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癡史迷

挖紅樓,侃文史,走天下
個人資料
史迷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剛從滑雪旅次回來,本想向網友班長大人交作業,匯報滑雪行程。不想拜讀到飄兄新作《網事越千年》,文章寫得真好,妙語飄逸,風趣橫生,是講隋朝大臣楊素的故事。“可那也是咱的‘強項’啊,不能光聽他白忽”,我邊讀邊嘀咕。不覺一時腦暈手癢,放下作業不做,先跟著忽悠楊素。大家看不到滑雪的PP別怪我啊,找老飄去要,是他惹的禍。
楊素英豪,老飄講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我曾寫過,分別介紹了新紅學派的創始人胡適和俞平伯。這次介紹王國維和他的紅學著作《紅樓夢評論》,在我看來,《紅樓夢評論》也是百年來紅學研究的芳華之作。
王國維,字靜安,晚號觀堂,浙江海寧人。生於清光緒三年,卒於1927年,年僅五十。王國維為近代通學大儒,治學範圍甚廣,對清末民初學術界影響極大;與梁啟超、陳寅恪、趙元任號稱清華國學[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09-12-21 10:27:18)
我出國二十五年,從來沒有過英文名字。其實是曾經有過一次,因鬧出了笑話,自己發誓再不起英文名字。那是出國後的幾個月。八十年代的大環境,人人都在侃生意,出國也不能免俗。國內的朋友要我在美國注冊一家皮包公司,和他們“洽談”生意,他們就可以掛出“中外合資”的幌子了。按他們的要求,注冊了一家英文名字的公司。“咱們是國軍,總要有個官銜啊”,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9-12-13 20:16:17)
昨天晚上,和小兒子在電話上聊天時,他告訴我,上周他參加競選學院的學生會主席,獲得成功:他將成為下一屆的President。聽到這個消息,心裏真高興。小兒子有很好的組織能力和親和力,走到哪,都能交一群朋友,還能當上這些小朋友的頭。我一直和他講,應該發揮自己的特長,做些社會工作,既鍛煉自己,又服務公眾。但他有兩個天生的“缺陷”:一個是太貪玩,玩起[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一直以為自己努力在寫,不管好壞,也是一篇接著一篇,可老飄還說車軲轆轉得太慢。切,他以為誰都像他似的才高八鬥、文思如泉呢!
今天軲轆軲轆有關真假的爭論。說這個事之前,要先介紹幾個紅學名詞,算是普及紅學知識。
清朝末年,上海有正書局,石刻刊印了一部新版的,和當時流傳的一百二十回本不同,是八十回本,分上下冊出版,成為當代紅學的起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這幾年,紅學熱把紅學真正變成為了顯學。劉心武的“秦學”還沒降多少溫,就又出現了另一個研紅熱點和紅學大家。這大家出了專著,據說是“一部顛覆性的紅學專著”;這個專著將使“轟轟烈烈百年的紅學,麵臨‘滅頂之災’”;這個專著建立起“一個完全不同於傳統紅學的全新的學術體係”;而這個“浩大的係統工程”,是由一個人的“獨力完成的”。這個人就是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劉心武和“秦學”,是我開寫“車軲轆話”話以來,第三次涉及到的主題,比紅樓的任何題目都更“車軲轆”,原因一是自己的興趣,二是很多網上朋友的關切。現實生活中的朋友,很多都不是紅樓紅學的感興趣者。一旦聽到我喜歡紅學,就會問到聽過劉心武講學沒有,或對他怎麽看之類的問題,可見劉的影響之大。我對劉心武的論證持反對意見,所以總想在震天的劉心[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7)

在我們介紹劉心武的“秦學”之前,先來看看《紅樓夢》和紅學研究中有關秦可卿的情形。
秦可卿是寧國府的大管家,地位和王熙鳳在榮國府差不多。是賈家“文”字輩(敬、赦、政等)的長孫媳婦。秦可卿出身平民,是身為小員司的父親從育嬰堂抱來的孤女。她風流漂亮,聰明能幹,善解人意。盡管在小說裏,隻出現在五、六回之中,但曹雪芹對她栩栩如生的描寫,卻[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9)

劉心武紅學的代表作,是他在九十年代後陸續發表過的研紅文章的集合,叫《紅樓望月》,出版於2005年。這部書,囊括了他十年的研紅論文、和紅學泰鬥周汝昌的通信、還有紅樓故事的三個中篇小說。起書名為“望月”,是為了突出他治紅理論的中樞:《紅樓夢》是描寫曹家和康熙廢太子間隱秘的政治小說。如果當上皇帝的雍正乾隆是日;那失意沒當上皇帝的廢太子,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很長時間沒寫我的車軲轆話了。這回來KGHY,幾位老友,喊了好幾次,要我交作業。這幾年,紅學研究沒出什麽新成果(說老實話,也出不了什麽新成果),很難找到好的話題。好在我是說車軲轆話的,給自己留的餘地大,新舊都可以忽悠。就咬咬牙,翻翻紅學研究的陳糠舊穀,重打鼓,另開張。
今天說說紅學研究中熱火了十來年的劉心武現象。
從上世紀二十年代胡適[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
[31]
[32]
[33]
[34]
[3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