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慕容青草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博文
丹麥基督徒哲學家柯克郭爾德(Kierkegaard)認為信仰的兩大要素是未知和冒險。其實,雖然信仰常具有一定的經驗認知的基礎,但對大多數人來說,在很大程度上信仰是一種假設。比如,現代科學的信仰及唯物論的信仰的一個基本假設是不存在超自然。因此,即便有些魔術表演已完全明顯違背了自然科學的原理,如果有人站出來說,相關的魔術師運用了超自然的力量,那麽一定[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19-02-26 08:00:16)
最近我在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murongqingcao/)貼了一個關於哲學學的小係列。所謂哲學學指的是專門研究哲學這門學科特性以回答“什麽是哲學”這個問題的學問。我不敢說我是第一個使用這個名詞的人,因為將哲學與學組成一個詞是具有相當任意性的,所以不敢說在人類幾千年文明史上從未有人用過“哲學學”這個詞,隻不過我並沒有留意到別人是如何使用這[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貿易戰中人們常聽到一個詞叫做“置入性後門”。當這個詞專門用來針對某個國家的某個公司時當然具有一定的政治意味,甚至帶有誅心論的色彩。其實,如果某個國家的某個公司能夠在他們的電子產品中製作置入性後門,那麽所有國家的所有公司都具備了在電子產品中製作置入性後門的可能性。所以,本文不針對任何國家的任何公司,而是來泛泛地探討一下置入性後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對立統一理論是黑格爾的辯證法的內容之一,也是黑格爾哲學經常被詬病的一個部分。其實,從古希臘開始,辯證法就常成為哲學界撻伐的對象。那位“吾愛吾師,但吾更愛真理”的超級大師對其師所不愛的一個重點就是他的辯證法。而辯證法之所以被詬病的原因在於它在運用中常會出現似是而非怎麽都說得通的狀況,因而常會被拿來與詭辯術同論。 當然,對於辯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9-01-15 13:18:58)
昨天在某華人網友看到一篇郎鹹平的文章選摘,題目為“大陸低工資高物價的秘密”。文中包括了如下一些內容: 1)中國的高額稅收和通貨膨脹導致了中國的高物價; 2)中國每出口一美元就要增發7元人民幣來平衡,目前中國外匯儲備大約2.3萬億美元,國內由此增發的人民幣超過16萬億遠,相當於2008年3.4萬億市場貨幣流量(M0)的近5倍,這些由出口結匯投放的巨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理工生們常把在專業領域裏養成的語言習慣運用於日常生活的非專業領域。比如,說到能量,他們會想到可以進行定量計算因而符合能量守恒定律的各種物理能量;說到力,他們會想到牛頓力的計算;說到張力,他們會想到胡克;等等。之所以會這樣的一個原因是相關詞匯在自然科學的領域裏有著明確的定義或精準的計算公式,因而即便在學習相關的自然科學知識之前已經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這兩天在網上看到一則新聞報道中有這樣一段話:【據中國石化管道儲運有限公司官方微信號12月17日報道,2018年12月15日9時19分,三軸漏磁高清檢測器從白沙灣站收球筒中緩緩移出,在確認無損後,現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杭州灣海底管道內檢測成功了!】任何有工程背景的人都知道,對於一個專門用於檢測的設備的驗收應該能表明其檢測缺陷的功能,而不是“確認無損&rdquo[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8-12-29 19:15:54)
打標簽是自古以來中西方學者們研讀哲學經典的一個共同的方式,而中西方學者在打標簽的過程中也共享著同一特點,那就是:越是沒讀懂越是要打標簽,打上標簽後讓自己得到一個讀懂了安慰,同時也讓後人可以跟著自己來混。不知何時老子的傳世名著《道德經》被打上了“清靜無為”這四個字的標簽,但肯定不會太晚,估摸著有小兩千年的曆史。兩千年可是一個很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從題目來看這似乎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但其實這卻是目前專業哲學界嚴重缺乏正確認知的一個議題。而這裏的一個誤區是把文章的篇幅作為文章水平的衡量,突出表現為包括過去一個世紀裏的現如今被捧為頂級大師的人在內的很多人的文章洋洋灑灑囉囉嗦嗦上萬字被認為很有水平但實際上除了造成人們的困惑之外沒什麽價值。 從一般的生活經驗中我們知道,假貨之所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8-12-15 19:37:01)
今天的所謂現象學家們會告訴你,現象學是關於從第一人稱出發所經驗的意識結構的研究,而這一經驗是在意向性指導下對於對象的內容與意義的意識。(斯坦福網站的描述:Phenomenologyisthestudyofstructuresofconsciousnessasexperiencedfromthefirst-personpointofview.Thecentralstructureofanexperienceisitsintentionality,itsbeingdirectedtowardsomething,asitisanexperienceoforaboutsomeobject.Anexperienceisdirectedtowarda...[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
[61]
[62]
[63]
[64]
[6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