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美國

活在美國博客這裏收集了所有居住在美國必須知道的...對你有幫助,都是我在網上搜尋到的有關在美國生活的實際有用信息,希望對你也有幫助
博文
不知不覺中來到美國已近兩年了。對於我來說,人生更多是一種經曆。雖說我並不喜歡美國過於平靜的生活,可是更多時候,我寧願把他作為一種人生的經曆,這樣心情會好很多,也更留心身邊平凡卻感人的東西。想分享兩件比較感動我的事情,但願大家周末愉快。
第一件事是我在一個本地的音樂談話類的節目中聽到的。聽這個故事的時候是一個陽光燦爛的下午,老公送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6-07-03 12:04:43)
美國有個史特拉(stella)獎,每年頒給最成功也最荒誕的訴訟案的原告律師和白癡陪審團。
  史特拉獎以stellarebecca命名,她今年八十一歲,曾因邊開車邊喝熱咖啡而燙了腿,成功告贏麥當勞而得到百萬賠償。
  
  其中2002年入選的案子有:
  一、德州奧斯汀
  有位叫catherinerobertson的婦女告贏一家家具店得到七十八萬美元的賠償,原因是她在該家具店內[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這兩天和一個失散多日的小姐妹終於聯係上了。雖然今年F1簽證
形勢一路走低,哀鴻遍野,她還是勝利突圍而出,如今在紐約州北邊
,生活學習一切都好,隻有一點出乎意料,就是單身的美眉,根本就
沒有想傳說中的那麽熱門。
  她自嘲說,以為自己會有多吃香呢,結果來接飛機的都沒有。最
後是中國學生會來接,自己還掏了100美金的打的費。
  到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06-07-03 12:02:41)
美國電話公司的效率
家裏一直有兩條電話線,革命的分工是這樣的:一條是電話線,一條是傳真線。
後來社會發展了,技術進步了,大家爭先恐後地上網,結果兩條線都忙碌不堪,而且還不夠用,尤其是放學下班之後睡覺之前。年輕人提議要社會改良--提前進入小康,上cableline(寬帶),他並再三強調寬帶的種種好處,隻是閉口不提資金投入的那部分。
什麽事情,說[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清華真不咋樣一個中國留學生眼中的中美大學
 從生源上講,美國沒有哪個學校像清華大學一樣可以把全國各省的理科狀元和前10名中的大部分收入校中。即使麻省理工學院在理工科方麵獨占鼇頭,但是加州理工學院、斯坦福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等名校也並不遜色。從優秀學生的聚集程度上講,大概麻省理工學院加上斯坦福大學都不足以與清華一拚。
  我所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海外見聞看“破產”--才把資本主義的優越性整明白了
更多京虎子趣文請點擊《虎子專欄》>>>>>>>
在國內時沒見過破產的,那時家裏也沒什麽產,破與不破沒多大區別。對破產的印象就是報上時不常報道日本什麽人欠下了百來輩子還不上的債,找一高樓事先公開宣布某月某日跳樓,人死債消。到日子小一百萬人等在那兒,跟紅衛兵接受偉大領袖檢閱似的。樓頂上先回顧一[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生活在美國:最常有用的英語口語900句
1.Isee.我明白了。
2.Iquit!我不幹了!
3.Letgo!放手!
4.Metoo.我也是。
5.Mygod!天哪!
6.Noway!不行!
7.Comeon.來吧(趕快)
8.Holdon.等一等。
9.Iagree。我同意。
10.Notbad.還不錯。
11.Notyet.還沒。
12.Seeyou.再見。
13.Shutup!閉嘴!
14.Solong.再見。
15.Whynot?好呀!(為什麽不呢?)
16.Allowme.讓我來。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昨天太太打電話來說簽證批下來了,很順利。我想或許也有不少人想了解,所以就把過程簡單敘述一
下。
我是用了2個星期時間準備資料,最好是提前1個月,不然會很忙手忙腳的,象我一樣。嗬嗬。
具體資料包括:(這個清單我就當所有簽證資料的封麵)
Applicant:
1.Passport
2.4passport-sizephotos
3.Letterfromtheinvitor
4.2applicationforms(IMM5257(06-2002)B)
5.1FamilyCompositi[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6-07-03 11:59:22)
美國的瘋子何其多
·冰 兒·
  十之八九,很多人看到瘋子二字都心裏一陣不舒服,更不用說談論此話題。隻是我這裏要談的可能不是簡單的瘋人院裏的病例,說實在的,從小到大,哪有到瘋人院去過,隻有在偶然時發現路邊有一個不正常的人而已,每每看到,都會心裏一縮,腳步加快的走開,人之常情耶。我所認為的瘋子大約不僅僅於此,那些也許平時看來和正常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06-07-03 11:59:00)
紐約郊區的葬禮
 ·張宗子·
  一.
  皮特兩周前過世了,葬禮定在今天。昨天下午,在辦公室匆忙打電話給花店,安排送一隻花圈到殯儀館。接電話的老太太,估計是店東或店東家裏的人,隻會說廣東話,咬了半天舌頭也沒搞明白意思。花店在唐人街,花圈要送到布魯克林,這事花店做不了,還得拜托布魯克林那邊的同行。這樣來來回回轉了好幾通電話,才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
[6]
[7]
[8]
[9]
[10]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