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被Google map 指引著繞路,到Oludeniz 已經晚了,今天要開五個小時的車和遊覽棉花堡,原來安排去費特希耶看利西亞懸崖石棺的計劃隻好放棄。今天就要告別地中海岸,向北邊的內陸駛去,去看聲名遠播的棉花堡,晚上的落腳則會在愛琴海邊。
棉花堡 Panmukkale
如果說格雷梅的喀斯特地形、熱氣球是土耳其獨特地貌的一張名片,那麽棉花堡則是土耳其中部的另一張名片。從Oludeniz地中海海岸向北開三個小時,就到了棉花堡。叫堡,其實並不是我們通常理解的城堡。從地形圖上看,這裏是和周圍地貌截然不同的一大片白色。地質學家給出的解釋,這一地區有一係列的天然溫泉,從溫泉噴出的泉水中富含碳酸氫鈣,流經地表,冷卻過程中碳酸鈣沉澱,在斜坡上層層堆積,形成了雪白階梯狀的鈣化地貌。被稱為棉花堡,隻是顏色白如棉花,質地上可沒有一點棉花的柔軟,是堅硬的石灰岩層,棉花堡這一地質奇觀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我們從南門進入,棉花堡有很大的停車場,內部有清晰的英文路標指引。走不多遠就到了主景區,山坡上大片的白色梯田,高處幾個白色梯田池還有溫泉水,進入溫泉水池要脫去鞋襪,光腳踩上去,岩層非常堅硬,表麵有許多棱格突起,異常的擱腳,小心的盡量走在沒有棱的地方。溫泉水是淺淺的蒂芬妮藍,在潔白的石灰岩層映襯下,水光瀲灩十分漂亮。水是溫溫的,淺的地方隻沒過腳背,深的地方則到膝蓋,有的地方水下很滑,要格外小心。在幾個深淺不一的溫泉水池中走了一圈,遊人真是很多,有時幾乎排隊前行。
水池旁有長長的水渠,嘩嘩流水不斷,可能是剛從地下溫泉中流出來的,腳放進出很舒服。坐在水渠旁眺望遠方,遠山如黛,山下大片的青草地和星星點點墨綠的樹木,,一汪翠綠的湖水點綴在大片的白色梯田的盡頭,天空中偶有滑翔傘掠過,這裏也有飛熱氣球,但不多。房子都是白牆紅屋頂的棉花堡小鎮靜靜的坐落在山坡下,見證著兩千年的雲淡風輕,往事如煙。
棉花堡的開發也是一波三折,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遊客人數激增對當地環境造成了破壞,投資者在山坡上建溫泉酒店,一些古城遺址遭到毀壞,酒店引入溫泉水,使部分溫泉梯田池幹涸。世遺的東西被破壞,引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介入,當地政府拆除了古遺址周圍的許多酒店和建築,遊客不能穿鞋進入溫泉池也是從那時開始實行。自然地貌得到保護,但棉花堡鎮和周邊經濟遭到重創,曾經的二百多間家庭旅館中,約有四分之三被迫關門,許多居民搬離了棉花堡。溫泉水這種單一旅遊資源還是太脆弱,當地居民沒能像格雷梅居民依靠石林地貌快速走上富裕的道路。
同棉花堡一起位列世遺的還有它上遊的古希臘溫泉城市希拉波利斯 Hierapolis。據說水中的礦物質對皮膚病,關節炎有療效,兩千多年前的古希臘時期,這裏就是溫泉之鄉,人們在周圍建起一座座城市,成為聞名遐邇的度假勝地。建於公元前兩百年的希拉波利斯就是其中之一,當時是小亞細亞最早最大的溫泉療養中心。古羅馬時期城市發展到鼎盛,羅馬皇帝將此處定為王室浴場,這裏也是達官貴人、豪紳巨富的治病療養聖地。
曆經地震和戰爭的數次損毀,古城已是廢墟一片,遺址麵積很大,但基本沒什麽可看的,殘垣斷壁、碎石瓦礫,有一個劇場相對完整的保留下來,這個劇場比之前看到的規模都大。遺址中挖出的文物都保存在了旁邊的博物館內 Hierapolis Archaeological Museum。讓人印象特別深刻的是石棺兩旁精美的石雕裝飾,展示了高超的工藝技術,也可以想見這裏曾經的奢華。
離開棉花堡,一路向西奔向愛琴海邊的城市庫賽德斯 Kusadasi,酒店訂在了愛琴海邊 ,Charisma Deluxe Hotel是一家評分很高,值得推薦的酒店。晚餐去了酒店對麵的一家餐館,我們坐在臨街的位置,和戶外相通,掛著遮陽簾。領導點了烤羊排。羊排上來後,一隻貓聞著味跳到了外麵的花壇上,坐在那裏盯著領導的晚餐,幾次起身要邁步上前,搞得領導一邊切羊排,吃羊排,一邊謹防著貓可能的出擊,貓的動作可是要比人快四倍。僵持了好一會兒,最後還是餐館的工作人員出去把貓趕走了。
土耳其的戶外有很多貓,在我們看來是無家可歸的流浪貓,可在土耳其人眼中和貓自己來說,它們可不是流浪貓。伊斯坦布爾的一條街邊有個有名的貓雕塑,其原型就是一支肥碩的大貓斜依在街道的台階上,雙腿叉開,露著胖胖的大肚子,一條前腿撐著台階,頭扭向一邊看著遠方,神態眼神怡然自得,一副睥睨天下的做派。從它的體態看知道不缺吃喝,從它放鬆的神態,知道它沒有感知周圍有任何的危險威脅,所以哪裏是流浪貓,在土耳其,它們就是和人族共存,有極大自由的貓族,人們會在戶外固定的地方給它們提供食物、水、甚至還有集體貓舍,沒有人會傷害它們。做為穆斯林,教義要求他們要善待一切動物,對於貓,更要好生照料。
古埃及人就和貓淵源甚深,尼羅河兩岸富饒的土地,人們最先進入農耕文明,豐收的糧食儲藏在穀倉,被老鼠禍害,貓咪出場,為人們解決了難題,於是人和貓建立了良好的共存關係,後來貓逐漸被神話,被當作神祗供奉起來,埃及神話中的巴斯特女神就是人身貓頭。那麽伊斯蘭文化又和貓有什麽淵源 ?據學者推測,伊斯蘭文化對貓情有獨鍾,很可能與古埃及對貓的崇拜有關,先知穆罕穆德就非常喜歡貓,還有一個廣為流傳的穆罕穆德斷袖的傳說,先知要去做祈禱,不忍叫醒在祈禱袍上熟睡的貓,寧可剪斷祈禱袍的袖子。先知愛貓的榜樣作用,使穆斯林把愛貓視作信仰的一部分。穆斯林民眾愛幹淨,也喜歡貓的潔淨習慣,每天不停的 “洗手洗臉”,結了大手小手還總是要掩蓋,貓在伊斯蘭世界是純潔的象征。
回到酒店,躺在酒店外海邊的躺椅上,等待愛琴海的落日,海水拍打著堤岸,已不像白天燥熱,海風習習很舒服。一路走來,在土耳其的西半部快轉了一圈,土耳其的旅遊資源很豐富,從北到南,不同的氣候,多樣的地理地貌,文化馬賽克多姿多彩,希臘遺風,羅馬古跡,濃厚的伊斯蘭文化,地中海、愛琴海邊迷人的海邊城市,風情萬種的伊斯坦布爾。我們在土耳其走了半個月,還是有想去而不得不取舍的地方。
愛琴海邊落日熔金
但土耳其的旅遊產業的確有許多讓遊客詬病的故事。去土耳其旅遊之前,就在油管上看到有人做了土耳其騙術的總結。打的士坐地起價,故意繞路;明明給了錢,到了目的地卻說沒給,還上來一幫本地人幫腔。買東西給的是大鈔,找的錢變成了假鈔,在土耳其旅行用現金的地方很多,而且我們盡量用現金,擔心信用卡信息被盜。買東西不僅要問錢數,還要問清幣種。還有被許多人提到的背著擦鞋箱,故意掉鞋刷的局,在大城市特別是旅遊景點要警惕背鞋箱的人,我們倒是沒遇見過。
我不知道這些詐術在土耳其的小商販中有多大比例,一顆老鼠屎害一鍋湯,遊客經曆的凡此種種的坑,整體商業信譽已經被破壞。我們在去土耳其前,應該說是對在土耳其可能遇到的騙術打了預防針,不過還是遇到了更高段位的,想有所借鑒的朋友請看土耳其半月遊(2)- 布爾薩被套路。
土耳其半月遊 (2) 布爾薩被套路
土耳其半月遊 – (10) 棉花堡
快樂旅途 (2025-10-11 11:16:31) 評論 (1)昨天被Google map 指引著繞路,到Oludeniz 已經晚了,今天要開五個小時的車和遊覽棉花堡,原來安排去費特希耶看利西亞懸崖石棺的計劃隻好放棄。今天就要告別地中海岸,向北邊的內陸駛去,去看聲名遠播的棉花堡,晚上的落腳則會在愛琴海邊。
棉花堡 Panmukkale
如果說格雷梅的喀斯特地形、熱氣球是土耳其獨特地貌的一張名片,那麽棉花堡則是土耳其中部的另一張名片。從Oludeniz地中海海岸向北開三個小時,就到了棉花堡。叫堡,其實並不是我們通常理解的城堡。從地形圖上看,這裏是和周圍地貌截然不同的一大片白色。地質學家給出的解釋,這一地區有一係列的天然溫泉,從溫泉噴出的泉水中富含碳酸氫鈣,流經地表,冷卻過程中碳酸鈣沉澱,在斜坡上層層堆積,形成了雪白階梯狀的鈣化地貌。被稱為棉花堡,隻是顏色白如棉花,質地上可沒有一點棉花的柔軟,是堅硬的石灰岩層,棉花堡這一地質奇觀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我們從南門進入,棉花堡有很大的停車場,內部有清晰的英文路標指引。走不多遠就到了主景區,山坡上大片的白色梯田,高處幾個白色梯田池還有溫泉水,進入溫泉水池要脫去鞋襪,光腳踩上去,岩層非常堅硬,表麵有許多棱格突起,異常的擱腳,小心的盡量走在沒有棱的地方。溫泉水是淺淺的蒂芬妮藍,在潔白的石灰岩層映襯下,水光瀲灩十分漂亮。水是溫溫的,淺的地方隻沒過腳背,深的地方則到膝蓋,有的地方水下很滑,要格外小心。在幾個深淺不一的溫泉水池中走了一圈,遊人真是很多,有時幾乎排隊前行。
水池旁有長長的水渠,嘩嘩流水不斷,可能是剛從地下溫泉中流出來的,腳放進出很舒服。坐在水渠旁眺望遠方,遠山如黛,山下大片的青草地和星星點點墨綠的樹木,,一汪翠綠的湖水點綴在大片的白色梯田的盡頭,天空中偶有滑翔傘掠過,這裏也有飛熱氣球,但不多。房子都是白牆紅屋頂的棉花堡小鎮靜靜的坐落在山坡下,見證著兩千年的雲淡風輕,往事如煙。
棉花堡的開發也是一波三折,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遊客人數激增對當地環境造成了破壞,投資者在山坡上建溫泉酒店,一些古城遺址遭到毀壞,酒店引入溫泉水,使部分溫泉梯田池幹涸。世遺的東西被破壞,引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介入,當地政府拆除了古遺址周圍的許多酒店和建築,遊客不能穿鞋進入溫泉池也是從那時開始實行。自然地貌得到保護,但棉花堡鎮和周邊經濟遭到重創,曾經的二百多間家庭旅館中,約有四分之三被迫關門,許多居民搬離了棉花堡。溫泉水這種單一旅遊資源還是太脆弱,當地居民沒能像格雷梅居民依靠石林地貌快速走上富裕的道路。
同棉花堡一起位列世遺的還有它上遊的古希臘溫泉城市希拉波利斯 Hierapolis。據說水中的礦物質對皮膚病,關節炎有療效,兩千多年前的古希臘時期,這裏就是溫泉之鄉,人們在周圍建起一座座城市,成為聞名遐邇的度假勝地。建於公元前兩百年的希拉波利斯就是其中之一,當時是小亞細亞最早最大的溫泉療養中心。古羅馬時期城市發展到鼎盛,羅馬皇帝將此處定為王室浴場,這裏也是達官貴人、豪紳巨富的治病療養聖地。
曆經地震和戰爭的數次損毀,古城已是廢墟一片,遺址麵積很大,但基本沒什麽可看的,殘垣斷壁、碎石瓦礫,有一個劇場相對完整的保留下來,這個劇場比之前看到的規模都大。遺址中挖出的文物都保存在了旁邊的博物館內 Hierapolis Archaeological Museum。讓人印象特別深刻的是石棺兩旁精美的石雕裝飾,展示了高超的工藝技術,也可以想見這裏曾經的奢華。
離開棉花堡,一路向西奔向愛琴海邊的城市庫賽德斯 Kusadasi,酒店訂在了愛琴海邊 ,Charisma Deluxe Hotel是一家評分很高,值得推薦的酒店。晚餐去了酒店對麵的一家餐館,我們坐在臨街的位置,和戶外相通,掛著遮陽簾。領導點了烤羊排。羊排上來後,一隻貓聞著味跳到了外麵的花壇上,坐在那裏盯著領導的晚餐,幾次起身要邁步上前,搞得領導一邊切羊排,吃羊排,一邊謹防著貓可能的出擊,貓的動作可是要比人快四倍。僵持了好一會兒,最後還是餐館的工作人員出去把貓趕走了。
土耳其的戶外有很多貓,在我們看來是無家可歸的流浪貓,可在土耳其人眼中和貓自己來說,它們可不是流浪貓。伊斯坦布爾的一條街邊有個有名的貓雕塑,其原型就是一支肥碩的大貓斜依在街道的台階上,雙腿叉開,露著胖胖的大肚子,一條前腿撐著台階,頭扭向一邊看著遠方,神態眼神怡然自得,一副睥睨天下的做派。從它的體態看知道不缺吃喝,從它放鬆的神態,知道它沒有感知周圍有任何的危險威脅,所以哪裏是流浪貓,在土耳其,它們就是和人族共存,有極大自由的貓族,人們會在戶外固定的地方給它們提供食物、水、甚至還有集體貓舍,沒有人會傷害它們。做為穆斯林,教義要求他們要善待一切動物,對於貓,更要好生照料。
古埃及人就和貓淵源甚深,尼羅河兩岸富饒的土地,人們最先進入農耕文明,豐收的糧食儲藏在穀倉,被老鼠禍害,貓咪出場,為人們解決了難題,於是人和貓建立了良好的共存關係,後來貓逐漸被神話,被當作神祗供奉起來,埃及神話中的巴斯特女神就是人身貓頭。那麽伊斯蘭文化又和貓有什麽淵源 ?據學者推測,伊斯蘭文化對貓情有獨鍾,很可能與古埃及對貓的崇拜有關,先知穆罕穆德就非常喜歡貓,還有一個廣為流傳的穆罕穆德斷袖的傳說,先知要去做祈禱,不忍叫醒在祈禱袍上熟睡的貓,寧可剪斷祈禱袍的袖子。先知愛貓的榜樣作用,使穆斯林把愛貓視作信仰的一部分。穆斯林民眾愛幹淨,也喜歡貓的潔淨習慣,每天不停的 “洗手洗臉”,結了大手小手還總是要掩蓋,貓在伊斯蘭世界是純潔的象征。
回到酒店,躺在酒店外海邊的躺椅上,等待愛琴海的落日,海水拍打著堤岸,已不像白天燥熱,海風習習很舒服。一路走來,在土耳其的西半部快轉了一圈,土耳其的旅遊資源很豐富,從北到南,不同的氣候,多樣的地理地貌,文化馬賽克多姿多彩,希臘遺風,羅馬古跡,濃厚的伊斯蘭文化,地中海、愛琴海邊迷人的海邊城市,風情萬種的伊斯坦布爾。我們在土耳其走了半個月,還是有想去而不得不取舍的地方。
愛琴海邊落日熔金
但土耳其的旅遊產業的確有許多讓遊客詬病的故事。去土耳其旅遊之前,就在油管上看到有人做了土耳其騙術的總結。打的士坐地起價,故意繞路;明明給了錢,到了目的地卻說沒給,還上來一幫本地人幫腔。買東西給的是大鈔,找的錢變成了假鈔,在土耳其旅行用現金的地方很多,而且我們盡量用現金,擔心信用卡信息被盜。買東西不僅要問錢數,還要問清幣種。還有被許多人提到的背著擦鞋箱,故意掉鞋刷的局,在大城市特別是旅遊景點要警惕背鞋箱的人,我們倒是沒遇見過。
我不知道這些詐術在土耳其的小商販中有多大比例,一顆老鼠屎害一鍋湯,遊客經曆的凡此種種的坑,整體商業信譽已經被破壞。我們在去土耳其前,應該說是對在土耳其可能遇到的騙術打了預防針,不過還是遇到了更高段位的,想有所借鑒的朋友請看土耳其半月遊(2)- 布爾薩被套路。
土耳其半月遊 (2) 布爾薩被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