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晚到Wurzburg維爾茨堡,入住酒店已經天黑了。雖然住的樓層挺高,不過,窗外看不到啥。
早上七點起床,拉開窗簾,意外地看到了不錯地景致。從我們的窗口可以眺望了維爾茨堡的老城和老城後麵的山巒。
1)
從前台拿了地圖,跟她們谘詢了一下如何從酒店走去老城。早上7:40,我們就開走去逛維爾茨堡。
維爾茨堡是德國Bavaria巴伐利亞州的一座城市,是巴伐利亞法蘭肯地區首府所在地。城市麵積87.7平方公裏,人後十二萬五千。它以奢華的巴洛克和洛可可式建築而聞名,尤其是建於18世紀的Residenz維爾茨堡宮,更是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
這座城市坐落在河畔美麗的丘陵地帶,擁有豐富的曆史底蘊。其擁有眾多酒吧、酒窖和釀酒廠,是Franconian弗蘭肯葡萄酒產區的中心。以其獨特的“bocksbeutel”(扁圓形酒瓶)而聞名。與德國其他地區交通便利,維爾茨堡不僅是遊客的熱門之選,而且作為繁忙的區域中心,它還舉辦自己的會議、貿易展覽會和季節性節日。
維爾茨堡還是德國最著名和最受歡迎的、貫穿德國南部的旅遊路線“浪漫之路” (Ramontic Road Germany)的起點。
2)
St. Johannis 聖約翰教堂
聖約翰教堂是一座福音派路德教會教堂,位於Rennweg和Residenz以北。它建於1893年,供奉施洗者聖約翰。它在二戰轟炸中被毀。 後於1957重建,保留了1893年所建教堂的頂部。如今,人們看到的是一座新哥特式塔樓,兩座細長的金字塔結構矗立在教堂入口處。
因出門很早,我們一路沒看到過遊客,直到在這裏,見到了一輛旅行車的大巴,正在下遊客。聽他們導遊講話,可以確認是華人,而且從聽口音,應該是大陸的團。我一邊走過他們身邊,一邊好奇地猜他們可能從哪個城市來的。
3)
4)
5)
6)
7)
Residenz 主教宮殿(維爾茨堡宮)
作為德國南部巴洛克式宮殿代表作的維爾茨堡主教宮,式歐洲最著名的宮殿之一。1720-1744年,由Balthasar Neumann巴爾塔薩·諾伊曼設計,並在Vienna維也納和Mainz美因茨的建築師門協作下建成。 融合了歐洲各地的藝術和裝飾風格。
1945年1在戰火中保留下來的部分包括,寬敞的樓梯道以及它的無柱拱頂,威尼斯畫家所作的舉世聞名的壁畫,白廳、帝王廳、花園廳的擺設和壁畫等等。
8)
10)
11)
我們去的時候,太早,宮殿內部還沒開放參觀。所以,外麵偌大的廣場裏,沒多少車,也沒幾個人。
後來我們開車離開維爾茨堡時,路過這裏,廣場上就已經是車停得滿滿的了。
12)
13)
宮殿花園
由眾多的花園雕塑和由纖巧繁瑣的洛可可風格裝飾的鍛造鐵門裝點得宮廷花園。每天免費開放至天黑。
我們在花園裏,又碰上了之前路過的旅行團一行。他們正在那裏一撥一撥的拍照,然後湊齊人要拍集體照。跟其中的一對中年夫妻聊了幾句,原來他們是從北京來德國的旅行團。
14)
15)
16)
Alte Universititat 老大學
連綿成片的文藝複興時期的建築群,這裏是1582你那大主教Echter創立的大學。南端是帶有當地建築風格的鍾樓的新建教堂Neubaukirche, 現為大學的大禮堂。東部是神學院Priesterseminar, 1715年,和米夏埃爾教堂Michaelskiche.
17)
18)
19)
街景:遙望要塞;窗台上的綠植鮮花,自行車停車場
20)
21)
22)
維爾茨堡大教堂(聖克利安大教堂)
這座大教堂是為了紀念愛爾蘭殉道者聖克利安,他在此地因傳教而殉道。最初的大教堂被認為是現在的Neumunster新明斯特聖殿所在地——現在大教堂的位置是在11世紀選定的。
聖克利安大教堂,是11/12世紀德國建築史上一座重要得裏程碑,是德國境內排名第四的羅馬教堂。1040年動工開建,東頂塔建於1237年。1701至1704年間,教堂內被裝潢城巴洛克式建築風格。二戰末期,維爾茨堡大部分地區遭到空襲,大教堂嚴重受損。1946年,教堂的大部分殘骸倒塌,重建工作一直持續到20世紀60年代。1967年重建後,教堂外部全部保留原樣。
23)
24)
25)
26)
Four Tubes Fountain 四管噴泉
這座 18 世紀的巴洛克風格噴泉,以一座帶有雕塑和徽章的方尖碑為特色。
從廣場回望來路上的聖克利安大教堂:
27)
28)
29)
Alte Mainbrucke (Old Main Bridge) 美因河老橋
老橋初建於1473年,1543年建成。橋上聳立著很多很特別的聖像雕像,這些雕像式1730年左右猜移放到橋上的。
它式這座城市最古老的石橋,僅對行人開放。
30)
31)
Festung Marienberg (Marienberg Fortress) 瑪麗恩貝格要塞
這座位於美因河對岸的要塞,曾是主教們的住所。這座要塞在凱爾特人時期就已加固,目前的大部分建築可追溯到17和18世紀。
如今馬林貝格要塞所在的這個山丘上,最早的防禦工事可追溯到公元前一千年,當時凱爾特人在這個重要的防禦陣地上建造了一座堅固的環形堡壘。 此地自706年開始即建有教堂。1253-1719年,成為侯爵主教的領地。1482年,中西主堡外加蓋了環形護堡。被瑞典人攻破後,1631年又大力擴大和加固了城堡,並開拓出了花園。
32)
33)
從橋頭望老城
34)
Marienkapelle (St Mary's Chapel)瑪麗亞聖母小教堂
晚期哥特式市民教堂,建於1377年,1480年封頂完工。拱門上又出自名家之手的亞當夏娃雕塑(原作收藏在地區博物館,現在這裏展示的其實式1975年製作的複製品)。1945你那大火後重建。
教堂所在的廣場,也是一個市場,雖然還早,已經有不少攤位開始營業了,賣水果、蔬菜、食品、工藝品等等的都有。
35)
36)
瑪麗亞聖母小教堂旁邊,是Falkenhaus 法爾肯豪屋。
這裏曾經是一個飯店,1751年豪華裝修過,現在為遊客谘詢中心和市立圖書館。
37)
38)
Stift Haug 豪格教堂
意大利建築風格的代表。前正牆為建於1670-1691年的雙塔頂,教堂內擺設曾經非常豪華,1945年毀於大火。
39)
幾個小時,繞了古城一圈,我們回到了起點,我們所住的Premier Inn。
退房,取車,我們繼續上路,開向浪漫之路的下一站,Rothenburg 羅騰堡.
德國自駕環遊 (六):浪漫之路@Wurzburg維爾茨堡
longhair (2025-10-21 21:19:55) 評論 (0)前晚到Wurzburg維爾茨堡,入住酒店已經天黑了。雖然住的樓層挺高,不過,窗外看不到啥。
早上七點起床,拉開窗簾,意外地看到了不錯地景致。從我們的窗口可以眺望了維爾茨堡的老城和老城後麵的山巒。
1)
從前台拿了地圖,跟她們谘詢了一下如何從酒店走去老城。早上7:40,我們就開走去逛維爾茨堡。
維爾茨堡是德國Bavaria巴伐利亞州的一座城市,是巴伐利亞法蘭肯地區首府所在地。城市麵積87.7平方公裏,人後十二萬五千。它以奢華的巴洛克和洛可可式建築而聞名,尤其是建於18世紀的Residenz維爾茨堡宮,更是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
這座城市坐落在河畔美麗的丘陵地帶,擁有豐富的曆史底蘊。其擁有眾多酒吧、酒窖和釀酒廠,是Franconian弗蘭肯葡萄酒產區的中心。以其獨特的“bocksbeutel”(扁圓形酒瓶)而聞名。與德國其他地區交通便利,維爾茨堡不僅是遊客的熱門之選,而且作為繁忙的區域中心,它還舉辦自己的會議、貿易展覽會和季節性節日。
維爾茨堡還是德國最著名和最受歡迎的、貫穿德國南部的旅遊路線“浪漫之路” (Ramontic Road Germany)的起點。
2)
St. Johannis 聖約翰教堂
聖約翰教堂是一座福音派路德教會教堂,位於Rennweg和Residenz以北。它建於1893年,供奉施洗者聖約翰。它在二戰轟炸中被毀。 後於1957重建,保留了1893年所建教堂的頂部。如今,人們看到的是一座新哥特式塔樓,兩座細長的金字塔結構矗立在教堂入口處。
因出門很早,我們一路沒看到過遊客,直到在這裏,見到了一輛旅行車的大巴,正在下遊客。聽他們導遊講話,可以確認是華人,而且從聽口音,應該是大陸的團。我一邊走過他們身邊,一邊好奇地猜他們可能從哪個城市來的。
3)
4)
5)
6)
7)
Residenz 主教宮殿(維爾茨堡宮)
作為德國南部巴洛克式宮殿代表作的維爾茨堡主教宮,式歐洲最著名的宮殿之一。1720-1744年,由Balthasar Neumann巴爾塔薩·諾伊曼設計,並在Vienna維也納和Mainz美因茨的建築師門協作下建成。 融合了歐洲各地的藝術和裝飾風格。
1945年1在戰火中保留下來的部分包括,寬敞的樓梯道以及它的無柱拱頂,威尼斯畫家所作的舉世聞名的壁畫,白廳、帝王廳、花園廳的擺設和壁畫等等。
8)
10)
11)
我們去的時候,太早,宮殿內部還沒開放參觀。所以,外麵偌大的廣場裏,沒多少車,也沒幾個人。
後來我們開車離開維爾茨堡時,路過這裏,廣場上就已經是車停得滿滿的了。
12)
13)
宮殿花園
由眾多的花園雕塑和由纖巧繁瑣的洛可可風格裝飾的鍛造鐵門裝點得宮廷花園。每天免費開放至天黑。
我們在花園裏,又碰上了之前路過的旅行團一行。他們正在那裏一撥一撥的拍照,然後湊齊人要拍集體照。跟其中的一對中年夫妻聊了幾句,原來他們是從北京來德國的旅行團。
14)
15)
16)
Alte Universititat 老大學
連綿成片的文藝複興時期的建築群,這裏是1582你那大主教Echter創立的大學。南端是帶有當地建築風格的鍾樓的新建教堂Neubaukirche, 現為大學的大禮堂。東部是神學院Priesterseminar, 1715年,和米夏埃爾教堂Michaelskiche.
17)
18)
19)
街景:遙望要塞;窗台上的綠植鮮花,自行車停車場
20)
21)
22)
維爾茨堡大教堂(聖克利安大教堂)
這座大教堂是為了紀念愛爾蘭殉道者聖克利安,他在此地因傳教而殉道。最初的大教堂被認為是現在的Neumunster新明斯特聖殿所在地——現在大教堂的位置是在11世紀選定的。
聖克利安大教堂,是11/12世紀德國建築史上一座重要得裏程碑,是德國境內排名第四的羅馬教堂。1040年動工開建,東頂塔建於1237年。1701至1704年間,教堂內被裝潢城巴洛克式建築風格。二戰末期,維爾茨堡大部分地區遭到空襲,大教堂嚴重受損。1946年,教堂的大部分殘骸倒塌,重建工作一直持續到20世紀60年代。1967年重建後,教堂外部全部保留原樣。
23)
24)
25)
26)
Four Tubes Fountain 四管噴泉
這座 18 世紀的巴洛克風格噴泉,以一座帶有雕塑和徽章的方尖碑為特色。
從廣場回望來路上的聖克利安大教堂:
27)
28)
29)
Alte Mainbrucke (Old Main Bridge) 美因河老橋
老橋初建於1473年,1543年建成。橋上聳立著很多很特別的聖像雕像,這些雕像式1730年左右猜移放到橋上的。
它式這座城市最古老的石橋,僅對行人開放。
30)
31)
Festung Marienberg (Marienberg Fortress) 瑪麗恩貝格要塞
這座位於美因河對岸的要塞,曾是主教們的住所。這座要塞在凱爾特人時期就已加固,目前的大部分建築可追溯到17和18世紀。
如今馬林貝格要塞所在的這個山丘上,最早的防禦工事可追溯到公元前一千年,當時凱爾特人在這個重要的防禦陣地上建造了一座堅固的環形堡壘。 此地自706年開始即建有教堂。1253-1719年,成為侯爵主教的領地。1482年,中西主堡外加蓋了環形護堡。被瑞典人攻破後,1631年又大力擴大和加固了城堡,並開拓出了花園。
32)
33)
從橋頭望老城
34)
Marienkapelle (St Mary's Chapel)瑪麗亞聖母小教堂
晚期哥特式市民教堂,建於1377年,1480年封頂完工。拱門上又出自名家之手的亞當夏娃雕塑(原作收藏在地區博物館,現在這裏展示的其實式1975年製作的複製品)。1945你那大火後重建。
教堂所在的廣場,也是一個市場,雖然還早,已經有不少攤位開始營業了,賣水果、蔬菜、食品、工藝品等等的都有。
35)
36)
瑪麗亞聖母小教堂旁邊,是Falkenhaus 法爾肯豪屋。
這裏曾經是一個飯店,1751年豪華裝修過,現在為遊客谘詢中心和市立圖書館。
37)
38)
Stift Haug 豪格教堂
意大利建築風格的代表。前正牆為建於1670-1691年的雙塔頂,教堂內擺設曾經非常豪華,1945年毀於大火。
39)
幾個小時,繞了古城一圈,我們回到了起點,我們所住的Premier Inn。
退房,取車,我們繼續上路,開向浪漫之路的下一站,Rothenburg 羅騰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