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農業人口占大多數的國度裏,解決農民的生活曆朝曆代都是統治者頭疼的事。因而也就想出了各種各樣的辦法,古代有變法,現代有人民公社、包產到戶、興辦鄉鎮企業等等,然而變來變去也沒發現最佳方案,農村問題一直糾纏著各級官僚。近些年來在貧瘠的土地上鳳毛麟角地出了幾個致富典型,也讓人感到一絲的擔憂。
十年前,天津的大邱莊可謂是中國農村的首富[
閱讀全文]
民國年間,南京人有一句口頭禪叫:“穿看婊子吃看官”,以前不理解這句話的意思,近看一些清末民國年間的服飾資料,對“穿看婊子”有了一知半解,但不知對否,現寫出來,以請教對服飾和婊子有造詣的方家。
鴉片戰爭以前的中國,婦女的衣服款式是相對固定的。滿人以蔽足旗袍外套馬甲為主,漢人以右襟襖衫、上裳下褲或上裳下裙為主。鴉片戰爭以後,上海等[
閱讀全文]
網載,某地前幾天中午,一群農民工在街道邊赤膊吃飯,幾個城管隊員以“有礙市容”為由前來處置,於是雙方發生爭執,相互毆打,互有傷。事後在現場,發現“鋼管一枚”。有旁觀者說是城管從車上拿下的,可一位並不在現場的城管幹部矢口否認:“最近我們剛進行文明執法的學習,是不允許帶鋼管的——-”。
在路邊吃飯本已不雅,何況是赤膊,定是“有礙市容[
閱讀全文]
貴州省習水縣六名國家公職人員“嫖宿”幼女事件在全國引起軒然大波。有人義憤填膺,有人冷嘲熱諷,有人搖頭歎息,有人麻木笑談,有人粗口罵娘,更有人恨不千刀萬剮而後快。筆者開始於網上看到所謂“嫖宿幼女”這一說法感覺總是有點怪怪的,蹙眉看完整件事情的報道,也是既憤且歎,久久難平,及至撇開人民公仆、人民教師、司法局大院等等光輝名詞與這件肮髒的[
閱讀全文]
懂點曆史的人都知道,人類在馴化動物的同時也被自己創造的社會所馴化,於是人變的道貌岸然起來。而在城市居住久了,卻發現城裏的男人卻被女人馴化得不得了了,也就是說,城裏的男人已沒有了桀驁不馴的野性,變成了雌性化細心乖巧的“模範丈夫”。更值得關注的是這一趨勢大有蔓延之勢,從輩份上說不分中年青年,從地域上說不分天南地北。據說被女人馴化了的中[
閱讀全文]
從上海到合肥我喜歡坐火車,一是寬敞舒適,二是快速便宜,更有意思的是,車上就是一個縮小了的社會,你能看到、聽到許多有趣的事。有些事還真能讓人深省,感歎人間的世態炎涼。兩天前,在上海到合肥的列車上,就看到兩個十分有趣的女人。
車剛開動,坐在我對麵的一個二十來歲的女子拿出手機給別人打電話,一會兒是訂航空機票:“你給我再確定一下好嗎?我要[
閱讀全文]
這些日子人們議論最多的要數什麽普世價值了,可議論來議論去也議不出個所以然來,那些東西仿佛離我們太遠,除了少數人熱衷以外,大多數的國人都提不起精神。咱到覺得,真正的普世價值還是對美的看法,特別是對女人愛美的態度上。因為“半邊天”們成天喊著要美,也想盡了個種辦法實踐美的理想,如此的狂熱真到了“赴湯蹈火”的地步了,世上各種各樣的瘦身良方[
閱讀全文]

唐代詩人崔護詩不多,但其〈題都城南莊〉一詩卻家喻戶曉:"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麵桃花相映紅。人麵不知何處在,桃花依舊笑春風。"詩中"人麵桃花"一句早已成為經典,時至今日仍為詮釋"景物依舊,人事全非"之意的最佳名句。這首詩活脫脫便是一個好聽的故事。《太平廣記》中曾記載道,崔護尚未考上進士之前,清明時節獨遊長安城南,見一座桃花盛開的農莊。隻見此處[
閱讀全文]

[七絕空穀幽蘭]
蘭生空穀挺幽芳,
荒野深山傳清香。甘當寂寞忍淒雨,
茗韻高潔喚吉祥。[
閱讀全文]

〈七律明妃村〉
【唐】杜 甫
群山萬壑赴荊門,
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連朔漠,
獨留青塚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麵,
環佩空歸月夜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
分明怨恨曲中論。
杜 甫--〈明妃村〉
故園東望路漫漫啊!這一路走不完的黃沙蔽天、蔽天黃沙,氈車百輛迤迤邐邐,風,刺骨的寒,大漠的天,原來是這等深沉的顏色,三[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