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爺逛世界·2025巴爾幹半島遊(二)“歐洲社會主義明燈”阿爾巴尼亞(2)地拉那的共產主義痕跡

wuye_gallery (2025-10-26 14:21:15) 評論 (0)

在阿爾巴尼亞首都地拉那,現代化高樓與咖啡館之間,仍能尋到那個被封閉、被意識形態主導的時代印記。曾經的紅色首都,如今正以開放的姿態擁抱世界,但城市的脈動中仍隱藏著過去的回聲。沿著城市主軸線,從斯坎德培廣場出發,一場追尋共產主義痕跡的旅程,便在腳下展開。



金字塔(Piramida)



1988年,為紀念阿爾巴尼亞前領導人恩維爾·霍查而建,形如巨大石塚,象征個人崇拜的頂峰,曾被視為“社會主義勝利的紀念碑”。據傳由恩維爾·霍查的女兒普麗茨維拉·霍查(Pranvera Hoxha)與她的丈夫凱利·科克(Klement Kolaneci)共同設計。後政權更迭,如今,它被改造為青年與文化中心,“權力的紀念碑”變成了“自由的象征”。





金字塔夜景





從塔頂俯撖周圍景象









國會宮(Pallati i Kongreseve)



建於1980年代,用於勞動黨全國代表大會和官方活動。建築以方形立麵、簡潔線條為主,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風格的典範。如今被改作會議與展演場所,見證了從政治中心到公共文化空間的轉變。





國會宮夜景





文化宮(Pallati i Kulturës)



位於斯坎德培廣場,由蘇聯援建,是典型的社會主義公共建築。外觀宏偉莊重,曾是政治集會與藝術演出的場所,如今仍作為國家劇院和圖書館使用。





布洛庫區(Blloku)



曾為恩維爾·霍查和黨政高層的封閉居住區,普通民眾不得入內,高牆與警衛象征權力特權。下圖為恩維爾·霍查官邸舊址(網上的空拍照片),位於布洛庫區中心,是霍查生前的私人住所,外觀低調卻戒備森嚴。如今作為曆史遺址保存,提醒人們那段高度集權的歲月。共產主義崩潰後,布洛庫區成為地拉那最繁華的商業娛樂區,飯店、咖啡館林立,象征社會開放與時代變遷。









青年公園(前“斯大林公園”)



建於蘇聯援助時期,原名為紀念斯大林,是政治集會和宣傳活動的場所。隨著阿蘇關係破裂,雕像被拆除,公園更名為青年公園,成為市民休閑地。





公園內的“台灣噴泉飯店”





地下碉堡博物館1 和 2(Bunk’Art 1 & Bunk 'Art 2)



是地拉那最具代表性的曆史記憶博物館,皆由恩維爾·霍查時期為防核戰建造的地下碉堡改建而成。地拉那的地下碉堡博物館(Bunk’Art)分為兩座——市郊的 Bunk’Art 1 與市中心的 Bunk’Art 2。這兩座博物館都建於冷戰時期,是獨裁者恩維爾·霍查出於對外國入侵的極度恐懼而修建的防禦工事的代表。霍查一生偏執地擔心遭到攻擊,全國因此興建了超過七十萬座碉堡,幾乎遍布山林與海岸。 Bunk’Art 1 著重於軍事體製與防禦係統的介紹,而 Bunk’Art 2 則聚焦於內政部與秘密警察的活動,呈現極權體製下的社會控製與人權迫害。



地下碉堡博物館 1 位於市郊山區,規模龐大,擁有五層地下結構與上百個房間,原為政府高層的戰時避難所。館內展示從1939年意大利入侵到共產政權崩潰的軍事與政治曆史。我們因路途較遠和時間限製,沒來得及造訪。



地下碉堡照片(源於網絡)





地下碉堡博物館 2 則位於市中心政府區,較小但更具震撼力,重現阿爾巴尼亞秘密警察“Sigurimi”的監控體係與政治迫害。展覽以檔案、錄音與真實故事呈現極權時代下的恐懼與壓抑。兩館共同構成阿爾巴尼亞從封閉恐懼走向反思與開放的重要象征。



博物館入口外觀





地堡的穹頂內擺放著數十張黑白肖像照,推測應是秘密警察的受害者





博物館地堡入口





展覽從阿爾巴尼亞獨立(1912)和王國時期開始,我原以為重點會直接落在霍查的共產黨統治時期,卻驚訝地發現,展覽用了相當篇幅講述Sigurimi(秘密警察)成立前的曆史。那些泛黃的照片和曆史文件,似乎是在提醒人們,這個國家的權力機器早在共產獨裁之前就已紮根。







穿過一段昏黃的通道,是二戰時期展區。先是意大利,然後是德國,那是阿爾巴尼亞被占領的年代。







緊接著,展覽正式進入1944到1991年共產主義統治時期——那是一條漫長的黑暗隧道。







邊境展廳最令人印象深刻。牆邊擺著一隻正在低吼的邊防警犬模型,旁邊的人體穿著奇怪的黃色棉衣原物,用來訓練警犬嗅覺。盯著那身衣服,腦中浮現那些試圖逃離的人,他們未必是叛徒,隻是渴望自由。





再往前,一個防暴警察的模型全副武裝地站立著,頭盔、盾牌、警棍一應俱全。對麵玻璃櫃裏陳列著舊式通訊設備和警用電話,像一部無聲的冷戰紀錄片。









展覽還展示了告密製度與監控設備。一把掃帚裏藏著麥克風,一張木桌下裝著發射器。牆的一側展示了Sigurimi如何在民宅中安裝隱藏攝像頭,透過微小孔洞偷偷拍攝。那些設備粗糙而冰冷,卻足以摧毀一代人的信任。







另一間房重現了秘密警察辦公室:桌上放著老式打字機和電話,書櫃裏整齊排列著恩維爾·霍查的著作,牆上掛著他威嚴的肖像。空氣裏似乎仍殘留著命令與恐懼的氣味。





走到盡頭,是內政部長的套房,牆上掛著曆任部長的肖像,凝視著每一位進入者。





出口附近的展廳擺著一個用鐵籠、電視機、防毒麵具、鎬和步槍拚成的巨大機器人雕塑,象征那個以國家之名監控與懲罰的“怪物”。牆上有一句名言:“那些不能銘記過去的人,注定要重蹈覆轍。”這不僅是阿爾巴尼亞的警告,也是對全人類的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