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盛友文集

創業,閱讀,思考,寫作
個人資料
謝盛友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博文
(2008-01-05 09:08:21)
作者:謝盛友
德語的“墓園”(Friedhof),若拆開來解釋,即“和平之鄉”的意思。我在德國多年,看過
無數個墓園,心裏的直接感覺是,人“死在德國”,應該是一種至高無上的享受。在德國,
不但住宅區規劃得很整齊、完善,即使墓園,也並非安排在荒山僻野,就在市區內或水邊或
丘緣,往往一牆之隔,牆外車水馬龍熙熙攘攘,牆內則綠草如茵,花木扶疏,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8-01-05 09:06:36)
作者:謝盛友我托著疲憊的身軀,騎著那輛破爛的自行車,從剛剛下班的中國餐館來到這條
號稱“小威尼斯”的小河。月,是多麽的圓美;夜,是多麽的寂靜。此時此刻,整
個“小威尼斯”城都睡著了,隻有我一個人孤孤單單地坐在小河旁。
我坐在河邊的石頭上,靜靜地望著天空上的明月。今夜,月亮屬於我一個人。我
獨自在河邊盡情地欣賞月色。在這萬籟俱寂[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8-01-05 09:04:45)
作者:謝盛友在德國留學畢業後,有人問我,回國還是留在德國。我當時告訴朋友,回國也好留在德
國也好,簡單概括就是:文化換環境。在歐洲生活環境好些,但是缺少中國文化。在中國,
你的成就將被認可,在歐洲,你認為了不起的東西,歐洲人可能覺得不咋的。現在看來,困
惑旅歐華人的不是親情,也不是文化氛圍,可能是一種莫名其妙的失落感。
十年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2008-01-05 09:03:05)

作者:謝盛友我家鄉的那口井,已經不在了。現在,我村裏的人比過去自由了,也多了一些生之路,生活富裕了,幾乎每家每戶都在自己的家門前打了一口手壓機械井,村裏的人再也用不著提著水桶到南邊或北邊的水井去打水了。村裏南邊那口水井,連同它周圍的一切,都被鏟平,在那塊地方蓋起了一棟又一棟的樓房。然而,家鄉南邊的那口井,在我的人生旅途中留下了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8-01-05 08:51:00)
作者:謝盛友
親愛的兒子:根據美國2008年1月4日的報道,為了讓更多有誌學子可以進入心目中理想大學就讀,包括長春藤學校最受矚目的學府哈佛大學、精英學府杜克大學等都在2008年推出一係列的教育補助計劃。哈佛大學近日表示對於家庭年收入不足18萬美元的學生,其學費將降到年收入的10%以下。家庭年收入為12萬的學生每年隻交1萬2000美元。對於家庭年收入為6萬以下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08-01-05 08:47:09)
作者:謝盛友在為“契約”內容備課時,妻子進來問我今天的鈣片吃了沒有。服用了鈣片後,
看一看、讀一讀那密密麻麻的金屬鈣說明書,突然間來靈感,所以寫了這篇文
章。
鈣在人體內無所不在,其中大多數鈣以骨鹽形式存在於骨骼裏。骨骼中鈣的含量
約占人體總鈣量的99%,僅有1%左右分布於各種軟組織中。
如果把人體換成社會整體,說實在,鈣正象契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8-01-05 08:43:07)
作者:謝盛友2008北京奧運: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OneWorld,OneDream)。2008的北京連接著整個
世界,連接著全世界所有的人。
2008中國兩岸:同一個中國同一個夢想(OneChina,OneDream)。2008的北京連接著中
國兩岸,連接著全世界整體的中國人。我這個人就是鐵板一塊,絕對將理念進行到底:堅定不移地追求中國統一富強。
我還是鐵板一塊:中國自戰後以來從不存在“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8-01-05 08:41:25)
作者:謝盛友
我從外地回來,還沒有進入家門,突然聽見一個德國老頭子叫我:“先生,您好,可以給您介紹一下,我這些土豆是自己的田地裏自己種植的,最重要的一點是,我的土豆沒有噴射任何農藥或殺蟲劑。土豆是新鮮的,昨天才收獲的。買一袋吧,四歐元一袋。"
一副標準的巴伐利亞老農的模樣,憨厚誠實。老頭子沒有任何推銷的技巧,更沒有什麽花言巧語[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作者:謝盛友
2007年12月20日,全德國的報紙刊登,半年前才以10億人民幣(約1億歐元)收購了德國帕希姆機場全部股權的河南商人龐玉良,成功地讓五星紅旗首次飄揚在帕希姆機場上空。然而滿載著龐玉良雄心壯誌的新機場腳跟還沒站穩,資金來源就出現了狀況。德國媒體天花亂墜,12月15日龐玉良因為沒有得到中國方麵的貸款許可,導致他目前不能按時向帕希姆縣政府交付[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作者:謝盛友猜不透的日耳曼,因為日耳曼有猜不透的德國男人和猜不透的德國女人,有猜不透的德國老人和猜不透的德國小孩。我倒是看到了各種各樣的日耳曼男人。
Georg約我十二點整在那個十字街口等他,然後我們一起開車到法蘭克福機場去接上海汽車地毯廠來的代表團。二十分鍾過去了,還沒看到Georg的出現,令我著急。越急越煩,越煩就越著急。直至十二點半他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
[191]
[192]
[193]
[194]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