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北京,一定會去頤和園轉轉。白天去又曬人又多,想著幹脆一大早就去,當作晨練了,不曬人又少,空氣還很新鮮。早上搭著第一趟公交車就去了頤和園。頤和園裏麵真是晨練的好地方,有一些退休的人在繞著昆明湖走路,跑步什麽的,空氣非常新鮮。我們繞著昆明湖邊走邊照相。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看看這張照片,象個什麽呢?覺得很有意思。
13
14
15
16
17
18
有幾張照片覺得很有意思,就上網查了一下,網上真是有些關於頤和園的介紹。“頤和園的建築“元素”真的是一枚壽桃和兩隻蝙蝠嗎?”( https://www.sohu.com/a/203160340_391289 )這篇文章裏寫了一個故事。以免以後找不到,我摘記了下來,不妨一起看看。
頤和園古建,氣勢恢宏,匠心獨具,堪稱典範,尤其是萬壽山中部一組建築,是遊園者絕不可忽略的。這組建築的設計來曆比較傳奇,還有一個你不知道的故事:一枚壽桃和兩隻蝙蝠竟然是頤和園中重要的建築元素!
相傳在清朝的乾隆年間,乾隆皇帝要為他的母親皇太後慶賀六十大壽,下令在北京西郊修建一座大園林。負責這項工程的是專管皇家宮殿、陵墓設計的樣式房。這個部門的主持人正是聞名全國的“樣式雷”,雷發達。
雷發達,他來自江西永修,也是雷氏家族發揚光大的第一代。清康熙二十二年,雖然當時他已年逾花甲,可是這位雷大神看起來還是一副“金骨精”(金領、精英、骨幹)的樣子!
他主持紫禁城重修設計時,大膽創新,保留了中軸線上大殿建築的嚴格對稱,但軸線兩側建築物排布隻求大致對稱,而在細節處尋求變化與不同,這樣,既突出了中心,體現了“居中為尊”,又形成了統一而有主次的整體。咱們先不說紫禁城到底是雷大神怎麽絞盡腦汁設計出來的,還是先看看這次“祝壽建築”怎麽才能讓乾隆皇帝滿意吧!
“樣式雷”祖輩都是木匠行的高手,傳到乾隆年間,“樣式雷”這一家子已經不知道為各朝皇帝修建了多少宮殿和園林,見過的人沒有不挑大拇指的。甭管多難的話兒他都能幹,可這次卻難壞了他。這個苦惱可不是現在人的壓力大這幾個字就能解釋的,那時候可是抗旨不遵的罪名,不但飯碗保不住,弄不好還得腦袋搬家呢!你說嚴重不嚴重,你說苦惱不苦惱!
“樣式雷”是在為園子的整體形狀發愁。園子這麽大,應該把它修成什麽樣子呢? 乾隆是個風流皇帝,這次又是為他的母親慶壽,這座園子要設計得使他滿意,沒有點兒吉祥如意的說詞是萬萬不行的。但修園子可不象寫字、畫畫兒那麽簡單。怎麽才能設計出個吉祥圖來呢?“樣式雷”感到無能為力,卻又不能推托不幹。
這時,從各地調來的工匠已經齊集北京,然而圖紙沒有設計好,大家也就不能動手施工。“樣式雷”整日關在屋子裏冥思苦想,乾隆又幾次三番派人前來催促。工匠們也替“樣式雷”著急,就是想不出好法子。愁得“樣式雷”嘴上起了好幾個大泡,茶不思,飯不想,連覺也睡不著了。
一天下午, “樣式雷”正憋在屋裏抽著水煙。有個工匠進來說:門外來了個老漢,一定要見見您,說是要找點兒活幹。”“樣式雷”隨著那工匠走出房門,隻見到一個六十開外的老漢。他身高體瘦,精神很好,看樣子身板挺硬朗。
他穿一身青布褲褂,手裏還提著一個裝木匠家什的布袋子。“樣式雷”對那老漢說:“老師傅,我們這兒眼下可沒話兒幹啊。”老漢一聽忙說,“老爺,修園子這麽大的工程,怎麽沒話兒幹呢? ”於是“樣式雷”就把自己遇到的難題對老漢說了一遍。最後,還特意指了指自己的嘴說“您看,我急得都上火了。”
老漢想想說。“既然這樣,那我就不強求了。不過,我遠道麵來,能不能讓我借住一宿再走呢? ”。“那有何難,咱們都是魯班爺的子孫啊! ”“樣式雷”滿口答應,又安排老漢去吃飯。老漢連說; “不忙不忙,既然您上了這麽大的火,老漢我這裏有隻壽桃獻給您,吃了敗敗火吧。”說著,從粗布家什袋裏掏出一個壽桃。“樣式雷”歎了口氣,又擺擺手說:“唉,吃不下去呀!”說完轉身回屋裏去了。
月亮都升起來了,“樣式雷”還在屋裏苦苦地思索著如何設計花園兒。忽然聽到外邊有一陣喝彩聲,還有人樂得直拍巴掌。他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情,忙走出門去看。隻見一夥工匠們圍攏成一個圈子,圈內竟是那個陌生的老漢。
老漢麵前前擺了一張方桌,桌子中間放著那隻壽桃,有一隻大蝙蝠正圍著桃子忽上忽下地飛著。他忙擠進人群,想仔細看看是怎麽回事。就在這時,那隻蝙蝠忽然落在壽桃旁邊,用兩隻翅膀圍著桃子,好象要把它捧起來似的。
“樣式雷”看著看著,忽然大叫一聲說:“有了! ”轉身就往屋裏跑。工匠們不知怎麽回事,也一齊擁進屋裏。隻見“樣式雷”鋪開紙,先畫了一座蝙蝠形的山峰,又在山的前麵畫了一片桃形的水泊。接著他又提筆在紙上寫了四個大字: “仙蝠捧壽”。大夥兒全明白了,齊聲喊好。這時“樣式雷”忽然想起了那個老漢,趕忙帶著大家一起出屋去找。
老漢、壽桃和蝙蝠全都不見了。一個工匠思謀著說: “不用問,那個老漢一定是祖師魯班爺下凡幫咱們忙來啦。那桃和蝙蝠,一準是他老人家邀請來的福星和壽星啊。”
這組建築以佛香閣為中心,分布在萬壽山的陽麵。呈不等邊八角形輪廓,下寬上窄,左右對稱。平穩端莊,又不呆板,奏響皇家園林的華彩樂章。
排雲門前,雲輝玉宇牌樓,是這組建築的序曲。提醒人們“重要景點,到了!”
雲輝玉宇牌樓,朝南的一麵,匾額題字是“星拱瑤樞”,是對佛香閣建築群確切的描述,四周建築如同眾星捧月,伴隨著、拱衛著居中的高閣。
後來的故事“樣式雷”就把“福山壽海”的圖紙樣式呈給乾隆,乾隆看了十分滿意,下旨按這個樣式建造。於是,“樣式雷”帶領眾工匠,照著圖紙施工,先挖了一個桃形的大湖,又用挖出來的土堆起了一座蝙蝠形的山。
蝙蝠的頭就在排雲殿前立著“雲輝玉字”牌坊的那個地方,身子是佛香閣那一溜兒建築。蝙蝠的翅膀就用那條有名的長廊連接的,對鷗坊和香藻軒是翅膀的兩個突出的肉錐兒。清漪園終於建造好了,山水都有了名字: 萬壽山和昆明湖。
故事寫得真有趣,感謝編寫故事的作者,是我們對頤和園有了更多的了解。下次回北京,還要再去頤和園走走。
頤和園的有趣故事
feifeigarden (2025-10-12 09:37:36) 評論 (0)到了北京,一定會去頤和園轉轉。白天去又曬人又多,想著幹脆一大早就去,當作晨練了,不曬人又少,空氣還很新鮮。早上搭著第一趟公交車就去了頤和園。頤和園裏麵真是晨練的好地方,有一些退休的人在繞著昆明湖走路,跑步什麽的,空氣非常新鮮。我們繞著昆明湖邊走邊照相。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看看這張照片,象個什麽呢?覺得很有意思。
13
14
15
16
17
18
有幾張照片覺得很有意思,就上網查了一下,網上真是有些關於頤和園的介紹。“頤和園的建築“元素”真的是一枚壽桃和兩隻蝙蝠嗎?”( https://www.sohu.com/a/203160340_391289 )這篇文章裏寫了一個故事。以免以後找不到,我摘記了下來,不妨一起看看。
頤和園古建,氣勢恢宏,匠心獨具,堪稱典範,尤其是萬壽山中部一組建築,是遊園者絕不可忽略的。這組建築的設計來曆比較傳奇,還有一個你不知道的故事:一枚壽桃和兩隻蝙蝠竟然是頤和園中重要的建築元素!
相傳在清朝的乾隆年間,乾隆皇帝要為他的母親皇太後慶賀六十大壽,下令在北京西郊修建一座大園林。負責這項工程的是專管皇家宮殿、陵墓設計的樣式房。這個部門的主持人正是聞名全國的“樣式雷”,雷發達。
雷發達,他來自江西永修,也是雷氏家族發揚光大的第一代。清康熙二十二年,雖然當時他已年逾花甲,可是這位雷大神看起來還是一副“金骨精”(金領、精英、骨幹)的樣子!
他主持紫禁城重修設計時,大膽創新,保留了中軸線上大殿建築的嚴格對稱,但軸線兩側建築物排布隻求大致對稱,而在細節處尋求變化與不同,這樣,既突出了中心,體現了“居中為尊”,又形成了統一而有主次的整體。咱們先不說紫禁城到底是雷大神怎麽絞盡腦汁設計出來的,還是先看看這次“祝壽建築”怎麽才能讓乾隆皇帝滿意吧!
“樣式雷”祖輩都是木匠行的高手,傳到乾隆年間,“樣式雷”這一家子已經不知道為各朝皇帝修建了多少宮殿和園林,見過的人沒有不挑大拇指的。甭管多難的話兒他都能幹,可這次卻難壞了他。這個苦惱可不是現在人的壓力大這幾個字就能解釋的,那時候可是抗旨不遵的罪名,不但飯碗保不住,弄不好還得腦袋搬家呢!你說嚴重不嚴重,你說苦惱不苦惱!
“樣式雷”是在為園子的整體形狀發愁。園子這麽大,應該把它修成什麽樣子呢? 乾隆是個風流皇帝,這次又是為他的母親慶壽,這座園子要設計得使他滿意,沒有點兒吉祥如意的說詞是萬萬不行的。但修園子可不象寫字、畫畫兒那麽簡單。怎麽才能設計出個吉祥圖來呢?“樣式雷”感到無能為力,卻又不能推托不幹。
這時,從各地調來的工匠已經齊集北京,然而圖紙沒有設計好,大家也就不能動手施工。“樣式雷”整日關在屋子裏冥思苦想,乾隆又幾次三番派人前來催促。工匠們也替“樣式雷”著急,就是想不出好法子。愁得“樣式雷”嘴上起了好幾個大泡,茶不思,飯不想,連覺也睡不著了。
一天下午, “樣式雷”正憋在屋裏抽著水煙。有個工匠進來說:門外來了個老漢,一定要見見您,說是要找點兒活幹。”“樣式雷”隨著那工匠走出房門,隻見到一個六十開外的老漢。他身高體瘦,精神很好,看樣子身板挺硬朗。
他穿一身青布褲褂,手裏還提著一個裝木匠家什的布袋子。“樣式雷”對那老漢說:“老師傅,我們這兒眼下可沒話兒幹啊。”老漢一聽忙說,“老爺,修園子這麽大的工程,怎麽沒話兒幹呢? ”於是“樣式雷”就把自己遇到的難題對老漢說了一遍。最後,還特意指了指自己的嘴說“您看,我急得都上火了。”
老漢想想說。“既然這樣,那我就不強求了。不過,我遠道麵來,能不能讓我借住一宿再走呢? ”。“那有何難,咱們都是魯班爺的子孫啊! ”“樣式雷”滿口答應,又安排老漢去吃飯。老漢連說; “不忙不忙,既然您上了這麽大的火,老漢我這裏有隻壽桃獻給您,吃了敗敗火吧。”說著,從粗布家什袋裏掏出一個壽桃。“樣式雷”歎了口氣,又擺擺手說:“唉,吃不下去呀!”說完轉身回屋裏去了。
月亮都升起來了,“樣式雷”還在屋裏苦苦地思索著如何設計花園兒。忽然聽到外邊有一陣喝彩聲,還有人樂得直拍巴掌。他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情,忙走出門去看。隻見一夥工匠們圍攏成一個圈子,圈內竟是那個陌生的老漢。
老漢麵前前擺了一張方桌,桌子中間放著那隻壽桃,有一隻大蝙蝠正圍著桃子忽上忽下地飛著。他忙擠進人群,想仔細看看是怎麽回事。就在這時,那隻蝙蝠忽然落在壽桃旁邊,用兩隻翅膀圍著桃子,好象要把它捧起來似的。
“樣式雷”看著看著,忽然大叫一聲說:“有了! ”轉身就往屋裏跑。工匠們不知怎麽回事,也一齊擁進屋裏。隻見“樣式雷”鋪開紙,先畫了一座蝙蝠形的山峰,又在山的前麵畫了一片桃形的水泊。接著他又提筆在紙上寫了四個大字: “仙蝠捧壽”。大夥兒全明白了,齊聲喊好。這時“樣式雷”忽然想起了那個老漢,趕忙帶著大家一起出屋去找。
老漢、壽桃和蝙蝠全都不見了。一個工匠思謀著說: “不用問,那個老漢一定是祖師魯班爺下凡幫咱們忙來啦。那桃和蝙蝠,一準是他老人家邀請來的福星和壽星啊。”
這組建築以佛香閣為中心,分布在萬壽山的陽麵。呈不等邊八角形輪廓,下寬上窄,左右對稱。平穩端莊,又不呆板,奏響皇家園林的華彩樂章。
排雲門前,雲輝玉宇牌樓,是這組建築的序曲。提醒人們“重要景點,到了!”
雲輝玉宇牌樓,朝南的一麵,匾額題字是“星拱瑤樞”,是對佛香閣建築群確切的描述,四周建築如同眾星捧月,伴隨著、拱衛著居中的高閣。
後來的故事“樣式雷”就把“福山壽海”的圖紙樣式呈給乾隆,乾隆看了十分滿意,下旨按這個樣式建造。於是,“樣式雷”帶領眾工匠,照著圖紙施工,先挖了一個桃形的大湖,又用挖出來的土堆起了一座蝙蝠形的山。
蝙蝠的頭就在排雲殿前立著“雲輝玉字”牌坊的那個地方,身子是佛香閣那一溜兒建築。蝙蝠的翅膀就用那條有名的長廊連接的,對鷗坊和香藻軒是翅膀的兩個突出的肉錐兒。清漪園終於建造好了,山水都有了名字: 萬壽山和昆明湖。
故事寫得真有趣,感謝編寫故事的作者,是我們對頤和園有了更多的了解。下次回北京,還要再去頤和園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