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白雲

潔白,自由,居高臨下
博文

時常到家鄉的網上看一看,一個極為感人的故事一下就奪去了我的眼目,使我感動不已。家鄉有這麽多的好心人在幫助一個麵臨著退學的北大法律係碩士研究生張偉偉。母親早逝,父親又突然得了皮肌炎住院每天要花費人民幣1000以上。張偉偉特意從學校趕回來盡孝心,和弟弟輪班伺候病榻上的父親。他把打工掙的錢全部拿出來支付父親住院的開銷。由於出現的特殊情況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7-02-06 14:19:21)

“中國屬於孔子,孔子就是中國。”這種邏輯推理給人一種“文化大革命”的色彩。那種手裏揮舞的全是紅色的和身上穿的全是綠色的單一色的再現。要幹什麽都得幹什麽,那種大轟大嗡,可別站錯了隊的感覺。學究既說出“不知道怎麽回事情,中國貧民百姓信奉基督的人群越來越多”這種事實,然後又得出“華人遠信仰,中國遠上帝”的結論,其本身就是一種自相矛盾[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07-02-05 20:58:00)

學究對偉人的成敗和中華民族的未來抱有極為消極的眼光和視野。給人一種“基督來了!”——“狼來了!”——“革命要來了!”——“要殺頭的,趕快躲起來吧!”的感覺。一種“辛亥革命”失敗的味道,好像基督文化在中國隻有失敗的唯一出路似的,一種基督文化將永與中國文化無緣的暗示。沒錯,國父孫中山先生的確是一個虔誠的基督徒,他也確實被迫辭職讓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前些日子“十大博士聯署”倡導“抵製聖誕”,近期老學究們又開始探討“孔子遠基督”,甚為西方基督文化到古老的具有傳統性民族文化的中國的傳播深感憂慮。文人們的憂慮是可以理解的,因為民眾的“集體無意識”有可能會像“邯鄲學步”那樣,沒有學會別人的竟把自己原來固有的也忘掉了。也就是因為這些博學廣大的文人誌士的啟迪,使這個雖聽說過“焚書坑儒”,[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7-01-30 21:27:05)

神將生命的氣息賜給每一個人,又將靈賜予每一個人。在神的眼裏,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特別的寶貴。不要為周圍發生的事情而憤憤不平,而是相信任何事情的發生,都有神的美意。我們愛人如己,不是因為我們自己就是多麽的好,而是因為在一開始我們就被神所愛。珍惜生命吧,走完神為我們每個人所預備的人生之路。因為人生的意義,不在我們個人是多麽的了不起,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十九世紀中末的“淘金熱”,中國人到美國修鐵路當勞工;二十世紀中葉的“排華熱”,中國人無權在美國開餐館和經商;二十世紀九十初的“計算機熱”,中國人開始了創業的起步;二十世紀初的“高科技熱”,華裔家庭平均年收入已超過白人家庭。你是否相信這種曆史地位的變遷?它的謎決又在哪裏呢?改革開放以來,來美的大多數中國人都是求學深造的,多屬於知識階[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7-01-27 18:35:51)

稅收的確是一個具有挑戰性的闡述主題。納稅歸類於財會是一個極為複雜而又深奧的學科,而且目前是美國名牌大學裏非常熱門的專業。畢業之後,一些大公司高薪聘請。要談納稅,本人既不是專家又非屬內行,真有點小巫見大巫和班門弄斧之感,但身為納稅人,確實有多年的納稅體驗。有一本權威性的書中這樣寫道:“將你從政府那裏得來的還給政府。”其意是說政府[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這幾年看到中國網球女選手在世界網壇上活躍非凡,打破了以往空缺的僵局,真為中國網球事業的蓬勃發展和突飛猛進感到高興。到目前為止,已有四名中國網球女選手進入世界前100名,李娜是其中的姣姣者。她目前世界排名第十六位,創了中國網球史上的紀錄。在前些日子舉辦的澳大利亞網球杯大賽中,李娜進入十六強,與雖年紀相當,但曾三次奪得此杯冠軍的老牌選[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07-01-22 12:31:28)

食品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主要窗口之一。就像到麥當勞一樣,西方人到了中國餐館,也期望能品嚐到自己熟悉的飯菜的味道。所以,走遍全美,差不多所有的美式化的中國餐館的菜單幾乎是大同小異,盡管不是連鎖店,但菜單基本上規範化了。除非是到中國城(又稱唐人街),那裏才有真正給根深蒂固的中國人欣賞的具有獨特風味的中國家肴,如早茶、涼菜、火鍋、豆漿[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當西方人看好中國經濟市場,在大中小學屢見不鮮地開設中文課程和聘請中文教師,因而興起了“中文熱”的同時;也許主要是因為奧運會的原因,英語成了全國的時尚。據說,上海、北京上檔次的賓館和餐館很少聽到對顧客說國語的。當顧客問:“DoyouspeakMandarin?”回答是:“Who?”因為他們以為問某個人,並不知“Mandarin”是“普通話”或“國語”的意思。還有,飯店的菜[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7)
[<<]
[6]
[7]
[8]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