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點滴:文化、婚禮與漁港日出

PingJiangLi (2025-09-10 18:57:01) 評論 (2)
從長沙到首爾非常方便。我們的航班在淩晨一點多起飛,飛行三個多小時後,清晨四點多便抵達首爾國際機場。下了飛機,我們拖著行李慢悠悠地往機場外走去。通道兩側掛滿了韓語和英語的指示牌,巨大的廣告牌五光十色,既新鮮又有點隔著一層霧水的感覺。

在國外旅遊,最大的感受往往就是初到一個陌生城市時的那種茫然。雖然身邊人來人往、腳步匆忙,但你卻覺得格外陌生:想去目的地,卻又不知該從何下手,那種不方便和不踏實感油然而生。幸好這次有女兒同行,她比我鎮定得多。她帶我走到機場門口的自動售票機前,在大屏幕上左點右點,不一會兒便確認了我們該乘坐的大巴線路和方向,刷卡後很快拿到了電子車票。

走出機場,我們來到前往首爾市區的大巴站。候車的人不少,大多數乘客都帶著大包小包。兩三位巴士服務員正忙著把行李搬到大巴底層,可能因為乘客太多,他們神情冷漠、動作迅速利落,卻幾乎不與人交流,顯得有些生硬。

在首爾的經曆,也讓我對韓國人有了全新的認識,與在美國接觸到的韓國人形成了有趣的對比。盡管在美國的韓國城,我感受到了鄰居和餐館老板的友好健談,但這次旅行讓我發現,本土韓國人在氣質和待人方式上似乎有所不同。這種差異可能確實與語言障礙有關,因為大部分本土韓國人不擅長用英語交流。

坐上大巴大概二十多分鍾,我們就到了首爾市中心。我們住的小旅館離車站大約十來分鍾的步行路程。拖著行李沿途穿過大大小小的幾條小巷,幾乎一路都是上坡的小馬路,有些地方的坡度還相當陡峭。女兒告訴我,首爾市中心的旅館很貴,所以她特意挑了位置不算方便但網評分較高、安全的家庭小旅館,這樣每晚住宿費可以節省一百美元左右。

走進旅館後,發現條件確實一般,但也還過得去。雖然比不上高檔旅館,卻因價格便宜而頗具吸引力,所以住在這裏的客人也不少。接下來的幾天裏,我們去了首爾的不同地方,我發現這裏很多房子都建在高高的山坡上,有些地方的坡度甚至非常陡。每當我從那樣的地方走過時,心裏都會疑惑:在下雪和冰凍的寒冬季節,這裏的居民究竟是怎樣出門的?

女兒此行到首爾的一個最主要任務,就是參加她大學室友的婚禮。她的室友在我們亞洲行之前一個月就得知我和女兒會一起來首爾,因此特意邀請我與女兒一同前去參加。新郎新娘兩人都在紐約工作,這次婚禮的籌備和操辦全部由新郎家負責。於是,在我們抵達韓國的第二天中午,就前往首爾一家非常高檔的賓館參加婚禮儀式。

這是我第一次參加別人的婚禮,對國外年輕人婚禮的概念一直隻停留在電影裏的印象。婚禮場麵十分隆重,規格很高。女兒說,這家賓館是首爾最好的賓館之一。婚禮當天有一百多人參加,大多是新郎新娘父母的親朋好友。婚禮大廳裏鮮花遍布,中央還鋪設了一條裝點得五彩繽紛的花徑,看得出來,韓國人尤其喜歡鮮花。要知道,在首爾這樣消費昂貴的地方,光婚禮上的鮮花開銷就可能是個不小的數目。

整個儀式由從紐約去的牧師主持,新郎和新娘互相帶上戒指以後,主持人又從聖經的角度對他們講述了新婚家庭的意義,整個過程莊重而親切。親友簡短致辭之後,便是豐盛的婚宴。婚禮持續了三個多小時,新郎新娘向每一個參加婚禮的人打招呼、合影、感謝,真是忙得不亦樂乎,既有喜慶熱烈的氛圍,也有溫馨親切的細節。這場婚禮為我們的首爾之行增添了一段愉快而難忘的經曆。

參加首爾汝矣島的純福音教會星期天的聚會,也是一次很有意義的信仰體驗。這個教會曾被譽為1993年世界上最大的教會,當時信徒人數超過80萬。盡管如今會眾約為43萬,但其規模和影響力依然令人驚歎。這裏每周日的禮拜從早上7點開始,共有七場,除此之外,一周內還有更多不同的聚會。為了滿足來自世界各地的信徒,教會周日提供英語、韓語和中文的現場講道,同時配有約十種語言的同聲傳譯耳機。平日裏,還有專門為日語、印尼語、俄語、越南語和西班牙語等語種信徒開設的聚會。親身經曆周日與成千上萬的信徒一同高聲敬拜耶穌的場麵,無論是視覺上還是聽覺上,都無疑是一種極其震撼的體驗。

我們這次還花了好幾個小時逛了逛韓國的現代百貨商店。在韓國,“現代”不僅是著名的汽車品牌,它旗下的百貨商場也同樣聲名遠播。走進商場,潔白、現代而純淨的設計令人耳目一新。商場的頂樓被打造成一個巨大的室內森林空間,綠植環繞,仿佛將自然搬進了城市。這個室內庭院不僅僅是單純的購物場所,而是將休閑和放鬆完美地融入其中。隨處可見供人休息的區域,讓人們可以在購物之餘找到一處放鬆身心的角落。這讓我不禁思考,為何許多美國的購物中心如今顯得冷清,而韓國的商場卻每天都人潮湧動。也許正是因為這種將購物與舒適體驗相結合的理念,使其成為一個真正值得人們駐足流連的場所。

首爾給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它對傳統文化與古建築的悉心保護。許多建於數百年前的宅邸、宮殿與建築群,至今依然保存得十分完整,彰顯出精湛的工藝與卓越的品質。更難得的是,這些古建築周圍少有高大的現代建築,使得原有的宮廷風景得以完整呈現,顯得格外優美。這不僅是曆史的傳承,也體現了城市在發展中對傳統文化的尊重與珍視。我們在一條條古老的大街小巷間穿行,隨處都能感受到韓國文化的厚重底蘊與細膩痕跡,令人由衷讚歎。也正因如此,這裏吸引了大批外國遊客前來參觀體驗。為了維持居民的生活安寧,很多當地人不得不在門口立上牌子:“清晨和下午五點以後請勿打擾”,既是無奈,也是一種生活智慧。

在首爾的許多宮殿和周邊的街道,你經常會看到遊客身著韓服漫步其中。這得益於當地政府的一項特別的規定:穿著韓服進入宮殿可以免門票,而且一張門票的價錢與租用一套韓服三小時的價格幾乎相當,這鼓勵了許多遊客選擇這種方式。女兒也在網上提前預訂了兩套韓服。那天清晨,我們來到這家位於宮殿附近的韓服店,店裏顧客不少,幾乎都是年輕人。店鋪老板是遼寧人,工作人員也都是中國人。租一套韓服,加上化妝和配飾,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這是我第一次穿韓服,對穿這種傳統的服裝有一種不情願的感覺。加上天氣炎熱,讓人覺得特別不舒服。不過走進宮廷,看到有那麽多人都穿著韓服,也就不覺得那麽別扭了。幾個小時下來雖然挺辛苦,但確實是一次前所未有的獨特體驗。

南山上的首爾塔是不可錯過的打卡點。山不高,大約二十分鍾就能登上山頂。沿途可以欣賞到美麗的城市風光,站在山頂俯瞰首爾,景色非常優美。

南山最著名的就是愛情鎖傳統。愛情鎖走廊足有幾十米長,成千上萬的情侶和朋友們將刻有名字或祝福的鎖頭掛在首爾塔邊的圍欄上,以此象征永恒的愛或友誼。山頂紀念品商店裏售賣的愛情鎖生意很好,當然,你也可以自帶一個獨特的愛情鎖。

在首爾品嚐地道的韓國美食,是一次令人難忘的經曆。韓國餐館普遍提供免費的餐前小碟,給人留下大方好客的深刻印象。這些小碟通常是餐館自製的醃菜、海鮮或者其他小食,種類豐富多樣,從路邊小攤的單一選擇到高檔餐館至少四五種,且可以無限續加,讓顧客感到非常慷慨。

最令人驚訝的一次經曆,是在首爾一家知名的宮廷美食餐廳用晚餐。餐桌上擺滿了大大小小近二十盤精致的小碟,海鮮、醃菜、蔬菜等應有盡有。用餐過程中,我們多次要求添加各種小碟,服務員都欣然應允。女兒特別喜歡一道炸魚,每盤有兩條六七英寸長的炸魚。當她詢問是否可以再加一份時,服務員立刻答應了。不到兩分鍾,一盤剛炸好的熱騰騰炸魚便送上餐桌,這讓我感到非常驚喜。這一舉動不僅滿足了我們的味蕾,更充分體現了韓國餐飲業對顧客的慷慨與用心。

這種體驗讓我聯想到最近在香港和中國大陸的用餐經曆。與韓國的慷慨不同,我們去過的一些香港和中國大陸的大部分餐館,餐巾紙是需要另外收費的,費用從三到五元不等。當你向服務員索要餐巾紙時,他們會告知你其收費標準,這種體驗往往會讓人感到不悅。這不禁讓人思考,為什麽餐館不能直接將這筆費用計入菜品價格中,而要讓顧客在用餐時麵對這種額外的、稍顯小氣的收費?這種收費模式不僅影響了用餐美食的享受體驗,也可能在無形中削弱了顧客對餐館的好感。

女兒在旅行日記中記錄了我們在首爾的一次用餐經曆:禮拜結束後,我們決定去探訪一家著名的“網紅店”——刀切麵蘑菇辣湯(Beoseot Maeuntang)。然而,原定的餐廳周日沒有營業,我隻好帶著爸爸步行約十分鍾前往另一家分店。爸爸有些餓急了,開始抱怨為什麽要走這麽遠,為什麽不能在路邊隨便找家評價不錯的餐館。我們到達目的地後,發現這家餐廳隱藏在一座看似辦公樓的建築中,入口並不顯眼。找到招牌後,我們先是上樓尋找無果,又下樓向保安詢問,最終才得知這家網紅店位於地下一層。一下樓梯,我們立刻看到了排隊的人群——約有三十人,其中大部分是身穿紅白比賽服的年輕或年長的球迷。

有趣的是,這長長的隊伍反而讓爸爸的心情好了起來。他認為,在這麽遠又偏僻的地下室,能吸引這麽多本地人排隊,說明這家店的食物一定非常美味。於是,我們立刻登記並欣然加入等待的行列。在走廊上排隊大約三十分鍾後,我們終於進入了這家簡陋而擁擠的餐廳。裏麵大約有一百多人在用餐,大部分是年輕人。我們入座後,餐桌上早已準備好一切。這裏的用餐模式很簡單,無需點菜,所有人都享用相同的套餐。桌上是一大鍋冒著熱氣的紅色藥草湯,裏麵有新鮮的蘑菇和豆苗,在烤架上持續加熱。我特別注意到,蘑菇是我們家很喜歡吃的那種平菇,在美國超市售價不便宜。套餐還配有兩碗手工刀切麵和一碗米飯,米飯上撒有海苔、生雞蛋和切丁蔬菜。最棒的是,麵條、蘑菇、泡菜和豆苗都可以無限續加。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麽比賽後的球迷會選擇來這裏飽食一餐。爸爸非常喜歡平菇,加上可以“吃到飽”,這頓人均花費僅二十多美元、物美價廉的晚餐讓他非常滿足,為這次特別的用餐體驗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束草是位於韓國東北部的一個美麗的海濱城市,那裏有著名的雪嶽山國家公園和繁忙的漁港。從首爾乘坐長途公交車,沿途經過許多山區,高速公路穿行在一座座隧道之間,風景非常美麗。兩個多小時的車程就到了這個風景優美的海濱小城。清晨五點多,我們從旅館出發,步行二十多分鍾來到漁港旁的小山坡,準備迎接日出。站在高高的亭子上,整個漁港的景色盡收眼底。清晨的漁港格外繁忙,許多閃著藍色光芒的小漁船在海麵上穿梭,構成了一幅獨特的風景畫。海風拂麵,帶來陣陣寒意。我們靜靜地等待了二十多分鍾,隨後又來了十幾位遊客,與我們一同迎接這特別的時刻。在繁忙的漁港看日出,是一種非常特別的體驗。遠方大大小小的漁船,在剛剛露出海麵的朝陽映襯下,顯得異常美麗。當天太陽升起幾分鍾後,遠方的雲彩仿佛害羞地遮住了它,不過很快,清晨的太陽又重新露出了海麵,繼續灑下溫暖的光芒。

漁港的拍賣場景也格外有趣。剛剛歸來的漁民們,將船上捕撈的海魚裝在大小不一的盆子裏。這時,魚販們迅速圍攏過來,圍著魚盆報價交易。交易經理拿著小本子快速記錄,整個過程不到幾分鍾就完成了。魚販們心滿意足地搬走他們剛拍下的“戰利品”,臉上洋溢著喜悅。正當我看得興致勃勃時,幾位衣著整潔的人走近我,和我握手,嘴裏快速地講著韓語。我一頭霧水,還以為惹了什麽麻煩,引來了便衣警察。我用英文和他們交流,其中一位能聽懂,他們解釋說自己是來為總統候選人李正明拉票的工作人員。原來,那幾天正值韓國總統大選的最後衝刺階段,街頭巷尾隨處可見各種拉票活動。

這幾天在首爾和周邊的經曆,讓我對韓國有了更直觀、更真實的認識。城市的現代和傳統並存,街頭巷尾的人情、教會的禮拜、朋友婚禮的熱鬧、漁港日出的寧靜,都成了我們旅途中一幅幅生動的小畫麵。雖然隻是短短幾天,卻留下了許多值得回味的細節和感受,也為這次亞洲之行增添了一段溫暖而特別的記憶。

韓國的現代百貨商店以其獨特的白色現代設計而聞名。商場內部純淨簡約,頂樓甚至有一個巨大的室內森林空間,將自然綠意融入購物體驗中。
 
汝矣島純福音教會曾是世界上最大的教會。它規模宏大,每周日舉行多場禮拜,並為各國信徒提供多種語言的講道,讓人們能體驗到與成千上萬人一同敬拜的震撼。
 
首爾有許多保存完整的古代宮殿,紅牆青瓦、環境幽美,身著韓服遊覽的遊客非常多,每隔幾個小時還有宮廷交接儀式,增添了古都的生動氣息。
昌德宮在春秋兩季特定日期舉辦“月光遊”,皇宮向遊客免費開放,並提供宮廷美食與歌舞表演款待,還特別安排了麵向外國人的專場。活動不僅讓人得以夜間參觀平日不對外開放的區域,還配有中文導覽服務,帶領遊客領略與白天截然不同的宮殿之美。
 
站在漁港旁的小山坡上,整個漁港的景色盡收眼底。清晨的漁港格外繁忙,許多閃著藍色光芒的小漁船在海麵上穿梭,構成了一幅獨特的風景畫。
 
韓國束草漁港的海鮮市場攤位林立,螃蟹、貝類、魚蝦等各種新鮮海產應有盡有,色彩鮮亮、氣味鮮美。遊客可以當場挑選心儀的食材,立刻交由店家現做現吃,感受最地道的海味風情。
 
清晨,束草漁港熱鬧非凡,韓國總統選舉工作人員穿梭漁民間,不放過任何機會拜票,向選民問寒問暖,笑聲與招呼聲交織,選舉氣氛濃烈。
雪嶽山國家公園群峰秀麗、溪水清澈、鬆林幽深。山中有新興寺、神興寺等古廟,其匾額與題字多為繁體中文,展現了韓國古建與中國同源的文化傳承。
 
束草漁港旁至今仍居住著一些在二戰時期自北朝鮮逃來的難民,他們已在此生活數十年,保存著當年許多珍貴的曆史照片與文物。尤為有趣的是,從岸邊的一側到另一側約五十米的水域,如今仍保留著以人力拉動鐵索、擺渡過河的傳統。
 
南山最著名的就是愛情鎖傳統。愛情鎖走廊足有幾十米長,成千上萬的情侶和朋友們將刻有名字或祝福的鎖頭掛在首爾塔邊的圍欄上,以此象征永恒的愛或友誼。
 
 
首爾一家網紅麵包店生意火爆,清晨就排起長隊,要吃上新鮮麵包,至少得等二三十分鍾。
 
“網紅店”——刀切麵蘑菇辣湯(Beoseot Maeuntang)價廉物美,生意火爆,擠滿了年輕人,想吃上一頓至少得等半小時以上。難怪年輕人絡繹不絕,這裏的性價比確實很高。
 
 首爾的街頭文化也很有意思,《江南Style》標誌性的騎馬舞手勢:兩隻巨大金色手臂交叉,形體誇張,非常搶眼。許多遊客喜歡站在雕塑下方,跟著播放的《江南Style》音樂一起拍照、擺姿勢,互動感十足。