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如此說

圓圓笨笨,所以說話原原本本 :)
正文

參觀韓戰老兵紀念場 (Korean War Veterans Memorial)

(2009-09-01 19:00:45) 下一個
此文獻給一葉香茗網友,因為看了她的 “看《斯巴達三百勇士》的隨想”,我記起那個晴朗的夏日以及參觀這個紀念場帶給我的思考。希望能比較準確地表達一下我所看到的故事的另一麵。 (told from the other side)
叫它紀念場,是硬譯,因為實在是一塊場地上,有群雕像 還有黑色的大理石石刻的。
先感受一下氣氛:
  
維基百科介紹說:群雕裏有19個人像,不鏽鋼材料做的。 The figures represent a squad on patrol, drawn from each branch of the armed forces; fifteen of the figures are from the U.S. Army, two are from the Marine Corps, one is a Navy Corpsman, and one is an Air Force Forward Air Observer. 這組群雕代表參戰的150萬軍人。
再看個更具體的局部:



一進去,看到他們,撲麵而來的感覺就是:他們是猶疑的恐懼的,有的還似乎麵帶病容,總之不精神。這跟我想像中的戰爭紀念圖像有些不符。戰爭總是殘酷的,但這些人這個狀態仿佛就是無奈地去送死啊!
當然,這隻是我的感覺,感覺而已。但是藝術作品不就是喚起人的感覺到麽?

然後,走過一麵黑色大理石牆,




據說是真實的照片處理上去的,效果奇特,影影綽綽,很近地走在旁邊能仿佛感到鬼氣森森。。。對不起,又是主觀感覺--俺欣賞藝術呢。天生敏感,沒辦法。
接著看到刻在石頭上的韓戰傷亡統計數字:
  • Dead — United States: 54,246,[3] United Nations: 628,833
  • Wounded — United States: 103,284, United Nations: 1,064,453.
  • Captured — United States: 7,140, United Nations: 92,970.
  • Missing — United States: 8,177,[4] United Nations: 470,267.
    看的時候,想起人家說的中國方麵的傷亡,具體數字記不清了,如果比較一下會有些意思。
    剛剛百度了一下,找到的答案是這樣的:
    中國方麵:官方數據,整個抗美援朝的兩年時間,一共有14萬中國誌願軍命喪黃泉,其中臨陣戰死11萬4千,重傷而死2萬1千,病死1萬3千,而實際的傷亡數字還沒有解密,國際上有數據說中國還包括非戰鬥運輸隊死亡13萬人(主要是後勤線被美軍飛機飽和轟炸,民夫的傷亡),因此總計死亡27萬人。依舊是保守估計。。。

    見仁見智,不想多評論了。但是那種指責年輕的中國政權視生命如無物,去異國多管閑事的說法,我覺得是偏頗的。其中道理在一葉香茗網友的貼子裏說過的,我很同意。聯合國軍這樣的規模開赴東亞,應該不隻是為解李承晚之急的。
    在故事的這一麵,他們說是在為自由而戰。“Freedom is not free” 也在黑色的大理石上莊嚴銘刻著。中國政權,在他們的解讀裏,是自由的敵人。就像如今的美國也列出幾個所謂邪惡國家嘛。一般地說,由人類認知方式決定的,意識形態的不同,社會製度的不同,所信仰宗教的不同等等都可能是“邪惡”的。黨同伐異,似乎是人類社會無法最終克服的天性,meme驅動著我們去為了它們廝殺。

    當我最後看到那塊解說性質的石碑的時候,一切豁然開朗:上麵說,我們所紀念的這些男女,“answered the call to defend a country they never knew and a people they never met...”
    我明白了:自己看這些作品時候那種感覺可能正是作者希望喚起的。他們就是普通的人們,為了自由大義赴死,去保衛一個他們從不了解到國家和一個他們未曾見過的人們。
    悲情,大義,是這個紀念場的主題。

    注:照片和數字來自網上。

    與跟貼網友討論: 
     戰爭總是殘酷的,但是 -魯冰花- ♀ 給 魯冰花 發送悄悄話 魯冰花 的個人博客首頁 魯冰花 的個人群組 (99 bytes) (17 reads) 9/1/09 
    為避免更大規模的殘酷犧牲還是值得的。
    一葉香茗姑娘深明大義,寫的很好。
    不過看這些心情很沉重...
    冰花姐姐好!您飛揚的青春是與國防綠連接在一起的 :)
    來源: 原來如此說09-09-01 23:17:43
    您講解的是以戰爭保衛和平,俺懂了。
    其實,要說減少人命傷亡,不打最好。兩三年前我還是認為和平和人的生命最重要如同終極目標。如今我理解為尊嚴和為國家存亡而戰。 這是一葉香茗網友表達的主題。
    想到兩個極端,不為抬杠哈。
    一是當年汪兆銘發的通電:“抗戰年餘,創巨痛深,倘猶能以合於正義之和平而結束戰事,則國家之生存獨立可保,即抗戰之目的已達。” “奠定兩國永久和平之基礎,此為吾人對於東亞幸福應有之努力”。 記得看過哪裏說他還論述過“創巨痛深”的內容,包括軍人和平民的傷亡,文物古跡的破壞,如此下去,以卵擊石。。。
    好像以前看過文學城達人說汪是忍辱負重的民族英雄。:P

    另一是喬治巴頓的戰鬥動員報告:
    “戰爭並不像那些從未打過仗的人所想象的那麽可怕。作家們誇誇其談,說什麽會思念你們的母親,情人和妻子。這些作家們既沒有聽到過一聲敵人的槍聲,也從未耽誤過一頓飯,他們不是按照戰爭的本來麵目來描寫戰爭,而是按他們的想象來描寫。戰爭是人類所能參加的最壯觀的競賽,戰爭會造就英雄豪傑,會蕩滌一切汙泥濁水。所有人都害怕戰爭。然而,懦夫隻是那些讓自己的恐懼戰勝了責任感的人,責任感是大丈夫氣概的精華。”
    您看,他們老美也很會做戰鬥動員啊 :)

    中國出兵朝鮮還有更深一層含義,履行國際主義義務 -Glider- ♂ 給 Glider 發送悄悄話 Glider 的個人博客首頁 Glider 的個人群組 (376 bytes) 
    中國出兵朝鮮還有更深一層含義,履行國際主義義務,保衛社會主義陣營。這跟聯合國軍出兵保衛他們的自由是對應的。
    誌願軍同樣也是“answered the call to defend a country they never knew and a people they never met...”
    嚴格的說,中國,美國都不能算是韓戰的真正的贏家。最大的贏家是北韓,老金家當政都快到第三代了。第二個贏家是蘇聯,借中國的幾十萬誌願軍的血,教訓了一下美國。
     
    • 飛機兄弟好!“保家衛國”的意義更強些吧。兩大陣營,其實是 -原來如此說- ♀ 給 原來如此說 發送悄悄話 原來如此說 的個人博客首頁 (634 bytes) (0 reads) 9/2/09 
    我文中提到的在meme驅動下為了“主義”的搏殺一典型例子。這麽看就抽象了,我現在盡量避免抽象著說話 :)為了感謝你的支持,就破例一回啦 :)

    A meme (pronounced /712;mi720;m/, rhyming with "cream"[1]) is a postulated unit or element of cultural ideas, symbols or practices, and is transmitted from one mind to another through speech, gestures, rituals, or other imitable phenomena. They are the cultural analogues to genes, in that they self-replicate and respond to selective pressures. (編輯取材自維基)
    在謎姆的戰場上,we are all robots,blindly programed to fight for them (BFZT自Richard Dawkins)所以沒有哪個robot是贏家。
  •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河裏的石頭1 回複 悄悄話 為自由而戰。 有點腦子的都知道那是為了美國的戰略利益, 還綁架了很多什麽好處也沒撈到的國家, 打著聯合國的名義, 讓他們出錢出人。
    無忌哥哥 回複 悄悄話 “answered the call to defend a country they never knew and a people they never met...”
    對雙方那些年輕的士兵來說都是如此。黨同伐異本來就是人類社會無法最終克服的天性,輸家贏家都有各自的道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