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多山人

本人傾心曆史話題,宗教知識。在此表達對同胞的友情,對民族的認同,對孔教的崇拜。
個人資料
博文

(二十三)靈光一閃見真章
…吾以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
引自:陶淵明,歸去來服毒不死的文天祥在牢舟中度日如年。一日掐指一算,七,八日後船過廬陵,魂歸故裏吧!決定絕食.監護官軟硬兼施,文天祥都無動於衷。看著已絕食七天的文天祥奄奄一息,監護官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船過盧陵時看見岸上一人腰係葫蘆,扛著一麵白旗,旗中央寫著一個&ldquo[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二十二)天將降大任與斯人也
天將降大任與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
引自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五章

文天祥再見到吳堅等人時,已經天下變色了。被拘的文天祥怒斥伯顏:“賈似道背盟失信,蒙古兵興師問罪,今執事背信,何以處置?”伯顏惱羞成怒,幹脆把文天祥納入祈請使北行,所謂祈請使就是被廢黜的小皇帝及一批近臣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二十一)臨危受命,天祥被困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引自文天祥詩,過零汀洋

文天祥臨危受命偕同右丞相吳堅及大臣謝堂,賈餘慶,太監鄧惟善等一行直赴蒙古兵大營所在地—因明寺。
議事之先文天祥就聲明:“前丞相棄官而去,所謂議和之事,我一概不知,朝廷派我和吳丞相前來商量北軍退兵事宜的。”匪酋伯顏正[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二十)重返朝廷盡力而為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複返。。。”
引自:荊可刺秦皇

1275年,文天祥在江西見到太皇太後向全民頒布的哀痛詔雲:“元軍闖我長江,國家危殆,要求文武臣子不避患難,忠義人士共仇敵愾興兵勤王”看到朝廷危急,文天祥就在江西組織了一支五萬人的新軍,為了籌軍費,他獻出了全部家產,因而帶動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十九)全皇後不忍羞辱懸梁去賈似道惡貫滿盈遭天譴
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宮中那得知。。。
全皇後絕筆
玉清宮裏,度宗整日裏渾混噩噩,無精打采,想起愛妃,隻能以淚冼麵。忽然小太監神色慌張地捧了軍報進來:“啟秉皇上,十八省告急文書,還有北朝的宣戰文書”閱畢忽必烈可汗曆數賈似道拘使敗盟的罪狀,度宗方了解賈似道一手遮天蒙騙天[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十八)天下雖知有度宗朝中隻識賈似道
上帝要毀滅一個人,必先令其瘋狂
諺語
國之將亡,必有妖孽。賈似道便是這妖孽的肉身。自從“鄂州大捷”後,北疆果然平安無事,度宗上台,江萬裏,文天祥入閣,更穩定了二國的關係。做官有時靠運氣,賈似道就是在這時來運轉的當口,不知就裏的做著太平丞相。賈黨到處標榜,是賈丞相治國有方,開創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十七)理宗駕崩大宋進入倒計時
蓋棺論定老而不死是為賊
“我的九轉保仙丹呢?”
宋理宗咽氣時的唯一掛牽
江河日下的大宋朝確如忽必烈起草的和平國書中所言:“別有蓋藏之跡”。回溯到理宗景定元年,為了皇室的顏麵及激勵民心,理宗幹綱獨斷,弄虛作假,把失地賠款的鄂州一役鼓吹成“鄂州大捷”,摒棄一切朝議,把賈似道[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十六)忽必烈登基
和平不到絕望關頭,決不言戰爭。。。
忽必烈可汗

公元1260年理宗景定元年,蒙哥可汗的暴斃成就了賈似道的豐功偉績,也給了忽必烈親王一個大好機會。行軍在回返和林的各路蒙古將領在途中都收到赴開平召開忽裏略台大會的通知以確立新的可汗,因此許多軍隊都向開平集合。這當然是忽必烈的策略,忽必烈安排在和林的心腹已秘[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十五)家變

。。。從今後,斷魂千裏,夜夜嶽陽樓。

鷗陽伊人遺書

是日,文天祥又持了萬言書奏章早早來到宮門等候早朝。小太監一句“皇上今天不上朝”,大家唯有打道回府,明日請早。
斯人獨憔悴的文天祥,見不到皇上,無精打采地離宮回府,馬車還未停穩,就見文忠撲到在馬車前側,一麵哀號“少爺”一麵已是泣不成[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偉光正的領導欠我父親一聲’對不起’!

光陰倏忽,父親謝世已經二十年,他的音容笑貌時時縈回心頭-他本來平凡得不值一顧,卻在’事出有因’的理由下,竟然在大陸曆屆政治運動中擔任’職業運動員’而拋頭露麵二十餘年,直至退休.每每回憶當年父親’印堂發黑,肝區受傷’之麵容,總有一種呐喊的衝動.
一九四九年父親二十九歲,已經是五[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21]
[22]
[23]
[24]
[2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