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顏知己

生命是一種體驗, 愛情是一個過程
個人資料
博文
昨讀韋一笑帖子(“各位叔伯大爺姐妹兄弟。。”),見韋兄弟為點擊率上不去心焦, 欲回貼鼓勵支持,但無從下口,遂求助統計妹妹,作一分析,拿幾個數字出來唬人, 順便也看看統計妹妹如何取樣分析。 統計妹妹也是原創忠實讀者,對欄中作品也不陌生,唏裏嘩啦就搜尋出一堆主題,隨 機取得一些點擊數,鍵入文件,再用SAS統計軟件略作分析,扔給黃某一串“主題+點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有一位英國作家曾說過:“能從幽默處看到幽默的人,是智慧的人。能於平淡處看到幽默的人,是大智慧的人。” --向樓上樓下幾位大智慧的人致敬! 本文已改名為,飛機也遲遲未到美國,仍有熱心讀者一路閱讀,都是能從平淡處看到幽默的人。 --向讀者致敬! 當然有些讀者隻是要看看好壞,以便評論,但評論都寫得妙趣橫生,令人佩服。 --向評論作者致敬!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姑娘妙詩中一句“黃顏彼岸觀靜水”,已將黃某嘴臉活活畫出:觀靜水,寫靜水,還是說明不能安於靜水。 生於靜水,長於靜水,若能安於靜水,是一種福氣。 生於靜水,長於靜水,若不能安於靜水,攪動一番,能變靜水為活水,也是一種福氣。 生於靜水,長於靜水,又不安於靜水,攪動一番,也不能變靜水為活水,還日日盼望有蛟龍興風作浪,就是自作自受了。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5-02-25 13:58:55)
本想給每集加標題,看官可根據標題決定點不點開,也省看官一點時間,但一想到標 題及標題帶來的“下筆千言,離題萬裏”的災害,決定還是不加,隻發人物行程表, 供看官參考。 選擇寫這幾個人,是因為這幾個連她們自己都覺得自己沒故事的人給黃某留下了一 些印象。沒想過要說明什麽,代表什麽,攻擊什麽,或是歌頌什麽。 黃某學文學評論出身,曾以比較中西[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5-02-24 16:21:26)
陳大齡解釋說:“一段講的是梁祝死後,化為蝴蝶,翩翩起舞,從此不分離。你心裏想到的那些景色,基本上就是作曲人想要表現的意境。”然後歎口氣說,“我現在是沒有這個本事了,一拉琴,很多精力都放在指法、弓法上去了,不能潛心體會曲子要表現的東西。”
楊紅見他這麽懊喪,就安慰他:“你不體會曲子要表現的東西,怎麽會拉得這麽好呢?你拉不出曲子要表現[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5-02-24 04:12:39)
從那以後,楊紅對這個陳大齡就有點肅然起敬,心想,世界上還真的有人這麽癡癡地等咧,而且是個男的。她想,如果是個女人,這麽等著也許容易點,女人怕的是孤獨,是別人議論。但一個男人,能這麽等,就太不簡單了,別人議論不說,光生理上的痛苦,就夠他受的了。
楊紅覺得陳大齡那方麵應該沒有什麽不正常,因為他臉雖然刮得光光的,但下巴青青的,如果留起胡[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楊紅開始隻把陳大齡當作一個一般朋友,沒有多在意。她對他刮目相看,是在毛姐向她學說了陳大齡的愛情史之後,或者說,陳大齡的“無愛情史”之後。
毛姐是H大財務處的辦事員,三十多歲了,因為還在熬職稱,所以也隻能住10平米的小單間。毛姐這個人很有個性,關心他人比關心自己為重,算得上是一個俠女。
有人把世上的女人分成四大類:魔女,妓女,淑女,俠[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這個人就是住在楊紅右隔壁的陳智,因為三十多了還沒女朋友,是個大齡青年,被人喚做陳大齡,原名陳智反而被人忘了。
陳大齡是七七年恢複高考後第一屆大學生,現在是H大數學係的副教授,因為沒結婚,所以不能住家屬區,隻能擠在青年教師宿舍裏。但因為他工齡長,職稱高,所以又享受特殊照顧,可以不必跟人合住,自己一個人住了一個單間。
陳大齡人生得高高[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5-02-21 15:35:18)
楊紅聽周寧提起H大作家班的事,追根究底的毛病又犯了,就跑到校圖書館翻看以前的校報、省報,終於在一張省報上找到了H大某屆作家班的報導。
H大辦的作家班,隻收頗有名氣的作家,讓他們裝模作樣地修幾門課,就發個大學文憑。H大辦班的目的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主要是利用作家的名氣和筆杆,為學校打開知名度。
作家都是清高的,不會為個文憑折腰。男[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5-02-21 07:32:41)
百無聊賴的楊紅,在生活中找不到如膠似漆的愛,卻在另一個地方找到了:小說裏。
青年教師宿舍還沒有通有線電視,隻能支開天線,收幾個中央台和本市的頻道,雖說本市頻道每天都放一兩個言情連續劇,但一天隻放那麽一集,好像存心吊人胃口一樣,差不多都是在最不該停的地方就嘎然而止,看得人心急如焚。特別對楊紅這樣愛追根究底的人來說,這樣就等於實驗做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21]
[22]
[23]
[24]
[2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