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威尼斯旅行,一不小心就會迷失在阡陌縱橫的水巷裏,沉溺於悠悠往事的煙塵中。- 作者
裏奧多大橋(Ponte di Rialto)是威尼斯第一大橋。它橫貫在威尼斯第一大河-威尼斯大運河上,四百多年來一直作為威尼斯的象征吸引著世界各地的遊人。
大橋全部都是采用大理石和花崗岩築成的,據說意大利文藝複興時期三傑之一的米開朗基羅對大橋的設計風格產生過很大的影響。
大橋橫跨在威尼斯大運河的中段,因此隻要船在運河上,就有機會和大橋照麵。當大橋進入視野的時候,仿佛遠遠地看到一座宮殿,拱形門窗,雕梁畫柱,越來越近。漸漸地,大橋上可以見到綽綽的人影了,可以見到橋壁上的浮雕了,可以見到寬大的橋洞了。最後,船兒輕輕地滑過了橋洞,又漸漸遠去。這時候,回眸再望,還是一模一樣的感覺,這是由於橋的兩側是完全對稱的緣故。
大橋的周圍人流密集,是除了聖馬可廣場以外最熱鬧的場所。當然這裏也是商販的聚集處,大橋的橋麵上以及大橋兩端延伸出去的小街上,擠滿了商鋪。商鋪外的架子上,櫥窗裏擺放著各式各樣的臉譜,有的臉譜和真人的麵孔一樣大小,可以供人們在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威尼斯嘉年華上戴用。也有的小如大拇指,可以放在首飾盒或玻璃櫃裏欣賞。除了麵具,人們最津津樂道的還有隨處可見的貢多拉草帽,這種窄邊的草帽上還係著一對長長的飄帶,藍藍的,讓人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海洋。
從裏奧多大橋到聖馬可廣場,要是坐船的話,必須跟著運河繞一個大彎子,可要是步行的話,不僅距離近,而且走小街、穿水巷、跨小橋,完全換了一種意境。因此我們在裏奧多大橋和聖馬可廣場之間來來回回都是步行,從來沒有厭煩過。
然而,從裏奧多大橋往聖馬可廣場容易,可是一旦反過來,我們就要經常迷路了。原來威尼斯大運河的兩岸絕大部分被沿河的房屋占據了,隻有少數地段例如聖馬可廣場以及裏奧多大橋兩側有不長的岸邊人行道。因此當我們從聖馬可廣場走到裏奧多大橋時,一不小心,就會走進死胡同,這時候,隻見浩淼的河水擋住了去路,裏奧多大橋就在不遠處,可望不可及。
裏奧多大橋邊有的是食肆和咖啡館,以便可以讓遊客們坐在河邊享受亞得裏亞海的陽光和威尼斯大運河散發的情調。我們也在橋頭找了個位置坐了下來。聽從了身穿藍色T恤衫的服務員建議,我們選擇了當地最受歡迎的白葡萄酒,緊貼大橋,觀賞河上的風景。
離我們座位的不遠處除了水上巴士站以外,還有一個貨運碼頭,裝運食品和酒水的小船就在這裏卸貨。裏奧多大橋的橋洞裏不斷地吞吐著各式各樣的船隻。我旁邊坐著一對老年夫婦,那男的正在閱讀一份泰晤士日報,估計應該是英國人。我的朋友呢,正在給遠方的親人寫明信片。陽光普照在大運河上,在這十月的金秋,溫暖而安詳的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