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之丘

梧桐之丘 名博

法拉盛的神仙

梧桐之丘 (2025-09-30 08:41:26) 評論 (23)

《梧桐物語》第二集

生命認知

1《玫瑰》

熱浪中

傲嬌一枝紅

如酣醉勃艮第

含笑撲懷

我是你的黑玫瑰

玫瑰

雪夜的列車裏,暖氣蒸騰,我半睡半醒。她靠在座位上,疲憊沉睡,列車已經停靠,她卻渾然不覺。我知道她和我在同一站下車,若是坐過站,再折返至少要兩個小時。猶豫片刻,我還是輕輕拉了拉她的衣袖,低聲提醒:“到站了。”她驚醒過來,投來感激的目光,令我心頭一暖。夏日裏,她再度坐在我身邊,笑容如一朵盛放的勃艮第紅玫瑰,含笑撲懷,帶著頑皮自稱:“我是你的黑玫瑰。”她還指著我電腦屏幕上的玫瑰背景,狡黠地笑:“那就是我。”那一瞬,她的笑容如酒,醇烈、醉人,久久縈繞在我的心底。

2《毛毯》

她出生那年的

毛毯

四十一年

線頭脫落

記憶卻把它深深浸染

毛毯

坐在沙發裏,裹著一條舊毛毯,心緒漸漸被卷入回憶的深流。那是她出生的那一年,我遠赴澳大利亞,引進采礦設備,28歲的我正值風華。許多年後才知道,她就在我出國前一個月降生。這條毛毯,與她同齡,仿佛融為一體,承載著歲月的痕跡。四十一年過去,線頭已然脫落,但記憶卻把它深深浸染。多少物件已在光陰裏消散——家具、紀念品、衣物,皆如過眼煙雲。唯有這床毛毯,經受了風雨與硝煙,依舊留在身邊,帶著舊時的氣息。它不僅溫暖我的身體,也溫暖我內心深處對歲月的執念。

3《呂蓓卡》

她常來你這兒?

納尼?

月色朦朧時

隻影閃入

我,真單純

呂蓓卡

年輕的呂蓓卡,甜美又單純。那是第一次,她隨朋友海倫來我家小聚。餐桌上,海倫舉止如同女主人般自如,她卻在廚房裏悄聲問我:“她常來你這兒嗎?”我一愣,未解其意,反問:“什麽?”她低下頭,不再答。第二天夜裏,月色朦朧,她獨自敲開門,閃身而入。於是我準備了簡單的餐食與飲料,我們閑談兩個時辰。送她離開時,她眼神依依不舍,而我卻隻想著:太晚了,你家人還在等你,快回去吧。此後,她再未出現。數月之後,我才恍然大悟,那晚她的心思,是我錯過的緣分。一絲惋惜,卻也明白:一切自有安排,所謂緣分如此。

4《嫁了》

心髒病發

陌生如我獨自護理

番茄雞蛋大米飯

她食若甘飴

推碗,說,嫁了!

嫁了

兩個人相好,無需理由,好了就是好了。那天約好中午見麵,第一次相親,卻在五分鍾內,她心髒病突發,我急忙送她去搶救。她的弟弟早勸她動手術,她卻畏懼,隻靠藥物維持心跳。來見我時,她以為不吃藥會更精神,豈料反而發作。急救之後,她被要求住院觀察。我回家匆忙做了米飯、番茄炒雞蛋送來。她餓了一整天,狼吞虎咽,吃得津津有味。推開空碗,她笑著說:“嫁了!”那一刻,我的心被擊中。她需要堅實的依靠,我也需要柔弱的情誼。於是,緣分就這樣落定。

5《初約》

俄裔

美女烏克蘭

相談甚歡

汁滿肉圓喲

鳳翔小籠包

初約

中年人的相遇,並不比年輕時遜色。那天與一位俄裔美女烏克蘭人初次約會,相談甚歡。我們點了龍蝦、小籠包,汁滿肉圓的香氣彌漫在空氣中,酒水帶來微醺的愉悅。音樂輕輕流淌,如同天籟,撥動了兩根久已沉寂的心弦,彈出年輕時未曾感受過的深沉樂音。中年的戀愛,帶著閱曆與包容,少了青澀的慌亂,多了坦然與從容。有人說二婚、三婚複雜,我卻覺得,隻要心美,皆無妨。與她的相處雖短,卻留下終生美好的記憶。這份溫柔而篤定的情感,是最寶貴的人生財富。

6《妒秋》

楓葉梢紅

薔薇攀爬柵欄外

花木競妒秋

知冬臨?

妒秋

散步途中,偶見一戶人家的庭院,楓樹的頂梢幾片葉子已然通紅。天氣仍舊燥熱,秋天卻悄然如約而至。對麵院落裏,一株天堂鳥曾在月前肆意張揚,花開滿院,如今悄然敗落,氣息漸弱。而另一家柵欄邊,薔薇卻簇簇盛放,探出鐵欄之外,向行人炫耀。楓葉、薔薇、天堂鳥,各自競豔,仿佛在妒秋。是夏末,還是早秋?季節更替,總在人們不經意間完成。花兒的張揚,並非因知生命短暫,而是她們的天性使然。野草閑花幾日好,枯木蒼藤千年意。至於“冬天”是什麽,她們或許從未想過。

7《一餐》

日食一餐

烤鱈魚、辣泡菜、五常米

小酌一杯

誰啊?

法拉盛的神仙

一餐

十年來,我習慣了每日隻吃一頓飯。有人說斷食如何養生,我卻覺得這並不壯烈,隻是自然形成的習慣。許多人年老仍堅持一日三餐,哪怕是晚間一碗稀粥,也算心安理得。而我,一日一餐,反倒自在。瘦了嗎?沒有,甚至還胖了一些。大概是因為消化力減弱,運動量又不足。夏日裏常吃沙拉,蔬菜、水果、魚肉樣樣俱全。但最讓我魂牽夢繞的,還是那一碗五常米飯,配上烤鱈魚與一小碟辣泡菜。米飯微甜,魚肉細膩,泡菜爽脆,口感交織,幾乎成了每周的盛宴。偶爾佐一杯紅酒,心花怒放。那一刻,我仿佛成了法拉盛的神仙。

8《寫作》

踢客逃客油管

一杯冰茶

半捧果

嬉笑怒罵無盡時

無聊方寫作

無聊

一輩子貪玩,老來更甚。年輕時蹦跳不停,如今卻偏愛窩在沙發裏。冬日沏一壺熱龍井,夏日泡一壺老白茶,加幾塊檸檬冰涼入喉。邊喝茶,邊嗑果仁,刷TikTok和油管,時而笑得前仰後合,時而怒聲痛罵,暢快淋漓。寫博、讀書,皆不如看視頻來得輕鬆。關鍵是,我竟樂於沉迷八卦,毫無心理負擔。直至某個瞬間,心頭湧起無聊,覺得荒廢了時光,像個頑童,這才輪到寫作。於是提筆,敲下幾行字,卻又覺得乏味。年初動筆的三部長篇,已經擱淺半年多。或許,我真需要更多的“無聊”,才會沉下心來,靜靜伏案。

9《出差》

列車再開快些吧

我要洗臉

老家站台的水

冰涼刺骨

耳邊鄉音確如水清甜

出差

上海到北京的鐵路線上,我的家鄉恰好在中央,五省通衢的古城。南方人稱它為北方,北方人卻說它是南方。這裏的水格外清涼,夏天能冰鎮西瓜,冬日取來還會冒熱氣。每次因公路過,不能回家探望父母,我卻一定會在站台下車。擰開自來水龍頭,冰涼刺骨的泉水衝在手心,傳到心窩,從麵頰直透大腦,一個激靈,困意頓消。用濕毛巾擦臉,那份涼意像握住了鄉情,也握住了久藏的思念。列車返程時,我總會再下車,再次洗手洗臉,讓清冽的水流陪伴我,帶著滿足與溫暖,繼續南下的旅程。

10《生命》

蚯蚓翻滾

夏日發燙的水泥路麵

俯拾

輕放於荒地枯葉下

一條生命

生命

夏日午後,水泥路麵被烈日烤得發燙。我沿著公園外的人行道散步,走到東邊上坡時,常會見到從樹叢裏爬出的蚯蚓。它們被曬得幹枯,有的蜷曲,有的筆直,靜靜地倒在熾熱的地麵上。我心中不免惋惜:這樣的毒日頭,它們如何承受?偶爾,仍會有剛爬上來的蚯蚓,在路上痛苦地翻滾掙紮。我便立刻彎下身,把它輕輕拾起,放在掌心,再送回厚厚的枯葉下,讓它鑽回泥土。或許在世人眼裏,這隻是微不足道的動作。但在我心中,這依然是一條生命。無聲、卑微,卻也值得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