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白雲

潔白,自由,居高臨下
正文

“奧運風”掀起的“英語熱”

(2007-01-16 02:35:29) 下一個
  當西方人看好中國經濟市場,在大中小學屢見不鮮地開設中文課程和聘請中文教師,因而興起了“中文熱”的同時;也許主要是因為奧運會的原因,英語成了全國的時尚。據說,上海、北京上檔次的賓館和餐館很少聽到對顧客說國語的。當顧客問:“Do you speak Mandarin?” 回答是: “Who?” 因為他們以為問某個人,並不知“Mandarin”是 “普通話 ”或“ 國語”的意思。還有,飯店的菜單也很讓人費解,比如"tiger dish"的配料與“老虎”一點關係都沒有,隻是一些花樣蔬菜組合,給一個“veggie delight”的菜名就比較符合西方的國情。另外,公共標牌的譯文也與實用英語偏離太遠,例如“緊急出口 ”譯成“no peace entrance”,其實規範英語應是“emergency exit only”。要說西方比較習慣於側重名副其實,而不是內表不一;注重措辭嚴謹和遵守規則,而不是似像非像,隨意編造,七拚八湊。於是,西方人像前幾年關注洗手間的衛生狀況一樣,開始關注中國的英語交流窗口了。   

奧運的舉辦是中國的驕傲,是有史以來的第一次,是國強的結果,舉世矚目以待。雖然改革開放以來國內的英語教育的確有了很大的增強和普及, 但是與國際水準和世界一流水平還有相當的距離。在日愈趨向經濟市場競爭世界化的今天,英語強,確實有它得天獨厚的優勢。眾所周知,中國的英語普及沒有像有著英語曆史的鄰國印度那麽強,因此,美國的各行業幾乎把隻要與計算機有關的技術谘詢業務全都搬到了印度。因為印度人不光精通計算機技術,而且英語表達的強。西方有個調查表明,有技能並且語言交流好的,更容易得到較好的職位和較高的薪水。可想而知,在中國也同樣。

麵對世界交流和經濟競爭的需求,改進英語交流和進一步提高英語教育普及的水平是大勢所趨。中國有很強的政府管理機構,有必要建立一個“奧運規範英語 ”的臨時機構,利用稅收和讚助資金,委托一些有信譽的英語機構,召集一些英語專家和內行,群英聚會,根據具體需求而劃分種類,撰寫一些“奧運規範英語 手冊”,發放給與奧運有關的行業部門,同時也要求他們對職員進行必要的培訓。最後,奧運規範英語機構,對有關的賓館、餐館和公共標牌進行檢查驗收。對那些既不符合英語習俗標準,又不美觀的公共標牌,應以撤換。

奧運給了中國一個麵向世界各國開放的機會,政府介入和係統管理,有利於促進中國的國際形象和地位的進一步樹立,達到強國的效果。總之,建立標準,規範表達,暢通交流,贏得信譽,利於強國。

其實由於語言鬧出的笑話是欲所難免的。就是“托福”英文考高分,初來乍到的,也會莫名其妙,不知對方講些什麽;即便多年生活國外,也會在某個場合,有用詞欠妥和不服習俗的。同樣,西方人在中國就餐,也會把“水餃 ”發音成“睡覺 ”;有個西方朋友把“皮膚”說成了“屁股”,當指出兩者的中文之義後,連她自己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問題的關鍵是,認識到由不足而鬧出得笑話之後,改進和完善是自強之路。

這些年,中國體育全麵出擊,達標躍居國際先列,競爭實力,與西方強國不差上下。“體育強國 ”的成功先例,值得“英語強國 ”之借鑒,與此同時,也給“英語強國 ”帶來了希望所在。
[ 打印 ]
閱讀 ()評論 (7)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