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如此說

圓圓笨笨,所以說話原原本本 :)
博文
跟讀陳郢客新作係列之“一個牛人是怎麽練成的”,春華社討論。
http://www.ccthere.com/thread/2465626
上麵的鏈接(請把網址裏麵的空格去掉)是陳郢客的新作係列《黃鶴知何去,剩有遊人處》,從毛的早年求索講起。有照片和史料,很棒。
阿原引述兩段,建議春華社討論。因為這兩段給她增加了她對毛的新的理解,很為由此引發的思考而興奮。
“人現處於不大同時代[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此文獻給一葉香茗網友,因為看了她的“看《斯巴達三百勇士》的隨想”,我記起那個晴朗的夏日以及參觀這個紀念場帶給我的思考。希望能比較準確地表達一下我所看到的故事的另一麵。(toldfromtheotherside)
叫它紀念場,是硬譯,因為實在是一塊場地上,有群雕像還有黑色的大理石石刻的。
先感受一下氣氛:

維基百科介紹說:群雕裏有19個人像,不鏽鋼材料做[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在哲學的範疇裏,理性通常被定義為一種人所具有的探索真理的能力”。藏匿大陸網友說。
爭論是好事。俺一向以為如此,即使是摸象的幾個盲目人之間的爭論,如果不執著於各自掌握的“局部真理”的話。
所以沒忍住再參與一次:這爭論是圍繞胡適的,俺有份。真的就這一次了哈,回複跟帖不算_:$
既是說哲學,俺不敢掉書袋,隻是古狗和維基百科水平,知識普[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摘記者按:陳郢客妹妹發給阿原,說:涉及經濟,請一閱並指正。
阿原大略讀過,隻是喜愛。很慚愧地無能力“指正”。
摘一段與走廊文化君子共享,盼有高人教我如何指正一二,也好完成陳妹妹交給俺的任務_:$
先行謝過!
摘錄原文如下:
至於“對外反抗國際帝國主義”,胡適更有奇談悍論。他在《國際的中國》(見於1922年10月《努力周報》)一文中指摘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近來譯著泰戈爾的宗教獻詩集《吉檀迦利》,發覺印度人對神的感受與西方人大不
相同。這位印度詩聖的歌吟表現的是一種人神間平等的友情。在這個境界裏,人對
神依然是「信」的,但沒有把神看成存在的基礎。他們也認為神是高於人的存在,
但本身還是存在之一。在存在感受這點上人神達到了最終的和諧。於是人對神的仰
望也表現為親昵的敬愛,與基督教[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9-05-25 18:17:35)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攜來百侶曾遊,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仁者愛山,智者愛水來源:出喝酒於09-04-2313:33:03
中國有句古話叫“仁者愛山,智者愛水”,深以為然。一般仁慈的人都很謙卑,看得到自己的局限性,因此追求一個更大的智慧的存在,所以有了宗教和哲學。反應在現實生活中,他們喜歡上下求索,尋仙問道,一般到山裏去修行,最常去的是廬山——你倘若以為廬山上那些白霧是雲彩或者雨絲,那就大錯特錯了,那些其實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9-03-08 19:37:10)
時間
空間
心情
太多的選擇,和組合
許多的我們
各自隨遇地,
做了些決定。
於是
錯過,是常態
遇見才是偶然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看到“女人話中話”網友貼的介紹《愛你就像愛生命》,對李銀河的訪談。有些感慨。轉貼在此。
王小波,李銀河:第一次見麵就問“你看我怎麽樣”,把情書寫在五線譜上,孩子氣似的問候語“你好哇,李銀河”,“我會不愛你嗎?不愛你?不會。愛你就像愛生命。”……王小波給李銀河的浪漫騎士般的愛,像花似的慢慢綻放,絢麗無比。本書收集了王小波與李銀河從1977年[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9-02-26 02:39:17)
今兒同事又是朋友的Trish在過道兒敲俺的門,進來後興奮不已,清瘦的臉上熠熠生輝,俺知道她必是有好消息分享。
Trish:“你猜怎的?我那8歲的外孫問我宇宙為什麽是無限的!”
阿原(表情豐富地):“Wow~~!”
心裏嘀咕,她老人家不知道俺已經戒了半吊子清談這癖好。
Trish(還是像小學生匯報功課似的表情,明顯得意但又及其認真):“我先說,‘我一時答不上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5)
[1]
[2]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