理論[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10-09-25 15:34:22)

 
重溫鄧小平理論  
 
 
 
一,   關於毛澤東及毛澤東思想  
 
(樓主按:鄧小平最大功績,就是全麵評價了毛澤東,維持了中國的政治穩定。)  
   
“對毛澤東同誌的評價,對毛澤東思想的闡述,不是僅僅涉及毛澤東個人的問題,這同我們黨、我們國家的整個曆史是分不開的。”“這不隻是個理論問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在大規模的戰爭中,俘虜敵人,或作了敵人的俘虜,這等事在一個軍人來說,其普通與平常的程度,有過於戰爭的勝敗。西方國家的軍人們,在戰鬥中若認為自己已經盡責而瀕力竭之際,被敵人所俘獲,於許多實際的例證中所見,他們往往是稱之為:「光榮的作了俘虜。」或直截了當的稱之為:「光榮的投了降!」
   中國軍人由於所受的精神灌輸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0-09-18 18:20:23)

“毛粉”、“蔣粉”都來看看
今天讀完了《開國第一戰》。雙石著。中央黨史出版社出版。
[轉自鐵血社區http://bbs.tiexue.net/]
隻要是人,如果能夠認真讀完本帖,相信對毛澤東、蔣介石、抗美援朝戰爭都會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本帖不是我小老百姓的原創,老夫隻是把《開國第一戰》1346頁順數第五行——1363頁一字不漏地摘錄下來。
老夫認為作者雙石對毛澤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人世間,偶然性的事情是經常發生的。
    1988年7月29日晚,我去蘭州參加一次學術會議,乘272次直達快車由吉林去北京,就遇到了這樣一件老同學邂逅的巧事。
    那天,我買的車票是軟包2號車廂5號下鋪。我上車後,剛放下提箱,脫下外衣,打開風扇,等待開車。不一會兒,列車員引進了一個中年男子和他的稍為年輕些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人世間,偶然性的事情是經常發生的。
    1988年7月29日晚,我去蘭州參加一次學術會議,乘272次直達快車由吉林去北京,就遇到了這樣一件老同學邂逅的巧事。
    那天,我買的車票是軟包2號車廂5號下鋪。我上車後,剛放下提箱,脫下外衣,打開風扇,等待開車。不一會兒,列車員引進了一個中年男子和他的稍為年輕些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5月9日是蘇聯衛國戰爭勝利60周年,此前,27名中國人被普京總統授予“衛國戰爭勝利60周年”紀念章。提起受獎者們的父輩,皆為中國近現代革命史上叱吒風雲的人物。在當時特殊的曆史背景下,正當青春的受獎者們被送往蘇聯學習。然而德國突襲蘇聯使他們所處的環境從後方變成前線,他們無一例外卷入歐戰。時隔60年,本報記者試圖還原這段鮮為人知的曆史。受訪者則代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本文摘自:《南方周末》網站,作者:林念生,原題:《親曆:70年代中國留美學生中的保釣運動》
上世紀50年代的台灣,生活條件很差,白色恐怖氣氛壓抑整個社會。有些思想的年輕人都想往外跑,去美國當然是首選。我的兩個哥哥都到了美國。1971年,我也到了美國。同之前的中國留學生相比,那個年代從台灣去的留學生較少救國救民的理想,也少有打算學成後返台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一、蔣介石的“抗日”語錄  
  1。炮不如人,教育訓練不如人,機器不如人,工廠不如人,拿什麽和日本打仗呢?若抵抗日本,頂多三天就亡國了。(1931年9月)  
  2。政府現在既已此案訴之於國聯行政會,以待公理之解決,故以嚴格命令全國軍隊,對日避免衝突,對於國民亦一致告誡,務必維持嚴肅鎮靜之態度。——國民政府《告全國民眾書》(1931年9月[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16]
[17]
[18]
[19]
[2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