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上海是我成長和成熟的地方。近年來,上海在我的眼裏慢慢地變得陌生了,可是卻不會改變我對她的感情。因為這座城市承載了我太多的得和失,太多的愛和痛。
我一直認為外灘是上海的精華。每一次回上海,外灘是一定要去的。站在外灘的堤岸上,看著來來往往的人群,我能覺察出他們都是來自全國乃至世界各地。這些人是專門來尋找大上海的感覺的。現在的我也成了其中一員。我喜歡看外灘,隻有在外灘,我才能感受到上海那一股與其它任何中國城市所不同的氣質。
春花爛漫的五月,正逢上海世博會開幕,我又來到了上海。在這期間,世博園去了,外灘也沒有漏掉。當然也不可能漏掉。
站在江邊,看到大麵積的綠地和成群結隊的人流,我隱隱約約地感到一種異樣。疑惑中,我發覺是因為觀景大道拓寬了許多。原來是觀景大道麵向黃浦江淩空伸出了一截。當我們在江邊大道上行走時,也許我們的腳步就在水麵上移動。
看外灘,我絕不會忽略浦西的那一排老式建築群。這些用大理石、花崗岩建起來的大廈無論從總體上看,還是分開來瞧都是無可挑剔的美輪美奐。盡管他們的年齡平均要有一百歲了,卻依然出落得雍容華貴,絲毫不受歲月帶來的影響。
浦東是一個新發展的地區,那裏是中國現代化的縮影。隻見形態不一、高矮肥瘦的摩天大樓幢幢風情萬種,在藍天下散發出熠熠的光彩。
這讓我想起了我的年輕時代,那時候我也經常來看外灘。從浦西越過江麵望去,對岸是一片漫長的廠房,或者是簡陋的村鎮。那時候對住在浦西的上海都市人來說,浦東就是一片未開墾的土地。“寧要浦西一張床,不要浦東一幢房”曾經主宰了浦西人的生存理念。無論住房多困難,就是不願意往浦東搬。可是浦東開放才二十年的功夫,就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擁有浦東一套房,反而成了人們夢寐以求的理想了。
浦西沿岸也在悄悄地發生著變化。這些變化不僅僅體現在岸邊的人性化改革。也滲透到麵向黃浦江的那一棟棟渾身散發著西方古典風情的大廈裏。這些建築原來曾是英國殖民主義的產物,上海解放以後,它們從外國銀行、外國公司或辦事處的手裏收歸國有,大部分用來作為政府機構,留下了少數建築移作他用。近年來,借著浦東特區開發的東風,留駐在外灘建築群裏的政府機構大部分都撤走了,隻留下了上海總工會和檔案館等少數機關。其他的不是被中外銀行所租用,就是被外國財團承包,轉身就被包裝成了高檔的商業娛樂場所。
沿著這些建築群行走,不像走在城市的街道上,而是在參觀近代建築博物館。從每幢建築物的外牆上我們都能找到一塊做工精致的銘牌,上麵記錄了設計者、承建商、建造年份和房屋風格等信息。在一些大樓裏,西方的名品專賣店和格調高雅的餐廳酒吧吸引著行人的目光。
帶著好奇心,我走進了坐落在廣東路口的外灘三號大廈,這座大廈建於一九一六年,是外灘第一座鋼結構的英國古典主義風格大廈,看上去雄渾剛健。底下兩層是喬治阿瑪尼的上海專賣店。我繞過專賣店,從廣東路的邊門進去,經過電梯間,從後麵的樓梯走上去,三樓是一家畫廊,裏麵正在展出一位新銳派畫家的文化大革命題材的油畫。我經過四樓和五樓的法式餐廳和中式餐廳來到六樓,那裏有一家酒吧。由於是頂樓,我在陽台上找了個空位,要了一杯紅茶。陽台的一角還有一個塔樓,四麵開窗,打聽之下,那裏是私人包間,需要預定才能登樓。
在陽台上瞭望外灘,別有一番情趣。江對岸的建築群豁然變得開朗起來,世界上第三高的世貿中心(前兩名分別是迪拜塔和台北101大樓)和八十八層的金茂大廈好像在俯瞰著周圍的現代高樓。據說不久將在這兩座大廈之間聯結起一條空中走廊,就像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的雙峰塔一樣,不知會不會實現。
養育了上海的母親河黃浦江猶如一條銀色的緞帶將浦東的現代化大廈和浦西的西方古典主義高樓統一起來,形成了世界上最獨特的城市景觀。這就是今天的新外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