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湘夜雨

我想知道,在一個中國留學生眼中,實現美好的思念是怎樣一個夢.....
個人資料
正文

穿看婊子吃看官

(2009-08-01 02:42:54) 下一個
         民國年間,南京人有一句口頭禪叫:“穿看婊子吃看官”,以前不理解這句話的意思,近看一些清末民國年間的服飾資料,對“穿看婊子”有了一知半解,但不知對否,現寫出來,以請教對服飾和婊子有造詣的方家。
  鴉片戰爭以前的中國,婦女的衣服款式是相對固定的。滿人以蔽足旗袍外套馬甲為主,漢人以右襟襖衫、上裳下褲或上裳下裙為主。鴉片戰爭以後,上海等地開埠,尤其是租界的設立,使西方衣服款式漸入中華。最先將中西服裝式樣融合在一道加以改良的,是上海灘的青樓女子。中西合璧的形成是漸進式的,所以款式不斷翻新,形成一波又一波的服裝時尚,從上海向南京、北京、廣州等城市及全國各地傳遞。妓女的職業是推銷自我,所以服裝的演變是沿著展現女性魅力這根主軸的。比如,把原來裙子中的許多皺褶和滾邊去除,剔除了保守的拒人千裏之外的含義,把原來肥大的袖子和身腰縮小,形成凸顯線條而性感的特點。
  妓女改良的服裝對後世影響最大的當屬旗袍。旗袍者,顧名思義,旗人之袍也。原來的旗袍肥大,寬袖,平領。這樣的袍子一穿,再好的身段也給埋沒了。於是逐步改為小袖,緊肩,束腰,高領。改的最絕的是大腿兩側的叉口,叉口一開,兩條長腿或隱或現,真是撲朔迷離、風情萬種。猶如文章高手的含蓄和暗示,又如蘇州園林的曲徑通幽。一件合身的旗袍凸顯妙齡女子渾圓的雙肩、豐滿的胸脯、細細的蜂腰、碩美的臀部、還有修長的大腿。試想一下,霓虹燈下,麵對如此美人,能不心動乎!現在的旗袍大多是平領或低領,這實在是一個缺憾。正宗的旗袍是高領的,是從西洋服飾借鑒而來的,叫“朝天馬蹄袖”。高領才能更好地顯出女人的頸部和肩部之美,也保證了穿的人胸部突起,頭部昂起,同時也與服裝整體協調。
  前幾年,國際巨星鞏俐小姐擔任什麽國際電影節的評委主席,在開幕式上穿的就是旗袍,引得外國記者嘖嘖稱讚,說什麽“表現了東方含蓄之美和深厚的文化底蘊”。現在在電視上,每每看到一些重大場合上的禮儀小姐,不管是矜持地引路的,還是莊重地托盤的,穿的都是旗袍,大有旗袍漸成國服的行情。殊不知,這是100多年前上海灘窯姐的工作服。如果觀者和穿者知道這個底細,真不知作和感想!
  現在有些女子好穿男裝,嫵媚之中平添幾分英俊和瀟灑。其實,穿男裝的始作俑者也是上海灘的婊子。在清朝中期及以前,男女服裝的界限是很分明的,男人穿女人服裝叫晦氣,女人穿男人服裝叫僭越。打破這個傳統的、第一個吃螃蟹的是清末上海名妓賽月姑娘。這裏有個傳說,賽月看中了一位嫖客的狐裘大衣和貂皮帽子,那位嫖客說:“隻要你穿出去在街上走半天,我就把它們送給你”。賽月真的穿出去了,不但沒有人笑話,而且還引來陣陣喝彩。賽月自此以後,就是春秋夏季也常常身著男裝,手搖團扇,一派富家公子的模樣。一時間,多少妓女爭相效仿。據說,鑒湖女俠秋瑾和女權活動家張竹君就是在上海妓女的啟發下,外出時,常常頭戴獵帽身著西服一身男裝。民國後期的孔大小姐孔令侃也愛著男裝,與胡宗南相親時竟然也是男裝,氣得胡大將軍拔腿就跑。如果你留意民國年間的女學生裝,就會發現其中有不少男性化的成分。
  有人說,新中國成立後,因為沒有了婊子,所以婦女的服裝一直沒有什麽起色,基本上是藍卡嘰布做的女式中山衣褲。但我不同意這個觀點,現在依然沒有婊子,為什麽衣服的款式日新月異呢?顯然,雖然沒有了婊子,但依然有人在引領著中國女性服裝的潮流,隻不過我們學識淺陋,不知道而已,也就是說,有一批人在悄悄地做著過去婊子們做的事。
  至於那句口頭禪的後半句“吃看官”,我就一無所知了。是當官的吃相好,值得老百姓模仿?還是老百姓吃什麽靠當官的賞賜?抑或是當官的在領導著美食界的潮流?就不得而知了。其實,這個問題已經不重要了,就像現在沒有婊子一樣,也沒有官了。現在有的隻是為人民服務的公仆,所謂“隻見公仆不見官”是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