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盛友文集

創業,閱讀,思考,寫作
個人資料
謝盛友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博文
(2008-06-15 07:54:26)


童年回憶(15):晚禱
作者:謝盛友
我們是否缺乏晚禱精神?我很小的時候看過一部老電影,叫做《戰鬥裏成長》,我很小的時候“早請示,晚匯報”,吃飯吃了一半,要停止下來,跳“忠字舞”。那個年代,跳“忠字舞”是每天的功課。近日上網,忽見舊體《詞二首》(作者王兆山,6月6日《齊魯晚報》),茲錄其一如下:

《江城子---廢墟下的自述》

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2008-06-14 12:25:23)

德國教育(4):中學(本係列應國內教育學院聯網編寫)
作者:謝盛友
在德國,多數成績普通的小學畢業生進入學製5年的職業預校,畢業後多接受職業教育,成為熟練的技術工人、技師和繪圖員等,其中也有少數人通過努力進入大學深造。
小學成績中等的學生一般進入實科中學,6年畢業後就讀專科學校。他們畢業後主要當護士、試驗員或銀行職員等,也有的經[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8-06-14 07:22:53)

德國教育(3):分流
(本係列應國內教育學院聯網編寫)
作者:謝盛友
德國學校采用6分製,1分最好,6分最差,4分及格。小學階段的主科(德語、數學、常識)成績是選擇中學的關鍵,但學生日常提問、回答問題和與同學合作的情況及其反應能力和動手能力等同樣是決定他們所升中學的重要因素。
小學4年級畢業後,學生根據自己在小學階段的表現和成績,[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08-06-14 03:12:13)

德國教育(2):小學
(本係列應國內教育學院聯網編寫)
作者:謝盛友
我有很多德國同學畢業後從事教育工作,德國的教育從小學到大學,總的給我的感覺是:寬入嚴出。“寧願賠錢教育千萬個,絕對不讓一個諾貝爾獎潛在者漏網”。這就是德國教育給我的大概印象。
德國是十年製義務教育。(德國義務教育是指,小孩的年限到18歲。)
德國小學階段作[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8-06-13 11:41:47)

德國教育(1):基礎
作者:謝盛友
我們這代人生來就挨餓,上學就停課;該讀書的時候,我們在修理地球;該出成果的時候,我們卻在嚐寒窗苦;該有作為的時候,我們必須養家糊口。
我來德國自費留學時已經三十歲,第二年兒子沒有報到就進入我們的家庭,成為家庭的第三成員。當時我太太也是自費留學生,我們輪流帶小孩輪流上課,輪流打工,這就是我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08-06-13 10:45:55)

碗叮當碗叮當
作者:謝盛友
2008年1月6日,我糊裏糊塗地進入網絡生活,也不知道電腦是怎樣安排配置的,給我送來了“碗叮當”,我一看到這個名字,就想起兒童時代我人生第一次看到的電影:《小鈴鐺》。如果我沒有記錯,導演應該是我們謝家人:謝添。人生有很多第一次,人生的第一次往往都記得很牢。《小鈴鐺》我一輩子都記住。
全村的人很早很早就收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拾穗者》
童年回憶(14):拾穗
作者:謝盛友
當我很小的時候,還沒有上小學,家裏如果沒有正常的家務活,夏收季節,媽媽肯定讓我和姐姐到田地裏拾穗。這樣的日子已經過了四十多年,我如今還記住。情況好的時候,我半天可以拾到半捆稻穗。我經常跟姐姐比賽,可是,我每次都輸於姐姐。
頂著海南的大太陽,拾穗工作有一定的娛樂。後來,我長大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我們是否忘記了奧林匹克精神?
作者:謝盛友
我說過我是聽“敵台”長大的,那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哪怕到了1986年,我在湖北銅祿山工作時,還看到“嚴禁偷聽敵台,人人監督舉報!”的標語,給我的印象特別深刻。
給我印象更加深刻的是1987年,蔣經國先生開放赴大陸探親。那年,有一次我出差北京,坐火車從北京回長沙,同車廂裏就有兩位從台灣回湖北探親[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8-06-11 17:46:30)

父親節懷念:父親:科學就是如何弄飯吃
童年回憶(13):科學
作者:謝盛友
當我很小的時候,還沒有上小學,有一天父親讓我把爐灶裏的草木灰全部弄幹淨,然後再用水洗一下。我們家鄉的爐灶很簡單,就是用磚頭和泥巴築起來的,反正能承受煮飯的鍋就可以。但是,太簡單的爐灶,很費火。我父親讓我弄幹淨,他準備用粗鐵絲在中間隔一層,在上麵燒火,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2008-06-11 02:27:15)

忠君思想與政治改革作者:謝盛友這篇文章有點牽強,不過,先有郭沫若的“忠君”,後有餘秋雨的走火入魔,我不得不寫。如果說孔子思想的核心是“禮、忠君、三綱、孝、仁孝、忠恕、中庸、仁恕”,可能很多人都同意。但是,若說孔子的仁是一種政治思想,而不僅僅是倫理道德,可能很多人會反對。“忠君”說的主要堅持者是梁啟超、易白沙、陳獨秀諸先生,這種說[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
[156]
[157]
[158]
[159]
[16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