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
說來奇怪,第一次知道伯利茲,是從地圖上找來的。
冬天的時候,總想去暖和的地方度假。掐著手指頭算算,加勒比海的島國,牙買加,古巴,巴哈馬去過了。墨西哥,夏威夷,佛州,去過好幾趟,亞利桑那也玩遍了。這次大家時間有限,能去哪兒呢?
大灰在穀歌地圖上找呀找,發現我們這裏到伯利茲有直飛。然後就決定,去伯利茲!
他的理由簡單粗暴:多於五個小時有直飛的地方,如果不是商業城市,那肯定好玩。
後來我在地圖上查中美洲,除了伯利茲,別的國家,或多或少都聽說過。
為什麽我們周圍的朋友和同事,沒有人去過伯利茲,甚至沒有提起過伯利茲呢?
大灰給出一個解釋:伯利茲和台灣建交,和中國沒有建交。持中國護照,是不能去伯利茲的。也許由於這個原因,老中群體裏鮮有人知道伯利茲。
可是我有老美老印同事呀!還有一個台灣女生,特能玩,我去的地方,她都去過。
大灰又出一個解釋:伯利茲是一個未發掘的瑰寶, 滄海遺珠!他給我們看了網上伯利茲的藍洞,瑪雅遺跡,浮潛,海灘等照片,看得激動不已。
還有,伯利茲的官方語言是英語,對我們來說沒有語言障礙。
於是訂機票,訂旅館,租車,一切搞定。
出發前沒多久,我在網上查伯利茲的注意事項。看到美國國務院的領事事務局對伯利茲的旅行建議級別是三級 - 重新考慮旅行(Reconsider travel),因為暴力犯罪率高。我大吃一驚,連叫糟了糟了。
大灰仔細讀了讀,又在網上查,向我指出,有危險的是伯利茲最大的城市 - 伯利茲城的南麵。我們去的旅遊區治安還好,是二級 - 提高警惕(Exercise increased caution)。我們飛到伯利茲城,取車後迅速離開,應該問題不大。
機票旅館都訂好了,也無反悔餘地。
======
一月十日,飛到伯利茲城。租車開兩個小時到達內陸城市聖伊格納西奧,夜幕已落。旅館的房間散落在樹林中,需走不同的林間小徑到達。我們入住的小屋門口有一大塊陽台,有吊床,沙發。房間很大,兩室一廳,還是挺滿意的。
次日清晨,樹林裏鳥語花香,讓人覺得神清氣爽。
住處的曲徑通幽
我們先去聖伊格納西奧農貿市場,嚐了伯利茲的傳統早點普普薩和炸傑克。
我想買些水果,發現賣得比美國還貴。我買了一個菠蘿和一個橘子,當場讓人切了嚐,並不好吃。買了木瓜和麵包果回來。我當時以為麵包果可以直接吃,查了查,才發現要油煎了吃。後來依葫蘆畫瓢做了,孩子們很喜歡。
我很奇怪水果那麽貴,當地人怎麽生存。要知道,伯利茲的人均GDP才20,美國是81。如果水果都比美國貴,那一般人錢怎麽夠用。
大灰說,美國人的生活條件好。我們小時候在中國,一般人也不吃水果的。
我說,我清清楚楚地記得,夏天家裏會買大西瓜回來,放到井裏浸涼了,再拉上來吃。秋天,爸媽的工作單位裏會發一箱一箱的蘋果。我們家放在床下,媽媽經常搗騰,撿快爛的先吃,這樣總吃不到蘋果最好的狀態。還有,楊梅,枇杷,甘蔗,桔子,梨,好些水果呢。
大灰說,冬天可是沒水果吃。
小灰說,伯利茲的食材貴,可能一般人家的大部分收入都用於溫飽了。而美國,吃的消費隻占收入很小的比例,家庭收入可以用於其他消費,比如旅遊,房產,保險等等。
我覺得小灰的說法比較有道理。

伯利茲傳統早餐普普薩

聖伊格納西奧農貿市場的水果攤

聖伊格納西奧農貿市場的小商品攤
下午去了卡哈爾佩奇考古保護區,是公元前1200-900年間瑪雅人的聚居地。包括了八個廣場,鼎盛時期有10,000-50,000居民。瑪雅人崇尚血祭,會把舌頭前端,男性生殖腺前端,手指頭割下來祭奠,我想想都痛。古時人類對神靈的虔誠程度,遠超出現代人的想象。
當時趕時間,看得匆忙。後來網上找到這篇詳細介紹:https://www.themayanruinswebsite.com/cahal-pech-1.html,補了不少知識。旅遊的時候看到這個網站就好了。
從後山回到前門時,聽到一種很奇怪的聲音,響而有力,又有些鈍感。像是機械裝置發出的,又像動物發出的,真偽難辨。
我們繞到山前麵,小灰和小貝看到樹上有黑色的猴子。照著那形體查了查,是一種叫吼猴的猴子。我們先前聽到的聲音,正是吼猴發出的。

卡哈爾佩奇考古保護區的瑪雅遺址

卡哈爾佩奇考古保護區的瑪雅遺址

卡哈爾佩奇考古保護區的吼猴
從卡哈爾佩奇考古保護區出來,接著去看綠鬣蜥保護項目。導遊說,這是為拯救鬣蜥的項目。伯利茲本來有許多鬣蜥。鬣蜥蛋在83度以上孵出雄性鬣蜥,以下孵出雌性鬣蜥。這些年氣溫升高,雌鬣蜥越來越少了。但是雌鬣蜥是瑪雅人的傳統菜肴,肉和蛋均可燒菜,因此懷孕的雌鬣蜥一度成了重點捕捉對象。一隻懷孕的雌鬣蜥可賣到200美金,鬣蜥因而數量急劇減少。現在伯利茲已經把捕捉懷孕的雌鬣蜥定為非法行為了。
導遊先介紹了幾種鬣蜥,說綠色鬣蜥是雌的,黃色的是雄的。然後帶我們到有五隻成年鬣蜥生活的地方。鬣蜥對人友好,導遊說我們可以摸摸它。大家輪著摸了鬣蜥的頭,身子和尾巴。
我們又參觀了一邊的孵化站,幼鳥飼養區,築巢區。
孵化站裏有各種年齡段的鬣蜥,導遊比較了一歲,兩歲,三歲,四歲,五歲的鬣蜥,個子逐年長大。到五歲時,雄鬣蜥開始從綠色變黃色了。
幼鳥飼養區裏是幾個月大的小鬣蜥,翠綠翠綠的,很活躍的跳來跳去,不像成年鬣蜥,經常一動不動地蹲著。

成年鬣蜥

幼年鬣蜥
晚上在Cenaida’s餐館吃伯利茲菜。大灰點的蝦非常好吃,可惜沒幾隻。我們吃完又要了一份。伯利茲菜係中,碳水化合物占大頭,主要是米飯和餅。其次是肉或海鮮做成的菜,隻有一小碟。還有一點色拉和一小碗紅豆湯。菜好吃,總體量不大,我們一家四口點了六份。價格倒也便宜,折成美金才五十刀。


伯利茲的傳統菜係
吃完飯後天已經黑了。我們在街上走走,看到有零零落落的外國遊客走過,還有單身女性走過。感覺很安全,比美國許多大城市安全多了。來之前對伯利茲安全的擔心,也拋到九霄雲外了。
伯利茲 - Belize
未發掘的瑰寶 - hidden gem
藍洞 - Blue Hole
浮潛 - snorkel
美國國務院 - U.S.Department of State
領事事務局 - Bureau of Consular Affairs
旅行建議級別 - Travel Advisory Levels
暴力犯罪 - violent crime
聖伊格納西奧 - San Ignacio
聖伊格納西奧農貿市場 - San Ignacio Farmer’s Market
普普薩 - Pupusas
炸傑克 - Fry Jack
木瓜 - Papaya
麵包果 - Bread Fruit
卡哈爾佩奇考古保護區 - Cahal Pech Archaeological Reserve
吼猴 - Howler Monkeys
綠鬣蜥保護項目 - Green Iguana Conservation Project
孵化站 - Incubation Station
幼鳥飼養區- Iggy Nursery
築巢區 - Nesting Area
滄海遺珠伯利茲 - 初探
亦緣 (2025-11-01 16:33:03) 評論 (11)2025年1月。
說來奇怪,第一次知道伯利茲,是從地圖上找來的。
冬天的時候,總想去暖和的地方度假。掐著手指頭算算,加勒比海的島國,牙買加,古巴,巴哈馬去過了。墨西哥,夏威夷,佛州,去過好幾趟,亞利桑那也玩遍了。這次大家時間有限,能去哪兒呢?
大灰在穀歌地圖上找呀找,發現我們這裏到伯利茲有直飛。然後就決定,去伯利茲!
他的理由簡單粗暴:多於五個小時有直飛的地方,如果不是商業城市,那肯定好玩。
後來我在地圖上查中美洲,除了伯利茲,別的國家,或多或少都聽說過。
為什麽我們周圍的朋友和同事,沒有人去過伯利茲,甚至沒有提起過伯利茲呢?
大灰給出一個解釋:伯利茲和台灣建交,和中國沒有建交。持中國護照,是不能去伯利茲的。也許由於這個原因,老中群體裏鮮有人知道伯利茲。
可是我有老美老印同事呀!還有一個台灣女生,特能玩,我去的地方,她都去過。
大灰又出一個解釋:伯利茲是一個未發掘的瑰寶, 滄海遺珠!他給我們看了網上伯利茲的藍洞,瑪雅遺跡,浮潛,海灘等照片,看得激動不已。
還有,伯利茲的官方語言是英語,對我們來說沒有語言障礙。
於是訂機票,訂旅館,租車,一切搞定。
出發前沒多久,我在網上查伯利茲的注意事項。看到美國國務院的領事事務局對伯利茲的旅行建議級別是三級 - 重新考慮旅行(Reconsider travel),因為暴力犯罪率高。我大吃一驚,連叫糟了糟了。
大灰仔細讀了讀,又在網上查,向我指出,有危險的是伯利茲最大的城市 - 伯利茲城的南麵。我們去的旅遊區治安還好,是二級 - 提高警惕(Exercise increased caution)。我們飛到伯利茲城,取車後迅速離開,應該問題不大。
機票旅館都訂好了,也無反悔餘地。
======
一月十日,飛到伯利茲城。租車開兩個小時到達內陸城市聖伊格納西奧,夜幕已落。旅館的房間散落在樹林中,需走不同的林間小徑到達。我們入住的小屋門口有一大塊陽台,有吊床,沙發。房間很大,兩室一廳,還是挺滿意的。
次日清晨,樹林裏鳥語花香,讓人覺得神清氣爽。
住處的曲徑通幽
我們先去聖伊格納西奧農貿市場,嚐了伯利茲的傳統早點普普薩和炸傑克。
我想買些水果,發現賣得比美國還貴。我買了一個菠蘿和一個橘子,當場讓人切了嚐,並不好吃。買了木瓜和麵包果回來。我當時以為麵包果可以直接吃,查了查,才發現要油煎了吃。後來依葫蘆畫瓢做了,孩子們很喜歡。
我很奇怪水果那麽貴,當地人怎麽生存。要知道,伯利茲的人均GDP才20,美國是81。如果水果都比美國貴,那一般人錢怎麽夠用。
大灰說,美國人的生活條件好。我們小時候在中國,一般人也不吃水果的。
我說,我清清楚楚地記得,夏天家裏會買大西瓜回來,放到井裏浸涼了,再拉上來吃。秋天,爸媽的工作單位裏會發一箱一箱的蘋果。我們家放在床下,媽媽經常搗騰,撿快爛的先吃,這樣總吃不到蘋果最好的狀態。還有,楊梅,枇杷,甘蔗,桔子,梨,好些水果呢。
大灰說,冬天可是沒水果吃。
小灰說,伯利茲的食材貴,可能一般人家的大部分收入都用於溫飽了。而美國,吃的消費隻占收入很小的比例,家庭收入可以用於其他消費,比如旅遊,房產,保險等等。
我覺得小灰的說法比較有道理。

伯利茲傳統早餐普普薩

聖伊格納西奧農貿市場的水果攤

聖伊格納西奧農貿市場的小商品攤
下午去了卡哈爾佩奇考古保護區,是公元前1200-900年間瑪雅人的聚居地。包括了八個廣場,鼎盛時期有10,000-50,000居民。瑪雅人崇尚血祭,會把舌頭前端,男性生殖腺前端,手指頭割下來祭奠,我想想都痛。古時人類對神靈的虔誠程度,遠超出現代人的想象。
當時趕時間,看得匆忙。後來網上找到這篇詳細介紹:https://www.themayanruinswebsite.com/cahal-pech-1.html,補了不少知識。旅遊的時候看到這個網站就好了。
從後山回到前門時,聽到一種很奇怪的聲音,響而有力,又有些鈍感。像是機械裝置發出的,又像動物發出的,真偽難辨。
我們繞到山前麵,小灰和小貝看到樹上有黑色的猴子。照著那形體查了查,是一種叫吼猴的猴子。我們先前聽到的聲音,正是吼猴發出的。

卡哈爾佩奇考古保護區的瑪雅遺址

卡哈爾佩奇考古保護區的瑪雅遺址

卡哈爾佩奇考古保護區的吼猴
從卡哈爾佩奇考古保護區出來,接著去看綠鬣蜥保護項目。導遊說,這是為拯救鬣蜥的項目。伯利茲本來有許多鬣蜥。鬣蜥蛋在83度以上孵出雄性鬣蜥,以下孵出雌性鬣蜥。這些年氣溫升高,雌鬣蜥越來越少了。但是雌鬣蜥是瑪雅人的傳統菜肴,肉和蛋均可燒菜,因此懷孕的雌鬣蜥一度成了重點捕捉對象。一隻懷孕的雌鬣蜥可賣到200美金,鬣蜥因而數量急劇減少。現在伯利茲已經把捕捉懷孕的雌鬣蜥定為非法行為了。
導遊先介紹了幾種鬣蜥,說綠色鬣蜥是雌的,黃色的是雄的。然後帶我們到有五隻成年鬣蜥生活的地方。鬣蜥對人友好,導遊說我們可以摸摸它。大家輪著摸了鬣蜥的頭,身子和尾巴。
我們又參觀了一邊的孵化站,幼鳥飼養區,築巢區。
孵化站裏有各種年齡段的鬣蜥,導遊比較了一歲,兩歲,三歲,四歲,五歲的鬣蜥,個子逐年長大。到五歲時,雄鬣蜥開始從綠色變黃色了。
幼鳥飼養區裏是幾個月大的小鬣蜥,翠綠翠綠的,很活躍的跳來跳去,不像成年鬣蜥,經常一動不動地蹲著。

成年鬣蜥

幼年鬣蜥
晚上在Cenaida’s餐館吃伯利茲菜。大灰點的蝦非常好吃,可惜沒幾隻。我們吃完又要了一份。伯利茲菜係中,碳水化合物占大頭,主要是米飯和餅。其次是肉或海鮮做成的菜,隻有一小碟。還有一點色拉和一小碗紅豆湯。菜好吃,總體量不大,我們一家四口點了六份。價格倒也便宜,折成美金才五十刀。


伯利茲的傳統菜係
吃完飯後天已經黑了。我們在街上走走,看到有零零落落的外國遊客走過,還有單身女性走過。感覺很安全,比美國許多大城市安全多了。來之前對伯利茲安全的擔心,也拋到九霄雲外了。
伯利茲 - Belize
未發掘的瑰寶 - hidden gem
藍洞 - Blue Hole
浮潛 - snorkel
美國國務院 - U.S.Department of State
領事事務局 - Bureau of Consular Affairs
旅行建議級別 - Travel Advisory Levels
暴力犯罪 - violent crime
聖伊格納西奧 - San Ignacio
聖伊格納西奧農貿市場 - San Ignacio Farmer’s Market
普普薩 - Pupusas
炸傑克 - Fry Jack
木瓜 - Papaya
麵包果 - Bread Fruit
卡哈爾佩奇考古保護區 - Cahal Pech Archaeological Reserve
吼猴 - Howler Monkeys
綠鬣蜥保護項目 - Green Iguana Conservation Project
孵化站 - Incubation Station
幼鳥飼養區- Iggy Nursery
築巢區 - Nesting Ar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