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過高山,越過海洋

不識廬山真麵目,隻因身在此山中。
個人資料
博文
(2008-01-02 14:04:12)

布裏斯頓(Brixton)是倫敦南部的一個小區,是我曾經住過的地方,十多年來,我雖然搬過幾次家,卻總是在布裏斯頓周圍的地區徘徊,從來沒有遠離過。
這個地區不僅熱鬧,而且以黑皮膚人種之多而聞名。布裏斯頓曾經被英國的報紙評述為英國犯罪率最高的地區之一,因此很多對布裏斯頓不了解的人一談起這個地區就會色變。就如同許多人因為不了解紐約的哈萊姆區,從[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秦始皇–中國兵馬俑展》終於在大英博物館與民眾見麵了。這件事不僅在英國,而且在全世界都是一件很了不起的大事件。因為迄今為止,中國還沒有向任何一個國家一次性地提供這麽多的價值連城的古董。而英國是第一家。為此,英國的輿論界、各大媒體每每談起這件事來無不眉飛色舞。
英國人酷愛古董,這一次的兵馬俑展覽早在半年之前就已經被炒得沸沸揚揚。在兵[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最近,我去了一次上海,並抽空與幾位海歸朋友聚了聚。在聚會上,我們自然而然地就聊起了海歸們在中國的工作和生活情況。聊著聊著,一個人的名字進入了我們的話題,那就是英格麗張。
英格麗張何許人也?此人目前在國內公眾的眼裏,是大名鼎鼎的商務形象設計大師和人格心理星象大師。在傳媒界的眼理,是一顆眾人追逐的耀眼明星。她的係列著作甚至進入了排行榜[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我站在新建的聖.潘克拉斯火車站(StPancras)的大廳裏,聚精會神地望著電子倒計時牌上的指數在不停地跳躍,時間正指在7天18小時01分41秒數字上。也就是說,再過這些時候,即2007年11月14日零點起,一個嶄新的倫敦國際火車站就將正式投入營運。
這個動用了英國納稅人八億英鎊的建築項目,是倫敦近代史上最龐大的一個基礎工程,更是改造倫敦老車站的一個先鋒樣板。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談到罌粟花,絕大部分國人都會首先聯想到毒品。但是在英國,每當人們談起罌粟花,臉上往往會露出一種崇敬的表情。尤其是到了每年的十一月,在英國的大街小巷,血紅血紅的罌粟花就開始進入人們的視野。那種紅色,在這陰冷多雨的季節,顯得更加嬌豔。
我對罌粟花也持有一種特別的感情,這一切都來之於英國十一月份佩戴罌粟花的傳統。去年的十一月來臨時,我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UntitledDocument站在貝特西大橋(BatterseaBridge)上,往西瞧,遠處,嫣紅的晚霞,籠罩在兩根巨大的煙囪上,十分壯觀,這裏就是倫敦最早的切爾希發電廠原址。近處,是倫敦西區最繁忙的貝特西港(BatterseaHarbour),水麵上停泊著大大小小的船舶,擠得幾乎沒有空隙。往東看,阿爾伯特大橋近在眼前,與貝特西大橋的距離之短,實在是超乎想象,估計當時造這座橋時,必有特別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UntitledDocument序言:這段路程,按照我們中國人的習慣,可以稱之為泰晤士新區,因為在這一段河岸,一大片正在建造或已經完工的新型住宅區已經形成。從而代替了原來的工業區和未開發的處女地。據有關資料反映,新區剛剛開發時,周圍的民眾也曾有過非常強烈的反對呼聲,但是終究無法阻擋開發商對利潤的追求和政府改造泰晤士河段的決心。如今開發工作還在如火如荼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最近我迷上了《數獨》,無論在巴士上,地鐵裏還是咖啡館,隻要是我一個人獨行,我總會將眼光向周圍掃一遍,如果發現別人留下的報紙,覺得還算整潔的話,就會拿過來,以最快的速度翻閱一遍,然後停留在刊有《數獨》的版麵,手拿一支圓珠筆,沉浸在這個令我著迷的遊戲裏。這時的我,早就將時間置之度外。為此我曾付出過坐過了站的代價。
《數獨》是個填數[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7-08-19 12:27:41)


兒童也是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UntitledDocument奧特福(Otford)是一個十分不起眼的小鎮,離倫敦不遠,當地人稱之為村莊。像所有的英格蘭小鎮一樣,奧特福安詳、寧靜,毫不張揚。尤其是在這一個周末的早晨。憋了好幾天的太陽終於又可以露臉了,他悄悄地將柔和的光芒灑在雨水衝刷過的街麵上和屋頂上。路上的行人寥寥可數,就連商業大街上都幾乎空無人煙。商店的大門虛掩著,卻毫無營業的跡象。可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
[6]
[7]
[8]
[9]
[1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