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潔的婚姻 蒙福的家庭

你們各人都當愛妻子,如同愛自己一樣。妻子也當敬重她的丈夫。-弗 5:33
個人資料
博文
每年10月為家庭暴力意識月(DomesticViolenceAwarenessMonth),全市多個機構均舉辦活動,以提高民眾對家暴問題的關注,曼哈坦下東城顯利街社區中心(HenryStreetSettlement)20日舉行反家暴研討會,邀請多名受害者講述經曆,希望能鼓勵更多受害者走出陰霾,該研討會吸引了逾300人參加,當中多數為女性。主題為「說出來」(SpeakOut)的反家暴研討會亦得到國會眾議員維樂貴絲(NydiaVelazquez)丶紐[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1-10-11 10:43:01)
數據顯示15歲至25歲學生中較常發生的「約會暴力」行為常成為華裔男女不願公開的問題,紐約勵馨婦幼關懷中心丶華人家庭專職輔導中心呼籲「沒有人可以用暴力的方式對待你,在遭遇約會暴力時應報警或求助專線」。今年7月發生在法拉盛的兩華人「殺人自殺槍擊命案」丶8月發生在布碌侖的「華青殺女友」命案均被警方認為當事人雙方具有情感關係糾葛,而最終引發血淋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11-10-08 06:36:33)
10月為「全美家庭暴力覺醒月」(DomesticViolenceAwarenessMonth),紐約市立大學皇後學院(QueensCollege)7日舉辦「讓家暴不再黑暗」(ShineTheLightOnDomesticViolence)講座,邀請州參議員史塔文斯基(TobyStavisky)及「女性與工作」(Woman&Work)創辦人馬蓉妮(CarmellaMarrone,譯音)為受家暴婦女發聲。
史塔文斯基提出三項主張,第一為加重這些施暴者的懲款條例,加重刑罰以杜絕暴力;第二為保護受害[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1-09-04 11:38:18)
請手動按住鼠標從右向左拖放翻頁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閱讀 ()評論 (0)
(2011-08-18 08:57:32)
作者:羅乃萱,家庭基建發展總監,資深青少年工作者及出版人。現為《香港經濟日報》、《時代論壇》撰寫專欄。此文轉載自「家庭基建」出版的「阿Q媽咪少年篇」。
永遠記得那一幕。念中三那年,第一次參加學校的水運會。比賽在初秋舉行,當日的天氣壞透了,下著零散驟雨,泳池旁飄來陣陣涼風,冷得教人直打哆嗦。當我正準備踏上台階就位,一把聲音從耳邊響起[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口述:何述群博士,訪問整理:梁惠珍
日前大埔百貨店外一名七歲男童當眾怒罵父母,過程被途人攝錄,短片迅速在網上熱播,四天內瀏覽人次逾三萬。短片中男童激動至當眾「叉腰」,放聲怒罵父母:「你無權帶我嚟呢度!我根本唔想嚟……你夾硬車我嚟,我要報警!」不斷嚷著要「返屋企」。男童父母顯得尷尬,低聲勸他收聲。不少途人圍觀,一名男士上前教訓男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作者:黃秀蓮,在傳媒工作超過二十年,從前全職「摣筆」,現在半職「摣鑊鏟」、半職教學生,亦繼續寫作,多留時間在家陪伴一對90後孩子成長。
小時候,不管喜歡與否,爸媽總愛帶我上茶樓,與其說是歎其「一盅兩件」,不如說是減省阿媽弄一頓飯的操勞。長大後,已記不起從什麽時候開始,很喜歡忙裏偷閒約人摸摸杯底──哪管是茶杯、咖啡杯、奶茶杯、酒杯;管[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為協助被家庭暴力女性受害者能自力更生,市府日前宣布推出一項試驗計畫,為她們提供工作培訓,這項「紐約市就業準備培訓」(NewYorkCitySupportedTrainingandEmploymentPreparationServices,NYCSTEPS),選出13名28至53歲丶來自11個國家的婦女從12日起參加每周課程,學習在高科技領域上的初級職位的工作及電腦技能,她們順利完成課程後,更會被推薦至本地公司工作。13名婦女均來自紐約市家[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1-08-14 08:50:31)
作者:卓良珍,精神科醫師
由於時代各項科學文明的進步,人口之激增,交通事業發達,以及人類生活上的需求範圍擴大,使得人與人之間接觸的機會加大,而人際關係日趨複雜。同時,因為處於這時代的每一個人不得不竭力去嚐試適應千變萬化的新環境,而這外界環境帶給了人們許多新鮮的刺激與沈重的壓力,造成人們內在心靈的不平衡、怕激蕩、緊張、焦慮與空虛感亦[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
[6]
[7]
[8]
[9]
[1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